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有关中国建造航母的问题,在正在进行的国防部例行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宣布,中国正在对一艘废旧航母平台进行改建,建成后将用于科研实验和训练。连线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的教授孟祥青。
主持人:相信刚刚结束的这个国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您也是关注了一下,那么修建航母到中国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孟祥青:其实建造航母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它的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这首先标志着我们国家没有航母历史的终结,也实现了我国航母零的突破。这不仅是我们海军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同时我想也是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的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它无论对推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工业的制造能力提升、综合国力的提高还是对我们今后维护海洋权益、维护战略通道安全、国家主权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航母作为现代科技的结晶它不仅是深海大洋的战略武器,国家力量的一个体现象征,同时它也是推动和牵引国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升级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手段。
孟祥青:从航母发展的简要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航母同其他的所有兵器一样应该说它有明显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航程远、续航能力强、海上滞留时间长,还有强大的舰载航空兵火力突击能力,在远离补给基地实施远距奔袭、远洋作战的时候,这是任何其他兵器都无法比拟的。特别我想强调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航母它可以保障国际通道安全、国际交往的顺畅、国家利益的延伸,也可以传达国家之间友好的意图,包括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当中,比如说抢险救灾,像过去的印尼的海啸,这些抢险救灾当中它可以起到一个重要的平台和载体的作用,尤其是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交频繁,社会经济发展同国际经贸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我们提出来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所以要做负责任的大国,拥有航母也是必不可少的。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航母的类型其实不尽相同,有大型航母、有中小型航母、还有核动力航母、也有常规动力航母,那么中国将会选择建造怎样的航母呢?
孟祥青:其实我们现在的“瓦良格”就是根据废旧的航母改造的这样一个平台。它是一个六万吨级的常规动力的一个航母,我们知道航母它前苏联还把它称为载机巡洋舰了,有时间简称航母或者是空母,它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一个军舰,航母它其实一个战斗群,一般包括一艘旗舰,两艘防空巡洋舰,还有4到6艘的防空反潜驱逐舰、一到两艘的攻击型核潜艇组成。依靠航母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我们说航母它装备有各种的舰载机、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电子战机,它还装备自卫武器、火炮、导弹武器等等,一般航母按照排水量的大小可以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大型航母、一个是中型、一个小型。一般来讲,我们把排水量6万吨及其以上的称为大型航母,那么中型航母一般是排水量3到6万吨级,小型航母排水量一般是3万吨以下,其中排水量9万吨及其以上的核动力航母一般称为超级航母。
主持人:那么为什么我们选择建造航母在他国老式航母船体上进行改造或者是加装呢?
孟祥青:这个从一开始就是国内外舆论、媒体争议的问题,在此之前我们知道我们从海外购进了一些废旧航母,比如说除了“瓦良格”号以外还有停靠在天津的基辅号,还有停放在深圳的明斯克号,他们都改造成了海上的娱乐设施,我们说现在的“瓦良格”号它的资质是最好的,它是一艘没有当时乌克兰没有完工下水的航母了。从购进瓦联格号开始可以说它就一直饱受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比如说资金投入很大,既然投入那么大的资金干嘛不自己建造一艘,还要改造?,还有一个争议,“瓦良格”号乌克兰方面已经把电缆、机电、关键设备都拆除了等等,海外舆论认为不值得。但是我们知道,这只是硬币的一个面,在这种所谓费时费力改造“瓦良格”号的背后它体现的是中国海军在发展航母上力求“又稳又好”的这样一个思路,我们知道在当今世界航母的发展历程当中,特别是大国的航母发展历程当中,都走过了一个由改装起步的过程。
孟祥青:由改装起步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没有具备建造大型的水面舰艇特别是综合实力、综合技术难度这么高的舰艇的情况下,通过改装可以积累经验,通过改装可以进行试验,通过改装还可以培训人才,通过改装还可以积累未来的一系列带动工业能力的发展、技术的发展。所以很多国家其实都走过了这样一个由改装起步的道路,在此之前我们中国的大型舰艇大部分都是1万吨以下的,6万吨以上或者中型以上的航母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经验,所以“瓦良格”号的整个改装过程可以培训、锻炼一批中国未来国产航母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能够体现航母像特种钢材、超大型军用锅炉、涡轮机、蒸汽机及设备及航母工程技术的这样一些积累,这些都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相关专题:中国首艘航母下水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