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放军装备编号存在雷同 1道命令调动3台战车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30日 10:24  解放军报
  该旅正在组织火力打击演练。刘跃升摄   该旅正在组织火力打击演练。刘跃升摄

  郑堰坡 杨杰 陈小平

  点评

  转变要从细节抓起

  ■用阿拉伯数字为武器装备编号,无外乎两个目的:一是日常管理的需要;二是便于作战指挥。然而,谁会想到,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就是这么一个被喷在装备上的数字编号,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成了影响战争胜负的要素。

  ■目前,部队到底有多少武器装备使用同一编号?虽无确切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重名现象并非个别。这对于具体单位武器装备的日常管理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于未来多军兵种联合作战来说,众多使用同一编号的武器装备出现在同一战场上,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绝对不能小视的。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除了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还要从不起眼的细节抓起。济南军区某装甲旅着眼联合作战需要,从武器装备编号抓起,建立战场装备“身份认证”制度,避免战场装备“多胞胎”现象发生,提升了部队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胡君华)

  济南军区某装甲旅着眼联合作战需要建立装备“身份认证”制度

  自摆“乌龙”吃败仗

  去年深秋,济南军区某装甲旅千人百车在豫西伏牛山麓摆开战场,进行了一场多军兵种联合实兵实弹对抗演习。

  战斗一打响,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然而,由于双方实力相当,几轮激战下来,不仅没有分出胜负,还在数十平方公里的战场上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态势。

  面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严峻态势,双方上至指挥员、下至普通一兵,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就在双方都在寻找制胜对策的时候,红方利用先进的侦察设备发现3号高地一侧隐蔽着两个装甲目标。如果将其摧毁,这里将是前沿装甲步兵战斗群进入对方纵深的理想突破口。

  真是天赐良机!得知目标正好处在己方一台编号为“105”的新型坦克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红方坦克三营营长徐化兵兴奋不已,马上下令:“105车注意,摧毁3号高地南侧装甲目标!”

  “轰——轰——轰——”很快,前方阵地上传来了一阵阵火炮的怒吼。

  “怎么自行火炮和装甲步战车也开火了,谁下的命令?”当发现除了坦克,一直潜伏待命的自行火炮和装甲步战车也“出动”之后,徐化兵的心顿时咯噔了一下。

  “坏了!”就在他抓起电台,准备下达转移阵地的命令试图补救时,蓝方的武装直升机已经临空……

  随着一声声巨响,短短数十秒,炮兵阵地和装甲步兵战斗群就损失殆尽。

  为何3台战车同“一个名”

  当晚,参演双方对演习进行了阶段性复盘。通过情景再现,徐化兵很快找到了答案。

  问题出在装备的编号上!在同一个战场上,红方编号为“105”的战车居然有自行火炮、装甲步战车、坦克3种不同类型的装备。

  听到命令,大家都以为自己是执行者,于是纷纷对目标实施了打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一样的装备编号呢?

  原来,长期以来上级对新列编装备的编号并没有明确的规范。这个旅的各个单位在接收新装备后,一般都是按惯例从“001”作为起点依次往上类推,根本就没有把重名考虑在内。

  过去,由于各单位的指挥系统相对封闭,上级下达的各种指令几乎全部需要经过营连指挥员“过滤”,因此尽管3台战车曾在战场上多次“碰面”,但却从没有机会“撞车”。

  而这次演习运用了一体化指挥平台,通信联络实现了互联互通,原来阻隔在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不见了,这才有了一道指令被3台同一编号的战车同时执行的现象。

  “正是部队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指挥方式的转变,使原本不可能发生的问题成为了现实。”该旅旅长杨军解释说。

  “身份认证”防同名

  吃一堑长一智。装备编号重名的问题,很快引起了这个旅领导的高度重视。

  他们迅速对全旅各类装备的编号进行登记、统计,重新拟定了序列编号,使全旅的每一件武器装备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

  为了避免战场“多胞胎”现象的再次发生,他们还针对未来战争信息化程度高,多军兵种部队在同一背景下联合行动成为常态的实际,建立战场“身份认证”制度,将联合作战中各作战单元的“身份认证”作为战前的必修课。

  如今,无论是参加演习,还是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这个旅指挥员都要首先对置于指挥体系内的所有武器装备的编号、作战小组名称、代号进行规范,有效地避免了重名带来的问题。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解放军 装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