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称乌克兰尖端导弹将提升中国轰炸机战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 10:28  世界报
资料图:东海舰队的轰-6轰炸机携带的反舰导弹。 资料图:东海舰队的轰-6轰炸机携带的反舰导弹。
资料图:俄制X-55空射型巡航导弹主要装备图-160等战略轰炸机。 资料图:俄制X-55空射型巡航导弹主要装备图-160等战略轰炸机。

  战略轰炸机:

  中国核打击的致命“短板”

  据《世界报》(微博)9日报道,韩国军事媒体《新罗空军论坛》近日发表文章,通过中乌两国之间日益火热的军事合作,解读了中国空军未来的战略轰炸机发展方向。文章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具备“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国家,其战略轰炸机与战略轰炸能力始终被认为是最薄弱的一环。但得益于中乌军事合作而带来的大量技术输入,不仅有助于中国改变这一现状,同时也能使中国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战略空中打击力量。本报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本报特约编译 晓研

  战略轰炸就是要干掉“战略目标”

  战略轰炸理论最早由意大利著名军事家杜黑在其军事著作《制空权》一书中系统提出,二战初期,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得尔·哈特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加具体的阐述,即“真正决定战争、战役甚至最小规模战斗胜负的因素,是使对手失去希望而非生命,而战略轰炸正是起到了这一作用”。二战中,以英美为代表的盟军针对德日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轰炸实际上就是以杜黑与利得尔·哈特的理论为基础。在二战末期,美军还进行了最早的核轰炸。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美英军队对德国进行的昼/夜间轰炸,还是美军对日本进行的全天候轰炸,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属于面状轰炸,即只有在轰炸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对敌方目标造成关键性损失,意味着这种地面轰炸所能起到的“威慑”作用极为有限。

  二战后,战略轰炸理论开始出现改变。冷战早期,美苏两国的战略轰炸机编队都面临着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即一方面随着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严重存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一触即发),进行类似二战时期的大规模战略轰炸成为一种常备任务;而另一方面,美俄两国为应对可能遭到的战略轰炸,构筑了极为强大的防空与拦截系统。在这种环境下,在二战中赖以维系战略轰炸能力的轰炸机数量,在此时恰恰成为制约进行战略轰炸的关键因素。当时美苏要求轰炸机编队必须能够在尚未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对敌方重要目标进行轰炸,此时若增加执行任务的轰炸机数量,必然更容易暴露自身;而如果减小轰炸机编队规模,又无法对轰炸目标实施有效打击。

  因此,此时的美苏两国迫切需要从二战中形成的“面轰炸”系统中解脱出来,创造新的作战形式与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开始走上前台。

  实际上,早在二战末期,德国就已经研制出了实战型制导武器,其中仅仅一枚“弗里茨-X”制导炸弹就曾击沉排水量高达35000吨的、准备向盟军投降的意大利战列舰“罗马”号。而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与德国战败国的地位,德国的相应产品并未获得继续发展,但美苏两国却依仗战争结束初期从德国获得的大量技术资料,研制出了自己最早的一批实战型制导武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的“铺路爪”系列激光制导炸弹,并在越战中取得了辉煌战绩。

  新型制导武器的引入,不仅赋予了传统战略轰炸机编队对敌方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水平精确轰炸的能力,同时也赋予了一些战术飞机执行战略轰炸的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制导武器的产生与大规模应用使得战略轰炸的基本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即定义一次轰炸行动是否属于战略轰炸的标准,已经逐渐由装备与作战形式是否属于战略范畴,向攻击目标是否属于战略范畴转变。

  中国核打击力量的致命“短板”

  在由陆上机动或固定发射装置、战略轰炸机与战略核潜艇组成的“三位一体核力量”中,战略轰炸机仅就其技术难度而言并不是最大的,因此以美俄为代表的高端有核国家在战略轰炸机的发展上均十分活跃。但反观当今世界上另一个具备完备“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国家,中国尽管并未将战略核力量像美苏那样视为“争霸世界的支柱”,但与发展相对充分的陆基核力量与海基核力量相比,现阶段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实在有点乏善可陈。

  无疑,其中政治与实际需求起了很大作用。但在装备与相关概念上已显十分陈旧的中国战略轰炸机,已经越来越难以承担现阶段以及未来较短时间内的作战任务。而此时,乌克兰正逐步以其特有优势,逐渐取代俄罗斯在中国军购中的地位,其高技术产品的输出,或将使中国轰炸机重新获得西方眼中的“实际作战能力”。

  中国的战略轰炸机队长期给人一种聊胜于无的感觉。仅从装备水平而言,这种评价似乎并无贬低之意。自中国建国以来,引进并自行制造的轰炸机仅有两种,即轰-5(仿自前苏联伊尔-28型轻型喷气式轰炸机)与轰-6(仿自前苏联图-16型中型喷气式轰炸机)。这两型战机在研制阶段与其他国家的同时代轰炸机相比,在性能上已显落后。其后尽管经过反复改进,但受制于原有机体结构的限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最终轰-5轰炸机在1984年停产,现在已经退出一线部队。而轰-6轰炸机的最新型号,即轰-6K(尚未证实真实存在)则在苦苦支撑中国的战略轰炸机编队。其境遇很有点像“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苦撑俄罗斯航母的门面。

  造成中国战略轰炸机编队成为“短板”的原因不仅仅是资金与技术上的,更主要的还是出于自身的需求。中国在冷战时初步具备战略轰炸能力时面对的周边环境,使这种能力面临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被当时视为“主要威胁”的美苏两国,无论是谁,中国均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战略轰炸。另一方面,面对其他和中国有矛盾的邻国与周边国家,要么是不值得中国对其进行战略轰炸,例如越南,要么就是得益于其他国家的保护而使得中国无法进行战略轰炸,例如韩日。因此,中国的战略轰炸机群不仅被质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同时,中国除了常规的普通投射核弹以外,也未装备类似美苏那样的高端核巡航导弹。因此,直到乌克兰与中国建立高技术的军事合作关系之前,中国的战略轰炸机编队可被视作中国武装力量体系中作战成本最高与作战效率最低的武器装备。

  乌克兰尖端导弹补上中国“短板”

  相比俄罗斯,乌克兰是一个更具特点的国家。在历史上,乌克兰从未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因此,在很多乌克兰人看来,俄罗斯对超级大国那种无法释怀的情感实在有点难以理解。

  得益于前苏联时期的建设以及自身具备的优良条件,前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成为前苏联众多加盟共和国中军事工业与重工业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家。乌克兰在巡航导弹研发尤其是造船方面的能力,甚至是俄罗斯都无法企及的(前苏联时代全部的航母均是在乌克兰境内的尼古拉耶夫海军造船厂建造的)。因受制于前苏联解体而带来的严重经济问题,乌克兰时至今日,经济状况仍很糟糕。因此,作为一个军工大国,乌克兰当然希望像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初期那样,靠出口武器装备来换取大量外汇。

  但问题在于,乌克兰具备的雄厚军事工业主要集中在巡航导弹与造船方面。尽管其技术雄厚,却无法像俄罗斯那样有能力对外提供成套的大规模技术装备。因此,乌克兰对外军售长期徘徊在低端层面。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中国通过初期从俄罗斯进行的整套武器装备引进具备了高端装备研制能力之后,中国生产的整套装备已经逐渐接近于俄罗斯的最高水平。因此,俄罗斯一方面希望继续在中国市场上赚钱,另一方面又怕中国日益增强的装备水平对自己在国际军售市场上的位置造成威胁。正当俄罗斯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乌克兰适时出现了。乌克兰相比俄罗斯与中国小得多的国际竞争关系使其有条件向中国出口更高端的、也是中国现阶段最需要的装备与技术,这一方面在中国战略轰炸机编队的发展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乌两国之间的军备交流,大部分集中在高端装备与技术上,因此其具体内容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乌克兰对中国出口X-55型巡航导弹(该型导弹为前苏联时期的第三代远程战略空地巡航导弹,射程3000公里,可携带20万吨当量核弹头或410公斤常规弹头,采用中段惯性制导+地形匹配+末端GPS方式制导,攻击精度极高)很可能是真的。如果情况属实的话,那么相对陈旧的中国战略轰炸机编队将有能力不对敌方防卫圈进行突防,即可在敌方火力范围之外发射巡航导弹,对敌方关键目标进行打击。

  正如前面提到的,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装备与推广,战略轰炸已经变得越来越灵活。这种灵活不仅体现在打击平台,同时更体现在打击手段与打击目标上。得益于精确制导武器,进行战略轰炸的成本已经越来越低。因此对中国而言,那些之前不值得中国花费巨大财力进行战略轰炸的目标,此时也变得可以考虑。同时,正由近海防御转向远洋攻防的海空军力、射程较远的巡航导弹,使得中国的战略轰炸机航程较短的劣势得到了很大缓解,可以对以前难以进行威慑的高价值目标(如韩日与美军在亚洲的众多军事基地)进行有效威慑,从而提升自身战略轰炸机编队的实际价值。

  早在冷战时期,就已经存在“战略轰炸机是否有价值”的争论,相比美俄那些对战略轰炸机存在更多现实需要的国家而言,战略轰炸机对中国的实际意义似乎更小,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正如冷战时期美国首先将“攻击型航母”转变为“多用途航母”一样,战略轰炸机也必将随着作战形式与任务的逐渐变化,担任更为繁重与多样的任务。同时,正是随着战争形式的变化,能够在战略层面对敌方起到威慑作用的战法也必将变得更加多样。因此,对中国而言,战略轰炸不仅不能削弱,在未来还必将获得加强。或许轰-6系列轰炸机作为一种较为老旧的装备在不久之后会退出现役,但以高端巡航导弹为代表的乌克兰高端武器技术的输入,却有助于中国建立具有自身特色且满足自身需要的战略轰炸能力。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乌克兰 中国 轰炸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