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释疑中国航母选择瓦良格 体现稳又好思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8日 03:19  新京报

  在昨日举行的国防部记者会上,发言人耿雁生披露,有关部门正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航空母舰的发展问题,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废旧航母平台进行改造,出海试验时间将根据改造工程进度确定。新华社文章介绍说,这艘原名为“瓦良格”号的废旧航母平台在完成改造后,将成为中国海军的一艘试验和训练舰。 曝光航母计划无关南海局势

  在记者会上,当有媒体问及中国航母问题时,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详细披露了中国航母的相关信息。

  他表示,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管辖海域,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是中国武装力量的神圣职责。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航空母舰的发展问题。建造航空母舰十分复杂。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对于航母何时试航,耿雁生称,航母出海试验的具体时间,要根据整个改造工程的进度来确定。

  国防部为何选择在这个时间公布航母的相关信息,也成了现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媒体问及,此时披露航母是否与南海问题有关?耿雁生回应,航母信息披露的时间与当前南海局势无关。“航母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我们根据建造进度确定现阶段披露相关的信息,是合理的、适当的。”

  发展航母不会改变国防政策

  对于中国航母,此前国内外媒体报道很多。有媒体在现场提问:中国发展航母,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是否会得到显著提高?

  耿雁生的回答非常直接。他说:“近期我们看到有很多关于航母的报道,有的报道把航母吹得很厉害,也有的把中国未来的航母说得很差。我想说,高估或者低估航母的作用都是不准确的。”

  耿雁生称,航母的建造和使用是多种武器装备的集成,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这将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研究建造航母,充分体现了中国国防科技发展水平,无疑对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将起到重要的牵引和带动作用。目前,正在改造中的航母平台,主要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谈及中国航母与中国国防政策的关系,耿雁生表示,武器装备的建设服从服务于国防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航母作为武器装备平台,既可以用于进攻,也可以用来防御,还可以用来维护世界和平、实施灾难救援等。中国正在研究航空母舰的发展问题,是为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能力,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绝不会因为发展先进武器而改变。中国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也没有发生转变。

  舰载机飞行员自主培养训练

  有媒体问及,航母是一个复杂的战斗平台,中国航母相关的人员配备是否能够跟上整个航母的发展?

  耿雁生透露,航母的人才建设是整个航母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是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这项工作是整个科研试验和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需要说明的是,中国航母的舰载机飞行员,主要是依靠中国自己来进行培养和训练的。

  对于中国航母舰长人选的问题,耿雁生最后说:“至于你刚才说到的未来航母舰长的人选,我想到时候大家自然就会知道。”

  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改造中的“瓦良格”号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由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造。苏联解体后,建造工程被迫下马。1998年,废旧的“瓦良格”号被中国公司购买,2002年3月抵达中国大连港。

  ■ 释疑

  中国航母为何“情定”瓦良格?

  为何选择在他国老式航母上进行改造或加装?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孟祥青介绍,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国内外舆论、媒体争议的问题。中国从海外购进了一些废旧航母,除了“瓦良格”号,还有停靠在天津的“基辅”号、停放在深圳的“明斯克”号,它们都改造成了海上的娱乐设施。

  现在的“瓦良格”号的资质是最好的。但从购进开始就一直饱受争议,争议集中在比如说资金投入很大,既然投入那么大的资金干吗不自己建造一艘,还要改造?还有一个争议,乌克兰方面已经把电缆、机电、关键设备都拆除了,海外舆论认为不值得。但是这只是硬币的一个面,在这种所谓费时费力改造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海军在发展航母上力求“又稳又好”的思路。

  由改装起步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没有具备建造大型水面舰艇能力的情况下,通过改装可以积累经验,进行试验,培训人才。还可以带动工业能力的提高、技术的发展。所以很多国家其实都走过了这样一个由改装起步的道路。

  在此之前,中国的大型舰艇大部分都是1万吨以下的,6万吨以上或者中型以上的航母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经验,所以“瓦良格”号的整个改装过程可以培训、锻炼一批未来国产航母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能够完成像特种钢材、超大型军用锅炉、涡轮机、蒸汽机等设备及航母工程技术的一些积累,这些都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焦点】

  形成战斗力仍需较长时间

  中国宣布利用废旧航母平台进行改造之际,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提出舰上设备可靠性仍有待检验。

  记者:完成改建和入役之后,这艘航母将对战斗力提升发挥什么作用?

  尹卓:拥有航母,海军将逐步建立起初步信息化、完善机械化的力量体系,固定翼舰载机的建设与运用将填补海军建设的重大缺项。

  记者:从改建到形成战斗力有多远?

  尹卓:美国建造“尼米兹”级航母,周期大约为4到5年,其他国家时间更长。法国“戴高乐”号从开始服役到形成编队作战能力用了近10年。我们的航母虽然是改建的,但舰上所有设备都是新的,跟船体存在兼容性的问题,所以周期也会比较长。

  记者:这艘航母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尹卓:主要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中国要掌握建造航母的全过程,必须从科研试验开始,主动力、材料、电子等一个装备一个装备地解决技术问题。此外,这也是培训的平台。

  记者:将来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难点?

  尹卓:任何装备的发展都是有困难、有风险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就曾多次在跑道、螺旋桨、动力等部位发生故障。我们的舰上设备是全新的,可靠性有待检验,人员训练也可能会有失误。

  本版稿件/据新华社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SN034)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