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兴春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
印度近年来在中国周边动作频频,刺激了中国舆论的反弹。印度的真正意图到底是什么?印度到底是中国的朋友、竞争者还是敌人?
真正与中国开战对印度来讲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印度在边界地区大规模屯兵只是空耗国力。对印度此举,中国除了认真对待外还应多从印度国内政治的角度去解读。中国表示不把印度当成威胁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但印度政府只是从政治层面表示欢迎,印度人打心底并不领情,认为中国瞧不起印度。这一系列炫耀武力的动作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轻视印度的逆反。印度与越南等中国周边几个小国的军事小动作,并不能对中国构成实质性威胁,只要愿意,中国并不缺乏反制能力。
美国人常常对印度人过分的文化优越感莫名其妙,而来自“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的批评和谴责让美国更难以辩驳。印度独立之初就曾申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因美国担心印度进去后乱投票而否决。后来的事实证明美国人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根据传统基金会学者的统计,印度在联合国安理会与美国的投票一致性只有20%。在近几年有关制裁苏丹、利比亚、叙利亚、伊朗,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等重大国际问题的投票中,印度也与美国立场相左,却与中国和俄罗斯,以及巴西、南非等新兴国家高度一致。在一些印度学者看来,中国比印度更亲美。总的来看,中印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一致性高于印美的一致性。
对印度而言,“最大民主国家”只是对西方公共外交的一张比较成功的名片,决非其外交实践指针。由于被殖民统治的经历和对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现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满,印度对西方的不信任感也不亚于中国。印度媒体不仅鼓吹“中国威胁”,还一样批评美国。印度媒体和学者、政治人物对美国批评的尖锐程度不亚于中国对美国的批评。
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于人口众多、相对贫穷落后的印度来讲,和平与发展的机会更加珍贵。对华友好合作的巨大利益注定他们不可能走得太近,中国应该有这个自信。印度国内讨论崛起后战略定位时,形成的基本共识是“完全倒向西方或东方都不符合印度的利益,印度应该做东西方的桥梁”。
当我们把与我有矛盾国家都看成是对手,特别是在对手们之间关系热络的时候,容易把他们看得很团结。似乎他们之间的互动就是为了联合对付中国,很容易忽略他们之间的根本矛盾与分歧。中印虽不能期待恢复到“中印是兄弟”的关系,但无论从意图和能力看,印度当前都不会是对中国构成威胁的主要对手,更不会是反华急先锋,最多是中国崛起过程中一个竞争者和干扰者。从国际斗争格局和力量对比来看,印度仍然属于可以团结的力量。(作者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