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旗 特约通讯员 杨永刚 特约记者 冯金源
养兵要有新的“度量衡”
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欲求用兵良效,贵在平时养兵要有新的“度量衡”。军队战斗力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长年累月积累的过程。要保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大战斗力,必须使战备工作常态化。这是持续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人是战斗力的主体,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抓战备,没有旁观者,人人都要当顶梁柱。战备训练,人人都是关键的一环,缺少了哪一环,都会给战斗力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炮兵某旅通过采取战备后备人员梯次配备方法,不仅保持人员在位率,还确保了“作战能力在位率”,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胡君华)
人员在位率100%,良驹还是“失前蹄”
人员在位率100%,原本信心满满,可上了“战场”却发现居然缺兵少将。说起那场实兵实装检验性演练,第二炮兵某旅发射二营营长马建广仍然记忆犹新。
“命令你营实兵实装向发射阵地开进!”那还是该营刚担负战备值班任务不久的一个午夜,营值班室的电话骤响,旅作战值班室下达了作战指令。
旋即,紧急集合、战前动员、人员登车,一气呵成。电磁频繁干扰、通信系统遭遇故障……一路走,一路打。演练组织缜密,特情处置得当,该营表现受到了演练导调组的肯定。
然而,进入导弹阵地后,随着战场环境的变化,部队出现了非战斗减员。马营长庆幸自己还留有一套备份号手,就在官兵们紧锣密鼓地进行发射前的各项准备时,旅指挥所下达的一个课目却让马营长的额头渗出不少冷汗。
“你营阵地遭“敌”;核袭击,阵地核沾染,人员损失20%。”马营长指挥官兵运用核化污染检测设备、放射性废水处理设备等,迅速对阵地进行检测、洗消。
阵地恢复了战斗状态。然而,当他准备下达反击命令时,却发现部分关键岗位号手已战斗减员,后备号手被判“阵亡”,一时间官兵们束手无策。无奈之下,马营长只得率队黯然退出演练。
遭遇这次“滑铁卢”,这位硕士营长脸红不已。营队每个号位都有备份号手,人才储备不可谓不充分,官兵不可谓不珍视荣誉。但面对“减员”,他们却没有选择。
炊事班长“转身”成为发射精兵
其实,马营长这次“马失前蹄”,早在旅领导预料之中,这也是旅长杨光夙兴夜寐钻研的课题。
虽说部队担任战备值班以来,官兵的在位率始终保持在规定指标之上,但真正打起硬仗、恶仗,缺少了驾驭装备的人才,再先进的武器也只能是“花架子”。
为此,一场敢打硬仗、恶仗的战备教育在部队大张旗鼓展开:“战斗减员,你能否接替指挥员指挥?你能否胜任本职岗位?你能否操作其他号位?”旅首长的这“三问”,让许多基层官兵无言以对。
记者在部队采访时,正是机关专业训练的时间,旅长杨光成了发射单元的指挥长,每名机关干部都按导弹操作号手定岗定位、训练和考核。
“部队担负战备值班任务以来,每个发射单元都有2套操作班子,可是一旦出现持续的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光有1套“备份”;显然还不够。”杨旅长说:“我们把机关干部也编组成一套发射单元,每位干部都必须成为合格的操作号手。这样,我们的在位率就能达到300%。”
在该旅,连队的“八大员”也被定岗定位,个个熟悉导弹专业,人人能上装操作,成为“第三备份”。中士张亮,原本是炊事班长,可现在他也成了一名“导弹发射精兵”。炊事员、下士杨钊和史晨光也通过了电源和瞄准专业的初级考核,他们自信地说:“若是有需要,我们这个炊事班也能把导弹准确发射出去,保证能完成操作任务。”
原来,随着现代化炊事装备在军营“安家落户”,炊事员从繁杂的炊事工作中解脱出来,每人每天相比以往能节省出三四个小时。该旅按照实际情况调整了炊事员训练计划,根据各单位号位需要对他们定岗定位,安排专业骨干与他们结对子,手把手帮带,传授号手专业技能。
张亮告诉记者:“年初,旅专门组织了一次“第三备份”;考核比武,虽说我们的专业技能没有其他战友那么精,但关键时候是能发挥作用的。”
关键是要保持“作战能力在位率”
人是战斗力的主体,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抓战备,没有旁观者,人人都要当顶梁柱。战备训练,人人都是关键的一环,缺少了哪一环,必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单位不能娴熟驾驭新装备,新成果不能及时生成战斗力,新战法不能成功组织实施,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因素。官兵的科技素养、知识结构、操作本领,直接影响着一场演练的成败,左右着一场战争的胜败。
在该旅训练场上,一种新的战备观念在强化,一些新的训练模式在探索。号手互换、专业互换、指挥互换,官与兵、兵与兵争分夺秒,你追我赶,专业技能“挑战赛”不断掀起高潮。
新春开训,发射二营官兵再次披挂上阵。“你营遭“敌”;空袭减员30%,请依靠自身力量,迅速形成第二次反击能力。”接到命令后,营长马建广迅速组织官兵进行号位重新组合,通过临近专业交替操作,35名士官迅速承担起60个操作号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反击任务。
“通过一专多能训练,全旅90%以上的士官能掌握邻近的一至两门专业。”演练结束后,旅参谋长鹿文龙说,春节前后,老兵刚退伍,新兵未入营,一些专业骨干也需要探亲休假,各专业号位陷入“用人荒”,这已成为制约部队战备工作一个瓶颈。
怎样让战斗力不出现“空挡”呢?采访中,旅长杨光告诉记者:战备的目的在于作战,战备值班不仅要强调人员的在位率,更要保证战斗力的“在位率”。为此,旅里采取岗位互换、交叉培训、分段休假等办法,保证每个号位至少有两人可以独立操作,关键岗位多梯次备份,实现了号手之间的“无缝对接”。
记者了解到,在执行战备值班任务实践中,该旅先后总结出“官兵分训”“弹性组训”等9种组训形式,采取“各营自考、营营互考、机关统考”的方法,按照不同的任务进行交叉式的“模块化训练”。如今,一个人担任多种角色、具备多种能力,人员在位率不仅仅是100%了,而是200%、3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