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12月17日消息,环球时报“2011-世界变局,中国战略”年会于17日上午隆重开幕,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国内顶尖学者、专家齐聚一堂,为身处世界变局中的中国战略走向献计献策。在第一个议题“国际格局2012:再思韬光养晦”,多名学者就”韬光养晦“的含义、中国要不要坚持韬光养晦等问题展开热烈头脑风暴。
“现实中国不要韬光养晦是不正确的”
担任环节主持人的中央电视台英语国际主持人杨锐首先提出,当前,所有地区和全球重大问题解决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人口规模、经济、需求总量、建设的速度以及民主主义和全球意识的觉醒都说明,“韬光养晦”已经成为一个伪命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提出不同意见,认为“韬光养晦”不是一个伪命题。沈丁立也认为,现在不要韬光养晦,把它当做伪命题是不正确的,这是长时间的策略问题,在这段时间里面仍然有指导意义。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则提出,“韬光养晦”是一个策略,它必须和“有所作为”结合在一起,才能叫做战略。比如我们军事积极防御战略,不能把“积极”和“防御”两个字分开。而且,“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为我们维护国家和核心战略利益服务的,“韬光养晦”绝不等于我们要忘本。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则详细分解了“韬光养晦”的含义。他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8个字,而8个字里面有三个关健词,一个是光,一个是晦,一个是为。
“光是意识形态之光,中国不要依据意识形态来决定自己的国际战略和对外关系。不管别的国家怎么变,中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该国民众是否接受这些原则来决定外交政策,这叫做韬光。”曲星说,“晦则是经济建设之晦。为是指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之为。从这三点来看,韬光养晦是什么、我们要不要再坚持韬光养晦就都有了答案。我觉得,坚持韬意识形态之光是一个必然,经济建设的晦也是应该养的,而为制度变化之为则有一点变化,不是建立,而是改善。”
中国“树大招风” 单纯忍让不对抗已不够用
其后,主持人杨锐向在座专家发问:美国和日本的崛起都不是以和平的方式而是通过战争达成的,韬光养晦是否能促成中国的和平崛起?
罗援少将认为,中国和平崛起是可能的。但是,和平崛起不能损害我们国家的核心利益。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西方国家提的掠夺崛起、战争崛起一个最大区别是,我们不去侵占别的国家一寸土地,不去侵占别的国家核心利益,但是要保护我们自己的核心利益。因此,罗援少将认为,进行正义、自律、自卫的战争,不会影响我们和平崛起,这是和平崛起的一个题内之意。
“我们一定要把我们拥有和平意愿和我们敢于用非和平手段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意志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和平崛起。”罗援少将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立如也认为,中国已经完完全全处在一个树大招风阶段,国际问题研究的整个形势很严峻。光是按照以往的方针,采取缓和、忍让、不对抗的方式已经不够了。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强权政府的状态,怎么把和平崛起的理念和强权政府的国际现实衔接起来,这是战略所要涉及的东西。
曲星也提出,“韬光养晦”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一些问题上不能阐述自己的主张,和平崛起也绝不意味着在受到侵略不反击。如果谁要用对中国动武,中国可以自卫反击,这也是联合国赋予的权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和平崛起完全是有可能的,不排除用武力来反击别人对我们侵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