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舰3月27日电 题:护航军舰上的炊事班:发豆芽做豆腐都要有妙招
作者 高飞 李根成
印度洋的白天,烈日当空,热浪袭人。上午10时,“海口”舰厨房,炊事班长戴飘扬正带领几名炊事兵,紧张忙碌地准备午餐。尽管厨房内两台大功率风扇不停地高速运转,但在炉火的炙烤下,炊事兵们一个个汗流浃背。
“炊事班的工作就是这样,习惯了。”戴飘扬淡然一笑。
炊事班有10人,日常工作分两班倒,每班5人。其中一班负责一日三餐炒菜做饭。舰上24小时有人当更,该班还负责在晚上12点、凌晨3点半各做一次夜餐。另一班则负责切菜。主菜在厨房切,配菜、副菜在菜库切,切好后由专门的电梯上送到厨房淘洗。由于每天切菜量较大,所以从吃完早饭就开始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护航军舰上,这句话的分量更重。身为炊事班长,戴飘扬还有一项重要工作——订食谱和补给单。海上航行时订一周食谱,靠港补给则提前订半个月的食谱。“订补给单时要充分考虑蔬菜的存放、官兵口味等。补给的蔬菜有茄子、青瓜、辣椒、水瓜、葫芦瓜、西红柿、豆角、萝卜、大白菜、花菜、紫萝卜、洋葱、土豆……”“订谱难,比做饭难。众口难调,食谱不能重复,大家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我都得了解。炒菜是体力活,这个是要动脑筋的,得从单调的品种中搭配出多样化来”。说起个中甘苦,戴飘扬深有感慨。每天当班不当班,他都要去士兵餐厅看看,看菜量是否合适,看官兵喜欢哪道菜不喜欢哪道菜,第一时间听取大家的意见。
舰艇海上航行,如果长时间吃不到新鲜蔬菜,人的体质会下降,而且容易诱发各种疾病。600年前,西方人因为远洋航海常常患上一种“职业病”——坏血病,而在同一时期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每次往返时间长达两年左右,有时在海上连续航行数月,百余艘战船两万多人竟无一人身患此病。原来,郑和船队中设有专门的水船和粮船。在粮船上,除了装载粮食和副食品外,还随船带有牛、马、羊等牲畜,以及专门培育豆芽、制作豆腐的后勤保障人员。
600年后的今天,中国海军远海护航渐成常态化,饮食保障日益成熟、完善。这次护航,编队利用每次靠港休整补给的机会,及时补充一定数量的新鲜蔬菜。不仅如此,针对蔬菜不易储存保鲜的实际,上级还专门给每艘舰艇配发了豆芽机、豆浆机,使护航官兵能够在长达半年的远海航行途中自己发豆芽、做豆腐、磨豆浆,增加伙食品种,改善饭菜质量。
发豆芽、做豆腐、磨豆浆,这些事在陆地上或许并不太难,但在海上却非易事。负责发豆芽的给养员周文就曾遭遇过“走麦城”。第一次发豆芽时,周文按照机器上的配方说明,将一定数量的绿豆和淡水放进机器,一心等着72小时后“收获”。然而,3天过后打开豆芽机一看,周文傻了眼:一箱豆芽个个发育不良,又小又黑,像小蝌蚪似的。几番寻思后他想到,在陆地上发豆芽都是用淡水,而舰上平时洗菜用的是淡化海水。问题是不是就出在这里?几天后,周文用淡水再发一次。3天后开箱,面前的豆芽虽然芽尖青翠,可根部却发黄甚至枯烂。原来,豆芽的发育不仅对水质有着严格的要求,豆芽机内环境卫生也不能含糊,机箱内胆如果感染细菌,发出来的豆芽就不成型。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几次不成功的尝试后,周文逐渐摸清了豆芽的生长习性,还琢磨出一些发豆芽的妙招,如开箱观察、陈醋消毒、通风降温等。现在,官兵每周都能吃上一两顿新鲜绿豆芽或黄豆芽。白生生、青油油的炒豆芽,成为护航官兵餐桌上的抢手菜。
比起发豆芽,在舰上做豆腐要求更高。这项工作便落到了炊事班技艺最高的特级厨师刘正身上。“豆腐好吃难制作。石膏、内脂等添加剂的含量必须适中、适时,放多了做出来的豆腐容易老,放少了又太嫩提不起,放早了口感发涩,放晚了会酸掉大牙……”讲起做豆腐的心得,刘正头头是道。航途中,有幸能吃上特级厨师烹调的麻婆豆腐、家常豆腐、炸豆腐、豆腐羹等传统菜肴,品尝到家乡风味,实在是有口福。
如果说发豆芽、做豆腐是技术活,那么磨豆浆可就是一件既费时又费力的辛苦活了。做一大锅豆浆需要约50斤豆子,从磨到煮一次需要两个小时。特别是做早餐豆浆,需要头天晚上选豆、泡豆,第二天一大早再磨、煮,因此,对炊事兵张男来说,“起早摸黑”是再恰当不过了。军舰不同于陆地,空间小、温度高,海上航行时舰艇摇晃。有一次做豆浆,赶上军舰在大风浪中航行,正当张男将煮好的豆浆盛出锅时,军舰突然向左一个10多度的大倾斜,半锅豆浆顿时向他身上洒来,尽管及时躲闪,但大腿还是被烫伤一大块。开饭时,看到大家美滋滋地喝豆浆,张男渐渐忘记了身上的累和痛。
在“海口”舰每月例行的伙食测评会上,伙食调查满意率均在94%以上。在编队第二批“护航尖兵”评选中,炊事班班长戴飘扬光荣当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