本报特约记者 王 伟 候 涛 本报记者 刘 扬
据美国《信号》杂志4月号报道,去年日本P-3C海上巡逻机首度发现了中国海军的舰载无人机,并认为无人机已经成为中国海军“蓝水作战的一部分”。中国海军专家刘江平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小型无人机目前被很多国家的海军广泛使用,主要用于侦察和搜索。即便中国海军装备无人机也并不稀奇,没必要过度解读。
日侦察机拍到中国新型无人机
《信号》杂志称,中国目前有几十个公司正在设计无人机,但是直到2011年六七月之前,并没有发现解放军海军舰队使用无人机。据称,2011年6月14日到15日,解放军海军在南海进行了一场由14艘舰艇参加的实弹演习。一些报道暗示,海军无人机是这次演习的一部分,但是并没有无人机作战的相关细节或者照片。
同样是在去年6月,一个由11艘舰艇组成的中国舰队穿越了靠近日本冲绳的宫古海峡。6月24日,一架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海上巡逻机对中国舰队的行动进行侦察时发现,一架小型无人机在一艘“江卫II”护卫舰上空飞行,随后日本P-3C机组成员进行了拍照。报道称,这架小型短程无人机看上去大约15英尺长,要比美国海军的MQ-8无人机小一些,但并非直升机。尚未被识别的中国无人机拥有流线型机体,而ASN-206这种在珠海航展中多次公开展出、解放军中运用比较成熟的无人机与之并不相同。此外,这种无人机的机鼻下方还悬挂有一个用于识别目标的光电或者相机吊舱。报道称,小型无人机通常利用火箭助推起飞,然后从海面回收,这种描述适合ASN-206无人机,而其双垂尾、后推螺旋桨等设计和照片中的无人机完全不同。更大的可能是,中国海军无人机从一艘护卫舰的飞行甲板起飞、着舰,依靠其较小的尺寸,很多无人机能够存储在战舰的直升机机库。
中国无人机曾入越实战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9日报道,自从上世纪60年代击落美国空军“火蜂”无人机并对其进行复制以来,中国军队一直在发展无人机。1972年以“火蜂”为蓝本造出了“长虹1号”高空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中国无人机最初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设计,几十年来,中国军队一直是最主要的买家。中越边境冲突期间,中国军队据说曾使用过无人机,获得了宝贵的侦察信息,辅助了整个作战行动。
一名熟悉中国无人机发展的中国军事专家称,1986年1月11日,一架母机带着一架“长虹1号”升空,在到达中越边界上空时,无人机的高度已到达1万米。过境后,照相机打开实施侦察。无人机按照预定方案在越南上空飞行约100公里,用时10分钟,获得近2000平方公里的清晰图片,完成了中国无人机罕见的境外实战侦察。
无人机成中国蓝水海军的重要拼图?
外媒对中国海军无人机的用途和意义还进行了“深入解读”。合众国际社9日报道认为,中国海军无人机未来可能的用途包括搜索国外的潜艇。《信号》杂志则称,中国海军已经开始使用无人航空器作为蓝水作战的一部分。甚至日本侦察机发现中国无人机,都被视为中国“故意泄密”。“这并不是意外,中国人明显是打算让其新技术装备被拍摄到,以用于宣传目的”。
刘江平认为,各国海军装备无人机已成为近年来的通行做法。从外媒公布的数据不难看出,这些无人机大都属于中近程的,这类小型无人机主要用于执行侦察和搜索任务,作用有限,将其说成是中国海军“蓝水作战的一部分”,未免有些夸张。而且,无人机的起飞方式和作战效能并没有直接关系,采用滑跑还是火箭助推方式起飞,并不能视作性能先进与否的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