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未来信息化战争机器人将实施精确打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2日 07:54  解放军报

  2011年4月7日,利比亚石油重镇卜雷加附近,一支反政府军部队正准备向卡扎菲部队发起进攻,空中出现了一队北约飞机。正当士兵们庆幸得到空中支援的时候,飞机忽然俯冲,袭击并摧毁了他们的坦克。反政府军瞬时乱作一团,狼狈撤退至艾季达比耶。这次误炸造成了反政府军13人死亡,而分三路向艾季达比耶挺进的卡扎菲部队却完全没受到袭击。

  显然,这已经不是北约第一次误炸利比亚反政府军。在空袭利比亚行动中,共出现4次误炸事件,造成86人伤亡。接二连三的误炸事件不仅激起了利比亚反对派的愤怒,也让世人产生了疑问:北约这是怎么了?

  回首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成功地对南联盟40多个城市的千余个目标进行了连续、猛烈地空袭,在没有派遣地面部队的情况下重创南联盟。空袭行动中,北约依靠先进的信息系统构建了从“传感器”到“射手”的快速打击链,其“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至今令人记忆犹新。然而,面对比南联盟更加弱势的利比亚,12年前在科索沃所向披靡的北约为什么会“画虎成猫”,上演尴尬的一幕呢?

  在滑铁卢一战中击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说,“我一生都在尝试并努力去发现山那边的景象”。简单的语言折射出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对于感知战场、把握主动的不变追求。信息化战场,首先是信息的较量,谁能更快、更全地看到“山那边的景象”,谁才更有可能主宰战争。

  观察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信息技术在战场上释放的能量,让我们为之感叹。信息化战争,既是物理空间下的物质与能量对抗,更是在赛博空间中信息系统能力与运用水平的较量。在整个信息系统中,如果说信息获取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信息传输是“神经元”,那么信息处理则是信息系统的“心脏与大脑”,是信息化作战机器所依赖的“高速动力引擎”。

  反观利比亚战争,北约发生的问题固然与法军的指挥技能不足有关,但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法军与北约作战体系之间的相互融合上。由于法国的通讯设备、数据链、指控系统等与北约国家不太兼容,因此12年后的北约虽然在侦察卫星、无人机等传感器和主战飞机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但作为“粘合剂”的信息系统的运行却大打了折扣,信息处理不畅、信息流动滞涩,影响了作战情报的准确分析、空袭行动的精密筹划和作战过程中的密切协同,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体系的作战效能。

  看到“山那边的景象”,离不开先进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撑。具体来讲,信息处理是利用信息系统将传感器获取的原始信息进行加工,逐步生成决策级信息的过程,包含了对信息的汇集融合、存储计算、分发共享、筛选查询和分析推理等步骤。展望未来,信息处理技术正花开多枝,在以下4个方面呈加速发展之势:

  高性能计算——

  “云”海畅游,随需而变

  信息时代战争中需要随时随地处理海量的战场信息,计算速度成为影响信息处理速度的关键所在。在大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和高性能计算机不断发展的同时,“云计算”这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开始在军事领域初显锋芒。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在纵横交错的网络上建立起若干大型的计算服务中心,它们相互链接,形成拥有超级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云”,来自各类战场传感器的信息被送到这里进行高速的计算处理。指挥员和士兵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云”,像使用水和电等公共资源一样,按需地获得计算处理能力。

  多源信息融合——

  全维感知,独具“慧眼”

  正如人类感知外在世界需要大脑对视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系统进行综合处理,如果没有对多源战场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指挥员得到的信息往往是片面、不完整的,难以保证形成正确的战场感知。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因此应运而生。未来,信息融合将由目前的信号级、目标级提升到决策级,以图、文、声、像等多种方式实时获取陆地、海洋、空中、太空、电磁等全维信息,为指挥员提供一双穿越战场迷雾的“慧眼”。

  信息协同共享——

  天涯咫尺,全球同步

  现代战争常常发生在不同地域、多个方向,其战场空间不断扩大,作战单元更加分散,而信息协作技术则能让分处世界不同角落的作战单元同步工作。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即时通信、社交网站、微博等各种交互式应用深深影响了人们之间的协作方式,并以巨大的生命力走近军事领域。去年刚刚交付的美军GIG门户网站“国防部在线”正在为美国防部日常办公和作战指挥提供协作服务,不论是五角大楼里的官员,还是远在中东战场的美国士兵,均可实现两点间的无障碍互动,真可谓“天涯若比邻”。

  智能决策支持——

  人机互动,足智多谋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深入发展,未来的世界将变得更加透明,获取信息已经不是人们关心的主要方面,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理解信息。当前普遍运用的指挥辅助系统和作战模拟系统,是智能决策支持的初级阶段。未来,智能技术将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智能头盔、智能武器、智能机器人将会层出不穷。美军现在已有不少于10款机器人在伊拉克等战争中服役,未来的智能机器将具备独立遂行任务的能力,代替作战人员钻洞穴、爬高墙,快速捕捉战场目标并迅速测算射击参数,引导或直接实施精确打击。

  也许在不久的未来,由机器士兵和人类士兵组成的混合编组部队将亮相战场,不同时空的战场信息被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处理后形成不断积累的知识库,宛如影片《阿凡达》中的“智慧树”,成为作战指挥足智多谋的“大脑”,为信息融合、目标识别、态势评估和指挥决策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能量。那时,信息化战争将迈入一个新的纪元。

  (作者单位:总参某研究所)

  以拥抱的姿势

  迎接新一轮信息革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毅

  沧海横流,斗转星移,冷兵器时代的金戈铁马、热兵器时代的枪林弹雨已在人类战争史的舞台上渐渐远去。信息的力量正在重构整个社会的同时也在重塑战争的全过程。作为指挥信息系统的“心脏”和“大脑”,信息处理是战场决策的基础,是智慧迸发的源泉。

  过去的二十年,以高性能计算、情报分析、综合战场图像等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技术在世界各军事强国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今,新一轮信息革命扑面而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等技术理念和应用实践方兴未艾,为信息能力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未来战争将首先在信息空间打响,敌对双方将首先在信息空间中交手。只有拥有更强的信息能力,才能主导战争、赢得战争。

  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意识到:信息能力的建设是一个要素重生重组的过程。我们必须站在军队体系作战能力生成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信息处理技术的新趋势,坚持以体系的观点科学统筹信息系统的建设。“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创新性的技术引领、可靠泛在的网络、有效的运用和科学的管理,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机器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