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称日本对钓鱼岛稳步蚕食策略逐渐成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3日 11:48  国际先驱导报微博
钓鱼岛 钓鱼岛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布局呈现分阶段逐步推进,不“冒进”但也不轻易放弃机遇。如果中国对日本的上一步没有太大反应,那么日本很可能会适时推出下一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华山发自北京1月底,日本《产经新闻》等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已经内部确定对39处作为专属经济区基线岛屿的命名,其中包括钓鱼岛附属岛屿中的4个“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30日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已就日方拟对钓鱼岛附属岛礁命名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

  此次日本对钓鱼岛附属岛礁的“命名”,是日本是近年来试图在领土问题上加强其法理依据和“实际控制”的又一步。近年来,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体现出一种“渐进式”布局,即制订一个总体目标和路径,然后寻找机会,分阶段逐步推进。

  瞄着4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据报道,在此次“命名”中,日本政府拟将黄尾屿附近的三个“岛”命名为“北西小岛”、“北小岛”、“北东小岛”,将赤尾屿附近的一个“岛”命名为“北小岛”。

  日本媒体认为,“命名”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以体现日方的主权;其二则是为尽量扩大专属经济区面积。因为根据《海洋法公约》,仅有岛屿(而非礁石)才可拥有专属经济区,因此日本试图将钓鱼岛附属岛礁中特定位置的个别礁石也命名为“岛”,以将其作为专属经济区基线点,尽量扩大其所主张的专属经济区面积。此前,日本在冲鸟礁一事上已经采取过同样的方法,将实际已低于海平面的冲鸟礁称之为“冲之鸟岛”,以牟取该岛周边200海里范围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根据日本2010年实施的《低潮线保全法》,在对这些“岛”命名后,日本政府需采取措施防止这些岛屿遭到“人为破坏”和“自然侵蚀”,还可采用人工修建水泥护堤的方式加固这些岛礁。

  刻意挑选中国节假日搞小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于多年前就已开始调研专属经济区的基线点岛屿,并试图加强对其管控,此次“命名”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2009年12月,当时的鸠山由纪夫政府就曾通过“离岛保全基本方针”。这一方针就要求加强离岛保全,并建立海洋资源开发据点。

  此后,2011年3月,日本内阁官房综合海洋政策本部事务局曾专门开展过“有关作为专属经济区基线点的离岛”调查,当时曾向地方行政部门和渔业团体调查过包括钓鱼岛、赤尾屿和黄尾屿在内多个岛屿的详细信息,甚至还包括岛上是否曾有人居住、过去居民生活等情况。

  此外,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政府在春节期间施展“小动作”已非首次。2005年2月9日,就在正月初一这天,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细田博之宣布将钓鱼岛上灯塔收归国有,理由是“(灯塔)由于所有者放弃所有权,已经成为国有财产,即日起由海上保安厅维护管理”。

  有观点认为,日本之所以选择在中国春节期间发布消息,很可能是考虑到在此期间中国媒体的注意力多集中于节日新闻,因此可以减少中方舆论对日方动作的关注程度。

  渐进式布局逐步成型

  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布局呈现“渐进式”的特点,这体现于首先制订一个总体目标和路径,然后寻找机会,分阶段逐步推进,不“冒进”但也不轻易放弃机遇。如果中国对日本的上一步没有太大反应,那么日本很可能会适时推出下一步,而下一步的层次高低,则会根据当时的国际关系背景以及中日两国关系时机而定。

  以灯塔这种“小事”为例,先是由右翼团体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了灯塔,后来由右翼团体转给渔民团体,再后来由所有者放弃所有权,政府“自然而然”地收归国有。

  又如在钓鱼岛土地“地权”的问题上,日本首先确认钓鱼岛属于私有地,后来于2003年与所谓“拥有钓鱼岛所有权的国民”签署了“租借”合同,以年租金2256万日元的价格“租下”了钓鱼岛及南小岛、北小岛共3个岛屿,作为国家管理的特殊“私有地”。其后,日本媒体又不断放出要将钓鱼岛“国有化”的风声,2010年时还曾因此而引发过舆论热炒。从这一点看,日本政府内部很可能已有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案,只是在等待时机。

  很可能将加快钓鱼岛“有人化”

  在其它方面,日本近年来在钓鱼岛实际上有很多此类小动作,如逐步加强这一海域的海上保安厅警戒力量等。总体而言,日方的做法是一有机会就“拱”上一两步;一旦情况不利,就先停下来,维持几年,“消化”和巩固既得利益,等待形势的转变和时机的出现。这一战略的最终目标无疑是对钓鱼岛进行“名正言顺”的管理,而阶段性目标就是要实现对钓鱼岛的有效实际控制。

  在这种“渐进式”思维的指导下,日本今后还可能维持这种“小步快跑”的政策特点。以前述灯塔一事为例,日本接下来可以选择进一步扩建岛上灯塔和导航设施;还可派遣(或默许)人员在岛上短期工作维护灯塔等。

  关于对钓鱼岛加强实际控制的措施,日本媒体和政界也有一些“建言献策”。《产经新闻》于2月2日发表社论要求“加快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下同——本报注)的有人化”,具体包括在岛上开展进一步的学术调查,在岛上常驻相当数量的自卫队员等。2010年,也曾有12名民主党议员联合提出过“在尖阁诸岛常驻自卫队”、“建设渔业中继基地”、“设置警戒雷达”等方案。

  目前看,在岛上驻军或常驻人员的建议稍显“超前”,但进行所谓的“学术考察”,为今后常驻人员积累资料,却是完全有可能的。近年来,日本个别地方政治人物私自登岛时,也大都打着“调查”、“考察”的名义。

  记者观察:日本急着抓钓鱼岛“时间窗口”

  【作者】华山

  日本国内有部分势力产生了焦虑情绪,希望抓住“时间窗口”,尽早实现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以利于今后的对华博弈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今后还会不断推出新的动作,这其中有不可忽视的两个因素——“部门利益”和“焦虑情绪”。

  一方面,钓鱼岛问题乃至整个日本“西南列岛”问题,已成为日本防卫省、国土交通省以及部分相关部门在日本政府中为自己谋取或维护利益的工具。

  如今,日本中央政府财政紧张,国债余额不断攀高,各个行政部门均面临削减预算的压力。野田佳彦就任首相后甚至曾要求各个部门在申报预算时统一削减10%。对于外人而言,削减预算只是数字增减,但对于当事部门而言,每笔预算都是“十指连心”。

  曾有一位日本某中央官厅公务员与笔者聊天时提到,他们所在的部门由于“不那么重要”,居然要被上级削减40%的预算,迫使他们想出一系列办法“显示存在”,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削减额。在这种环境下,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在争先恐后地显示其重要性。在此过程中,“钓鱼岛”正在成为日本政府部门对内议价的一张“牌”。防卫省能够在削减预算大潮中仅仅受到象征性的影响,炒作“中国威胁”的做法可谓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的例子是,2月6日,日本海上保安厅公布了其最新一期年度白皮书《海上保安报告2011》。与过去相比,这期白皮书大幅加强了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篇幅。白皮书将海上保安厅船只在钓鱼岛近旁航行的照片作为白皮书内多个专题的首页题图。内文不仅专设一节介绍钓鱼岛的形势,还以“保卫日本之海”为章节名,综述了中国海监、渔政等部门船只在当地的活动,以及海上保安厅加强在相关海域巡逻监控的情况。按照惯例,3月31日之前,日本国会将审议下一财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的政府预算。海上保安厅每年公布白皮书的时间,也正是在预算审批的高峰期。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中日实力对比的急剧变化,日本国内有部分势力产生了焦虑情绪,希望抓住“时间窗口”,尽早实现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以利于今后的对华博弈。

  近年来,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快速发展,中日之间一些指标性的经济数据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甚至逆转,中国军事力量也获得了长足进步,这使得日本国内部分人产生了焦虑和急躁情绪。他们认为,日本应抓住中日实力对比尚无明显差距的“时间窗口”,尽快实现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以利于未来与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博弈。前述《产经新闻》的社论,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而且,这类言论的另一个重点是,极为希望将美国势力引入钓鱼岛问题,由美国为日本保驾护航。如《产经新闻》的社论就建议日美两国在钓鱼岛周围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实际上反映了这部分人对日本自身实力和发展前景的不自信。

  在这两方面因素下,日本政府今后很可能仍会“抓紧机会”,在钓鱼岛问题上走得更远。这其中,相比前者“部门利益”而言,后者“焦虑情绪”的危害可能更大。这是因为,有些省厅为“部门利益”而推出的政策,在其利益获得保证后,便不会再有大的动作。但是,焦虑和急躁情绪则不然。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如果当事者对大形势有所误判、对一件决策的后果又缺乏足够估计(这都是有过先例的),就完全可能造成日本政府内某些部门的某些冒险性举动,这是尤为值得警惕的。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日本 钓鱼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