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弹道导弹摆脱模仿开始创新 在研数款洲际型号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4日 10:18  环球网微博
资料图:中国东风-31A型固态公路机动型洲际导弹 资料图:中国东风-31A型固态公路机动型洲际导弹

  据美国“欧亚评论”网站2月24日报道,尽管,中国仍然没有掀开蒙在其军事建设机密项目上的面纱。不过,其战略与战术弹道导弹的研发已经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的第三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对其国防工业部门进行改革,这个动作的实施大大加速了它们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虽然,中国的远程导弹及核武装力量的发展一直遭到非议,评价称其过于保守、研发力度弱、进度缓慢;但是,中国庞大复杂国防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却毫无疑问一直在稳定的发展。

  通过对国防部门进行改革,中国这一计划的实现过程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中国正在逐步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并将创新的经营理念与旧有的体系实现融合。

  然而,这一动作最为显著的成果便是:中国战略导弹实力的大幅提升,以及军事空间平台实力的强化。

  弹道导弹的现代化建设

  在大量的报道中都曾提及,中国一直在十分有选择性的加强其战略和战术导弹实力。中国采取的主要手段包括:研发固体燃料发动机、拓展导弹弹头能够覆盖的打击范围、提高导弹打击的精确性、部署能搭载多弹头的导弹、升级类似于突防兵器(诱饵、干扰源、干扰和热屏蔽)和可操纵再入导弹(Manoeuverable Reentry Vehicles),以及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这样的弹道导弹防御手段。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研发、测试及部署的类似DF-31和DF-31A这样的导弹;这些是已经具备了核弹负载能力的新一代固态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ICBM),并且型号不止一种。与此同时,中国还在继续设计和研发一系列新型的常规短程弹道导弹(SRBM),以及类似DF-21系列的中程弹道导弹(MRBM)。所有这些导弹都是机动的,并且使用了固态推进火箭引擎,从而保证了更短的系统反应时间;而且能够打击位于更远距离的目标,同时又具备更加精确的引导。因此,它们可以弥补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的很多缺陷。

  作为中国导弹和核武装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部分,它同样对类似JL-2这类在海上发射的弹道导弹(SLBM)投入了大量关注力度。他们将DF-21D弹道导弹作为一款反舰弹道导弹(ASBM)进行测试,主要针对的就是海上打击。毫无疑问,中国还将尝试更进一步的提高其反卫星武器能力(ASAT)。

  伴随着中国将这一系列连续的、分阶段的战略装备现代化动作付诸实现,北京当局期望,通过提高其核武装生存能力,强化中国所坚持最小威慑态势的可信度。而经过上述的一系列操作之后,就打击能力和机动性而言,中国在导弹的使用上已经拥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然后,他们又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提出“反介入/区域拒止’方针(Anti-Access/Area Denial)的不对称作战概念和信条进行了创新,目标在于缩小与具有技术优势的敌对国家,以及近距离竞争者之间的差距。而在所有符合条件的这些国家当中,中国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美国、俄罗斯和日本。

  国防工业改革

  中国在战略装备和执行能力上进行的大量、高质量的现代化改造,都可以在其对国防工业一直进行的改革上看出蛛丝马迹;尤其是过去十年里,中国针对航空航天采取的一系列动作。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北京当局就渐渐的往军事工业基地中引入竞争和全球化的观念元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中国传统的国防工业大企业中根深蒂固的垄断主义。中国在国防工业基地中采取的这些改革动作主要遵循两个指导方针:1)“四个机制”-竞争、评价、监督以及鼓励;2)“寓军于民”或者说将军事潜力蕴含于民用领域工业能力的策略,这个策略意味着国防工业与范围更加宽泛的民用经济密切结合起来。

  这次改革让中国对军事空间系统研发项目从本质上进行了一次精简,他们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将某些技术转让给民用和商用空间项目中一些被选中的公司。通过这样的手段,中国就能撇开当前的出口管制和限制,对一些敏感的军事技术实行转让,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和卫星方面。

  确实,中国军事空间应用正越来越紧密的与民用和商业空间活动、人力资本、专业技术、空间系统、设备和基础设施联系起来。中国的太空运载火箭(SLV)可以被用来发射具有各种用途的卫星,譬如:通信、天气监测、地球观测、导航,这都将显著加强解放军空军在军事空间系统与操作方面的效率。尽管,弹道导弹通常使用不同的火箭引擎、位于不同的发射基地、采用不同的发射手段,但它们的引导和控制系统却可以使用和太空运载火箭一样的器件。从另外一方面讲,太空运载火箭可能会根据弹道导弹来使用类似的器件。

  战略意义

  总而言之,中国的弹道导弹研发和生产的发展过程已经表明,一个缓慢但却是性质上的转变。中国从最早期的前苏联弹道导弹技术(第一代)的模仿者和再生产者;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前苏联小型机动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系统和其伴随系统(第二代)的接受者和改进者;再到21世纪,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他们所选择导弹系统及相关航空航天技术的技术创新者。

  最后,中国肯定会首先从国家安全及国防的角度来看待军用、民用和商用的空间项目。同时,经济的发展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也将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从政治层面来看,中国的战略装备和空间项目也许能够放大北京当局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以及它的行动自由度;从军事层面来看,它们提高了解放军正在积极开展的转型驱动力;从经济层面来看,它们推动了中国空间工业基地在经济和技术上的进步。

  简而言之,不论是民用还是军用方面的航空航天能力,对中国的崛起、力量投射以及全球影响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斯年)

(编辑:SN031)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国 导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