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俄专家称美强化对华侦察试图打探中国军力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9日 11:01  环球时报
资料图:美国U-2侦察机 资料图:美国U-2侦察机
资料图:解放军红旗-12导弹 资料图:解放军红旗-12导弹

  据俄罗斯《真理报》7月27日报道,美国无视中方愤怒抗议,坚持在中国上空继续抵近侦察飞行,或许既有刺探中国重要军事情报的因素,也有向中方施压的政治动机。受到挑战的中国防空系统完全有能力有效对抗美国所有类型的侦察机。

  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在评价6月29日中国空军两架苏-27歼击机拦截侵犯中方领空的美国U-2侦察机事件时声称,美国飞机将会继续在中国边界上空侦察飞行。他说:“中国想让我们停止侦察飞行。我们不会这么做,因为这种飞行非常重要。”

  马伦的官方发言人随后解释称,马伦的讲话被一些媒体误解,他指的不是在中国上空的侦察飞行,而是在整个地区的空中侦察。但是美军高官的强硬言论仍然引起了中方的强烈反应。毕竟近期中国歼击机越来越频繁地拦截美国侦察机,而在十年前的2001年4月1日,中国飞机曾在拦截美国间谍飞机时发生严重事故,导致中国一名歼-8II歼击机飞行员牺牲,美国EP-3飞机受损后在中国海南迫降。最有意思的是,当时美国人似乎更为愤怒,对中方拖延遣返美军间谍飞机及其飞行人员极其不满。美国专家认为,中国人借机研究和仿制了美国侦察机中最令他们感兴趣的部件。

  俄报称,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此次强硬应对中美飞机空中接触事件,而且语带双关地声称“此类事件将来不应重演”。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对中方的一种“遮遮掩掩的威胁”。实际上,美国飞机侵犯中国领空实施抵近侦察早已不是什么新现象,而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很现实的老问题。美国飞机在中国上空的侦察飞行是从1951年1月开始的,而且特别重视刺探中国核项目实施情况。1972年在中美关系回暖、苏联威胁增加后,美国尽管仍在对中国进行空中和卫星侦察,但是在中国上空的抵近侦察飞行几乎中断了20年。后来随着苏联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类似矛盾再次爆发。最近十年美国飞机定期在中国上空进行侦察飞行,但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在此期间中国一直在和美国空中间谍飞机作斗争,提供了至少消灭美军18架侦察机的令人信服的证据,尽管美国承认的损失数目只有9架。

  俄报称,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阿卡耶夫两年前曾经发表讲话,再次证明了在中国上空的侦察飞行对美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阿卡耶夫透露,自己2005年被国内反对派推翻实际上是美国的阴谋。当年华盛顿请求他允许美国侦察机降落到比什凯克马纳斯空军基地,但是被他拒绝了。理由是这种飞机不可能用于阿富汗行动,美国想在吉境内部署高空侦察机是企图刺探中国整个西部地区的重要情报。他不想因此破坏吉中关系,吉方不能做中国最为忌惮的事情。结果阿卡耶夫遭到美国的忌恨,认为他是在挑战华盛顿。

  俄罗斯朱可夫空天防御军事学院一位专家认为,美国之所以特别重视对中国的侦察飞行,甚至不惜激化两国关系,可能是因为最近15年来中国军队整体实力在持续增加,而且还在实现本国防空系统的现代化。美国可能企图借助类似的抵近侦察飞行,查明中国军队防空系统近期发展变化的性质,以便找到适当的应对方式。这在两国关系逐步恶化和亚太地区军事紧张局势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显得非常重要。不过,中国防空系统完全有能力有效对抗美国所有的侦察机。乐观者认为美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两国经济密切相连。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先例证明,即便是最亲密的经贸联系,也不能担保某些国家不会为了战略利益的争夺而挑起冲突。

  俄报称,现在中国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而且是在所有方面,不只是海军、空军、防空系统,还有更重要的战略核力量。相反,中国还在努力实现核力量的现代化,提高弹道导弹射程,增加导弹和弹头数量。美国高度关注中国核设施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另外,中国还在开始建设自己的反导系统。如果中国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必将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届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不逊于苏联。随着中国实力的进一步增加,中美关系势必逐步激化。美国为了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在中国的“意外惊喜”面前陷入被动,因此,加强对中国重要军事情报的刺探,增加在中国上空的抵近侦察,以便准确“把脉”中国。另外,美国坚决拒绝停止抵近侦察飞行,还有政治目的,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明白,美国不会对“中国军事威胁”的持续增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会积极准备应对这种挑战。(编译:书山)

(编辑:SN049)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国 侦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