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军事观察》网站11月2日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问题研究所在10月份发布报告,对中国和俄罗斯在能源与安全领域合作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其中还对中俄两国在政治-军事领域领域的合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问题研究所的专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俄政治-军事合作。中俄间军政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两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武装力量从2005年开始便参加了名为“和平使命”的联合军事演习。
其次,以中俄两国军事外交人员为主导制定的有关防止在太空部署和使用武器的文件获得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认可。
中俄军政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维护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边境地区局势的稳定。两国都在力求阻止阿富汗的不稳定形势扩展至中亚其他国家。国际和平问题研究所认为,中国正在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对中亚局势施加影响。而俄罗斯也在试图遏制美国影响在这一地区扩展的势头。
而军事技术合作则是中俄间合作的又一重要方向。根据中国的第12个五年计划,在2010-2015年期间,国防工业系统高技术生产的增长速度应达到15%。国际和平问题研究所报告称,中国今后在战斗机、潜艇和水面舰艇生产领域仍需依赖与俄罗斯等国的合作。除此之外,中国还希望从伙伴国那里获得大型运输机、加油机和海基导弹系统技术。
目前,发动机制造仍是中国在军工领域最为薄弱的一环。在这方面,中国仍非常依赖俄罗斯。中国与俄罗斯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除了涉及进口俄制武器(包括苏-27/30战斗机、运输机、米-17直升机、S-300PMU1/2和“道尔-M1”防空导弹系统、636E和877E常规潜艇、驱逐舰和巡航导弹)外,还包括根据俄方授权在中国境内组织武器的许可生产。同时,中国还在利用与俄方开展的专家交流,积极获取最新技术成果。工业间谍也是中国获取俄罗斯军事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问题研究所还在其报告中提到了俄方因中国仿制苏-27SK而提出的索赔。此外,俄军工企业认为,他们还因中方的其他行为遭受了损失。例如,安装有俄制RD-93发动机的JF-17轻型战斗机便威胁到了米格-29在非洲和亚洲市场上的销售。
该研究所的专家认为,虽然俄罗斯军工企业担心中国人仿制俄新型技术装备,但这并不能阻碍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瑞典专家认为,俄罗斯应加强与中国在军工基础领域的合作,而不是采取躲避的态度。国际和平问题研究所指出,中国今后将会向俄罗斯购买最新型的伊尔-476运输机、苏-35战斗机和S-400防空导弹系统。
不过,扩大对华武器成品的出口并非长久之策。显而易见,俄罗斯应更加积极地扩展在中国进行军事技术装备的许可生产。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问题研究所在其报告中特别强调称,俄中之间的战略合作将会对国际政治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两国在巩固军事技术合作领域存在非常广阔的前景,只要俄政府和军工企业采取合理政策,一定会在与中方合作中获得巨大利益。(北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