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法媒体称中国激化中印边境问题欲将印锁在南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31日 13:57  新华网
资料图:解放军高原演习 资料图:解放军高原演习

  【法国《世界报》10/11月号《中国世纪》特刊文章】题:中印,两种战略的冲突(作者弗雷德里克·罗班)

  印度也在“苏醒”。与中国一样,它也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印大同(CHINDIA)”这个新造的词汇很快获得了人们的认同,它体现出这对新兴的经济搭档正令全球经济的重心转向亚洲。一种新型的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形成。

  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中国与印度是按照各自不同的轨迹向世界发起挑战的。

  在政治上,中国始终保持着一党执政的模式,国家这个“开发商”通过将部分经济自主权下放给各省的方式来自上而下地实行改革。而印度已经实行了议会民主制,国家为如何克服民众反对改革的思想而大费脑筋,而官僚主义传统也起着拖后腿的作用。

  双方的第二个不同体现在经济的专业分工上。中国建立起了巨大的制造业平台,成了世界工厂;而印度则靠一批受过良好教育、讲英语的年轻精英吸引外国的服务型企业,成为了世界的办公室。

  到目前为止,中国模式似乎更加有效———除了道德层面的因素。印度由于缺乏“国家开发商”,因此它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家族式的资本主义,这就导致了印度在基础设施现代化方面明显落后,这也成为印度在短期内无法赶超中国的一大障碍。

  不过,从长期来看,印度拥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它的人口。未来几十年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到2020年,印度的劳动力人口将占全球的四分之一,而中国届时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目前,战略学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和印度的共同兴起对于亚洲的地区平衡来说将是一个稳定因素还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两国将合作还是对抗?答案或许会出现在这两种极端之间,但双方的关系可能会进一步趋于紧张。

  从合作方面看,在有关南北关系的谈判过程中,双方的共同点越来越多。无论是在多哈回合谈判,还是在气候变化会议上,面对西方对新兴国家的指责,中国和印度都采取了共同的立场。北约在人道主义名义下展开的、无视“国家主权”的军事干预行动(如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在中国和印度引起了同样的反感。

  不过,这些相同的观点并不足以为“中印大同”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的争端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双边贸易领域的情况就是如此。像许多工业化国家一样,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攀升。

  随着两国发展模式的进一步趋同,这种贸易的紧张关系将变得更加激烈。如今,中国正在设法大力发展服务业,而印度则在全力发展落后的制造业。今后,双方的摩擦必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能源供应领域。事实上,中亚和非洲已经成为中印两国寻求能源供应的角斗场。

  除了经济上的紧张关系,双方的地缘政治关系也比人们想像得更加脆弱。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美国的做法,而华盛顿如今似乎很愿意打印度这张牌。美国与印度之间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将为双方的合作披上一件新外衣,尽管这种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中国。

  华盛顿与新德里这种眉来眼去的行为令北京方面非常不快,它很快作出了反击。

  首先,中国人重新激化了中印边境问题。与此同时,中国还加强了与其传统盟友巴基斯坦的关系,尤其是加强了在民用核领域的合作。除了巴基斯坦外,中国还加强了与南亚次大陆其他国家(尼泊尔、孟加拉国以及斯里兰卡等)的经济和军事合作。印度一向把南亚次大陆视为自己的“后院”,这些举动无疑会强化印度自己“被中国‘包围’”的错觉。此举会加强对印度的钳制却是毫无疑问的。其目标显然是要将印度“钉”在南亚这个其固有的位置上,防止其产生全球性的野心。这就是亚洲领袖眼里的“冷战”状态。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国 印度 边境问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