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业标准报》网站23日刊发防务分析家阿贾伊-苏克拉的文章:印度海军尽管有多达140艘水面战舰,但其水下战力却存在巨大隐患,目前仅有14艘柴电潜艇,且只有7到8艘可随时执行海上作战任务。与此同时,中国拥有至少53艘常规潜艇和7艘核攻击潜艇,巴基斯坦也正打造11艘潜艇的水下舰队,其中9艘为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要获得海上控制权,印度必须强化打造水下战力,至少需要24艘潜艇才能阻止中国从南海进入印度洋的通道。
是什么让潜艇如此重要呢?海战与夺取“海上控制权”,或重要水域夺取主导地位密切相关。在与中国或巴基斯坦的战争中,“海上控制”将使印度海军得以把敌方战舰封锁在其港口中,阻断敌军海上运输,并阻止商船对这些国家提供补给。“夺取海上控制权”是“有钱人的游戏”,需要部署多维海上资产——水下、水面、空中与太空部署海军资产。印度仅可寄希望于控制其附近水域,即印度洋地区北部水域。
除夺取海上控制权之外,印度海军还需要打造海上拒止能力,即通过部署潜艇和水雷来阻止敌人夺取海上控制权。例如,潜伏在印度西海岸的3或4艘巴基斯坦潜艇就需要占用印度海军资产,以便确定其精确位置,并阻止其发挥作用。这样一来,这些资产就不能参加夺取海上控权的行动。潜艇在水下潜伏——即“保持巡逻状态”——的时间越长,牵制敌方资产的时间就越长。柴电潜艇,如印度的柴电潜艇,必须定期浮出水面为电池充电,这样一来,印度潜艇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与此相反,采取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的潜艇与核攻击潜艇可以在水下潜伏更长的时间。
文章称,渴求蓝水能力的印度海军必须取得某些海域,如从南海进入印度洋的战略要塞的海上控制权,以及进一步的拒止能力。这至少需要印度在其沿海海域部署24艘常规潜艇;并且至少拥有5或7艘可长时间执行远距离海上拒止任务的核攻击潜艇。
不幸地是,海军潜艇部队构建过程中一直错误重重。印度海军仅有14艘老式柴电潜艇,其中仅有7艘或8艘潜艇可随时执行海上作战任务。根据印度海军“75项目”(Project 75),印度目前正在建造6艘“鲉鱼”级潜艇,但是,当它们于2018年末列装时,会有数目几乎相同的潜艇从当前舰队退役。
印度国防部与海军已意识到该危机。1999年,印度内阁批准一项为期30年的潜艇建造计划,为印度建造24艘常规潜艇。当时,新德里计划打造两条同步生产线,每条建造6艘潜艇。其中一条将使用西方技术,另一条使用俄罗斯技术。印度工程师会以此为基础继续建造另外12艘潜艇。
在该计划最终敲定20年后,即2019年,印度将只能建造6艘“鲉鱼”级潜艇。原因很简单,也很让人吃惊:虽然印度造船厂争相建造价值数千亿卢比的潜艇,但印度国防部却没及时下订单。其并没有果断作出决定,建立设计和施工合作关系,并在适当的时候下订单,相反地,其一直回避作出决定。新德里组建了一个又一个委员会,来确认哪个造船厂应获得订单。最近一次建立的是Krishnamurthi 委员会上交了意见不同的结果,为国防部长安东尼再做无用功做了准备。
文章指出,现在新德里是时候精简决策过程了。在国营部门中,只有马扎冈造船厂(MDL)建造过潜艇。其正建造75项目下的6艘“鲉鱼”级潜艇——该项目将再添加3艘潜艇。在这9艘潜艇中,最后6艘必须配备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并具备发射导弹的能力。这个造船厂就应该是印度西海岸的生产线。
在东海岸,印度拉森特博洛(L&T)有限公司(曾为印度建造“歼敌者”号核潜艇)应获许与印度斯坦船厂(HSL)联手合作,打造第二条使用俄罗斯技术的生产线。后者是国防部在维沙卡帕特南的新船厂。这两个公司的合资企业也应被定为研制和打造核潜艇生产线的节点,因为核潜艇的建造仍是印度国防能力一个明显的不足。
几乎所有具备核潜艇建造能力的国家都是在建造核潜艇之后,才开始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技术。不过,印度则有所不同,其一开始就建造了复杂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歼敌者”号),并将继续建造更多艘该级潜艇,而不是以设计更简单的核潜艇为起步。目前,印度向俄罗斯租借了“查克拉”号——一艘俄制“阿库拉”级核潜艇——为期十年,其必须把操作这艘潜艇的经验也融入国产核潜艇生产线中。
此外,印度国防部必须确保其能够跟据“鲉鱼”级潜艇技术,或是将从俄罗斯潜艇引进的技术,设计出一款世界级国产潜艇。这要求印度海军整个设计部门密切参与,以及国家造船研发中心(NIRDESH)的通力协作。(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