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说王志明,是在2010年盛夏。
那年7月3日,宁夏石嘴山突发劫持人质案件。武警石嘴山市支队政委王志明身先士卒,生擒歹徒。记者当时就颇为惊讶,一个“文官”是如何练就这般手到擒来的硬功?
见到王志明,已是2012年春天。
当记者面对面把储存了许久的问题抛给他时,王志明却嗫嚅半晌说:“支队长的故事更多,要写就多写写他。”倒是无意中聊起的带兵话题,让王志明打开了话匣子,一上午的采访中,他嘴里蹦出数十个战士的名字……
于是,临阵换题,采访转向王志明的带兵之道。
从关爱部属的角度讲,慈亦掌兵
王志明喜欢往兵堆里扎。
见到兵,他的眼神中就透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用他自己的话解释,20多年过去,职务从班长变成了政委,有一个身份却没有改变——仍是一线带兵人。
在王志明心里,战士的事情比天大。二中队屋顶漏雨了,他盯着后勤处把漏点堵好才离开;五中队的锅炉坏了,他找来维修人员两个小时解决问题;六中队过去没有自来水,他协调地方自来水公司铺设了管道。
刚当政委时,有一回,他冒着-20℃的严寒,到驻守在黄河滩“风口浪尖”的四中队调研,发现不少官兵手脚都生了冻疮,战士吴晓宇的手上裂了一道长长的血口子。这让他又心疼,又自责。
不久,经他提议,支队开展“暖手暖脚暖心”活动,规定中队主官每天晚上必须安排战士用热水洗手,抹上棒棒油(即凡士林)后,到锅炉房里烤一烤,以防治冻疮。同时,在各中队推广使用烘鞋机,确保战士上哨前鞋子是暖的,下哨后鞋子是干的……
王志明常说:“从治军要严的角度讲,慈不掌兵;但是从关爱部属的角度讲,慈亦掌兵。”
战士李可是个孤儿,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王志明从李可一下中队就特别关注他,经常叮嘱中队干部骨干对他要有耐心、多关心。
2008年春节,当别的战士都拿着家里寄来的新年礼物欢天喜地时,班长马宝珠拿着一件新毛衣和一副新手套找到李可:“给!这是政委给你的礼物。”李可一下愣住了,脸憋得通红,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
从那以后,马宝珠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可。以前跑5公里李可的成绩经常垫底,后来总是拼了命争取前几名;以前执勤动作不规范还不愿意接受别人纠正,后来主动加练十遍百遍;以前总是和获奖无缘,后来成长为训练尖子。
“我们不能只知兵的乐,不知兵的愁;或是知道兵的难,却不知怎么办。”王志明说,这既是态度问题,也是能力问题。
为提高知兵带兵能力,王志明特别注重把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做工作。他研读了大量心理学专著,还经常与心理医生探讨交流。
2009年4月,新兵霍建军与人发生口角,被对方一拳将鼻骨打折。尽管对方受到严肃处理,霍建军在医院还是越想越窝囊,觉得尊严受损没脸回部队,后来竟两天吃不下一口饭。
王志明闻讯赶来,运用“亲情感化法”与他拉起了家常:“你我都是内蒙古人,说起来我还是你叔呢。有啥委屈跟叔说!”说着,王志明将霍建军搂在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霍建军趴在王志明肩上大哭了一场。情绪平复后,王志明把他带进饭店,边吃饭边讲道理。一碗羊肉泡馍下了肚,霍建军的心理阴影也烟消云散了。
就这样,当政委4年多,就连卫生队队长也认王志明这个“心理专家”。
依法带兵才能赢得兵心
“我们强调依法带兵、以情带兵、文明带兵、科学带兵。这其中,依法带兵管根本管长远,是必须时刻绷紧的一根弦。”王志明告诉记者,他最担心个别干部、骨干靠“土规定”带兵,还自以为管理更严、见效更快。其实,这不但违反带兵的内在规律,结果也往往适得其反。
2010年年底的一天,一中队文书张欣晚上偷着在被窝里用手机,被值班干部发现。
第二天,中队长、指导员把官兵召集起来开会,对张欣进行严厉批评:“咱们有言在先,谁违规使用手机,就把谁的手机砸了。现在,你自己说该咋办?”
张欣急了:“不就是个破手机嘛,再也不用了!”说完,把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
为引以为戒,随后,中队组织所有战士写了保证书,声明“如有违反,甘愿受罚”。
王志明听说后,认真查阅有关规定,又带着副参谋长殷万军到一中队与两名主官谈心:“落实制度首先要尊重制度。身为基层主官,决不能用违规手段去制止违规行为。要严之有据,否则就可能失去兵心……”
两名主官心服口服,不仅在军人大会上作出检查,还专门向张欣道歉并作了赔偿。
后来,根据有关规定和兄弟单位做法,中队给战士配了个手机专柜。平时,手机卡由个人留存,手机由中队统一保管;周末、节假日或急用时,可登记领回使用。措施一宣布,赢得掌声一片。
在王志明的建议下,支队深入开展“深知兵、真爱兵、带好兵”活动,通过公开文明带兵承诺、设立支队领导信箱、发放“连心卡”等形式,推动依法带兵理念深入人心。
前不久,王志明收到卫生员刘吉龙发来的一条短信:“我的孩子刚出生,但因为今年工作忙,我错过了休假批次,机关的同志说补休可能安排不上了。政委,您看我还能休上假吗?”
王志明当即回信:“吉龙,谢谢你的信任。你提出的问题,我一定会尽快处理!”他立刻让警务股长核查此事,第3天就让刘吉龙休上了假。
依靠真理和人格的魅力带兵育人
对于王志明来说,带兵这门艺术,值得研究总结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对待战士的缺点,得有个科学态度,有些问题不是一嗓子就能吼好的”;
比如,“多看战士的阳光面,给他闪光的机会,他会还给你更多的精彩”;
比如,“战士送给干部的最好礼物是好好工作,干部送给战士的最好礼物是公道正派”;
……
这些真知灼见,是记者从王志明的《174条带兵感言》中摘录的。如今,这本感言已成为武警宁夏总队培训基层干部的教材。
王志明告诉记者,其实带兵好比砌墙。形状千差万别的石头,经由泥瓦匠之手,也能砌成整齐划一的墙面。关键在于,这个泥瓦匠得有安置好每块石头的巧思。
当然,也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带兵方法——凭借真理和人格的魅力。
基层干部们都记着王志明的话:“工作中扑下身子,训练中做出样子,娱乐中放下架子,生活中摆正位置。”王志明说到做到。他总是在危急时刻冲在前面,把安全留给部属,把危险留给自己。
2008年6月28日,一名男子带着炸药挟持某宾馆服务员,叫嚣“两小时不把20万送来就炸掉宾馆”。
接警后,王志明带领官兵迅速封控现场、疏散群众。随后,他只身与这名男子交涉,很快突破其心理防线,没费一枪一弹就化险为夷。这一处置过程,被公安部门列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案例。
2010年7月3日晚,支队接到通报:一名歹徒劫持女出租车司机,扬言拿不到赎金就杀害人质。
王志明向市公安局领导主动请缨,赤手空拳走向被劫出租车。经过1个多小时的对话,歹徒的戒备心理有所放松,同意改乘其他车辆离开现场并释放人质。
就在打开车门的瞬间,王志明一把拉开人质,歹徒手持尖刀从车里窜出。这时,潜伏在车后的支队参谋长汪高想厉声喝道“把刀放下”,随即冲天鸣枪。王志明乘歹徒惊慌之机,夺下尖刀并将歹徒蹬出去两三米远,顺利将其制服……
战士们爱戴王志明,因为他爱兵爱得实心实意,管兵管得有理有据,更因为他的身先士卒、一身兵味。有这样的领头人,自然能把部队带得嗷嗷叫!
近年来,石嘴山支队多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支队,支队党委连续4年被评为先进党委。王志明本人也荣立二等功,被表彰为“感动宁夏·2010年度十大人物”和自治区“拥政爱民模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