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立华 宛敏武
本报讯:初春的东海某海域,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一场信息化条件下海上攻防演练战斗打响。某新型潜艇艇长朱爱根熟练运用信息化指挥系统,一举将“敌”舰击沉。
该支队依托装备转型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培养出9名教练艇长、16名全训艇长、14名全训副长和2400余名技术骨干,推动了部队核心军事能力持续发展。
随着海军建设转型步伐加快,主战潜艇不断升级换代,该支队党委认为,只有坚持用机制育人才、用制度管人才,人才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
根据未来海上作战的实际需要,他们将部门长、副长、艇长训练划分为6个等级标准,规定在部门长位置便可申请副长甚至艇长训练内容,通过考核升级即可进入指挥人才储备库;
将“一艇多训、两艇换训”制度化,并通过“跨舰种交叉轮训、跨军兵种交流代职、同专业不同艇型换岗”的培养方式,建立在重大军事实践活动中培养人才机制,催生了一批能指挥打仗的复合型人才。
为使人才队伍建设更加科学规范,该支队还为每名干部规划出任职定位图,从年龄、学历、经历、受训情况等方面逐一细化,形成了对口使用标准体系。
针对高学历干部逐年增加的实际,他们提出高学历干部必须“上基层课堂、拿战士学位”硬性规定,并为每名高学历干部建立电子档案,内容涵盖专业量化分值、科研课题方向等。
根据任职定位图,博士生阚绪献刚到部队就被安排到潜艇上任实习副机电长,先后参与2项重大课题研究,发表3篇高质量论文。
靠人才培养制度催生出信息化人才方阵,为该支队转型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该支队创下了极限深潜、单艇齐射同时命中两个目标等多项海军纪录,先后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和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