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萃报》专稿 作者:刘志良
在印度洋广袤的蓝色海水中,有一串白沙环绕的绿色岛屿——马尔代夫群岛。这里被誉为“上帝抛洒人间的项链”、“印度洋上人间最后的乐园”。今年2月7日,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突然去职,副总统穆罕默德·瓦希德·哈桑代替纳希德成为新总统。哈桑称纳希德是自愿辞职,纳希德则称自己被迫下台。谁是谁非,难以分辨。美国、英国、印度的外交家纷至沓来、展开斡旋。外国媒体也展开猜想,有人推测伊斯兰教极端势力将左右政权,有人推测中国将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一种信仰 伊斯兰教
马尔代夫人口大约40万,均为马尔代夫族,大多数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伊斯兰教为国教。这是马尔代夫的历史所决定的。公元前5世纪,雅利安人从印度西海岸来此定居。公元前3世纪,印度南部的德拉维人和泰米尔人来此定居。公元1世纪,斯里兰卡的僧伽罗人占领马尔代夫,把佛教引入马尔代夫。7世纪来此经商的阿拉伯人引入了伊斯兰教。12世纪初,马尔代夫建立了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苏丹国,前后经历了六个王朝。根据伊斯兰教教义,马尔代夫当地居民岛上不食猪肉,不得饮酒,妇女出行必须穿长裙,男士不能穿短裤。外国游客在度假酒店内不用遵守上述规定,但到了马累等当地居民岛,必须入乡随俗。
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让马尔代夫经济一片繁荣,但也冲击了传统的伊斯兰宗教信仰。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极端宗教势力的抬头。马尔代夫极端保守的伊斯兰政党“正义党” 要求不得向外国游客售酒。2011年12月,正义党在首都马累举行抗议,要求关闭全国所有度假酒店内的水疗中心。该党称这些地方已经沦为色情交易的场所。迫于压力,马尔代夫政府下令关闭水疗中心。据称,不少马尔代夫人前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加入塔利班组织,而且在马尔代夫的某些岛屿,“圣战者”的数量也在增多。
马尔代夫发生动乱后,极端宗教势力更加活跃。就在纳希德总统下台当天,一群暴徒闯入马尔代夫国家博物馆,毁坏了两座佛像。原教旨主义者曾多次威胁攻击该博物馆,原因是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
两任总统 恩恩怨怨
这场政治乱局中,矛盾的焦点是前总统纳希德和刚刚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哈桑。但矛盾的根源,还要从前总统纳希德与更早一任总统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之间的恩怨说起。
历史上,马尔代夫先后遭受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国殖民入侵。曾先后实行过绝对君主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1968年又成为共和国,实行总统制。1978年,加尧姆成为共和国第二任总统。加尧姆就任后大力发展经济,开放旅游业。1980年至1991年,马尔代夫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10%。2002年,马尔代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20美元,居南亚地区之首。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要求民主变革的中产阶级。纳希德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纳希德生于1967年5月,1989年获得英国利物浦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是马尔代夫民主党创始人。在加尧姆执政期间,纳希德多次发表文章抨击加尧姆铁拳治国、压制异见、假公济私、任人唯亲, 呼吁马尔代夫引进多党制和议会制。在当选总统前,纳希德曾被当局逮捕过27次,并被流放到荒岛长达6年。
2004年印度洋海啸重创马尔代夫经济,民众要求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06年,马尔代夫启动宪政改革。2008年10月,根据新宪法举行大选,纳希德击败执政30年的加尧姆,出任马尔代夫首任民选总统,任期5年。
纳希德上任后自然不会忘记清算加尧姆及其同党的所作所为。前任总统加尧姆内阁成员穆罕默德曾多次遭到纳希德政府逮捕。今年1月16日,纳希德命令军队拘捕穆罕默德。这种违反司法程序的行为迅速激起了反对派的指责,他们抗议纳希德滥用权力,打压反对派。
一日交权 何日稳定
从1月17日起,反对派天天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举行抗议,要求纳希德下台。1月30日,反对派领导人与时任副总统的哈桑举行会谈,并举行记者招待会。会上,反对派称已经决定由哈桑接任总统,呼吁军队和警察向哈桑宣誓效忠。
2月6日晚上,反对派的示威民众与纳希德的支持者发生冲突。7日下午,纳希德发布电视讲话,称“如果我辞职,在目前的形势下有利于国家,我不打算铁腕治国”。随即,纳希德宣布辞去总统职务。随后,当天下午3时45分,根据宪法规定的继承顺序,副总统哈桑宣誓就任总统。但是第二天,纳希德宣称这是一场政变,自己是在枪口下被迫辞职。但马尔代夫军方发言人坚决否认政变一说。
据路透社的报道,纳希德辞职的确不是出于自愿:7日凌晨,曾经由前总统加尧姆创建的一只特种警察部队发起叛乱,砸毁了纳希德所属政党马尔代夫民主党的总部;凌晨3时,哈桑发布电视讲话,表示支持叛乱的警察;叛乱的警察前往马尔代夫国防军总部,与军队发生对峙;后来部分士兵也加入叛乱的阵营;7日下午,在反对派领导和士兵的监督下,纳希德召开内阁会议,撰写了辞职信,并在电视上宣布了这一决定。
8日,纳希德要求哈桑辞职,提前进行总统选举,并呼吁自己的支持者走上街头,展示力量。纳希德的支持者8日在马累进行反政府集会,遭到警方驱散,示威变为骚乱,并蔓延到首都以外的地区。
国际社会也迅速做出反应,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印度代表团、英联邦代表团9日晚至10日陆续抵达马累展开斡旋。其中,印度表现尤为抢眼,先是表示不干涉马尔代夫“内部事务”,祝贺哈桑出任新的国家元首。不过,马累等地发生骚乱后,印度又制订预案,要求3艘军舰待命,以备“必要时撤离外国游客”。印度一向视马尔代夫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早在1988年,印度就曾应时任马尔代夫总统加尧姆要求,在一天之内平息了军事叛乱。
印度格外重视马尔代夫,主要是为了防范中国。近年来,中国与马尔代夫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已经成为马尔代夫国外游客的第一大来源国,并于2011年11月在马累开设了大使馆。这令印度颇为紧张。印度媒体纷纷揣测,认为新政府将更加亲华,马尔代夫将成为所谓的“中国珍珠链”战略上的另一颗珍珠。2月16日,印度派外交秘书兰詹·马泰赴马尔代夫斡旋。据《印度时报》报道,马泰此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防止印度在马尔代夫的影响力输给中国。2月27日至29日,马泰再次赴马尔代夫斡旋。
虽然世界各国已经承认哈桑政权为马尔代夫合法政权,但纳希德的支持者仍未放弃抗争。3月1日,按照规定,哈桑应当在马尔代夫议会发表年度讲话,但纳希德的支持者堵塞了通往议会的道路,纳希德领导的马尔代夫民主党的议员则一直扰乱会场秩序,最后哈桑的讲话被迫取消。国际社会仍然在积极斡旋,不知马尔代夫各派何时能达成妥协,让美丽的岛国重新恢复平静。
【注】:见3月17日《法制文萃报》4版;原题:《印度防马尔代夫新政府倒向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