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薛仁、通讯员高延强报道:仲夏的一个雨夜,一列满载某新型火炮的列车驶入站台,负责押运的共产党员、上士程历男和他的同伴颠簸了3天4夜,行程1000多公里,押运武器安全抵达目的地。这是沈阳军区某部“党员押运队”平安完成的第1856次押运任务。至此,他们创造了武装押运武器弹药百万余吨零事故的佳绩。
这支特殊的押运队,个个是精兵,95%以上是党员,被誉为“党员押运队”。 20年间,这些和平时代的“镖兵”长年累月押运武器弹药及国防战备物资,押运军火列车跨战区、上高原、走大漠,坐闷罐车,枕弹药箱,守“炸药包”,行驶1800余万公里,足迹遍布29个省、市、自治区,成功处置各类险情600余次。
天天奔波在生死线上,押运官兵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战士王文成和岳同庆押运某新型武器装备,火车穿越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新疆吐鲁番盆地大戈壁,遭遇沙尘暴,整整走了15天,食品和水全用光了,最终安全抵达目的地。押运员吕春仁执行特殊押运任务,遭遇汶川特大地震铁路严重受损,在车皮里苦熬53天,押运的新装备安然无恙,他的体重却掉了10公斤。士官张晓波3次推迟婚期,最后在车站和妻子举行了“站台婚礼”,又匆匆踏上押运征程。
“生死线上写传奇,不仅靠官兵的毅力、勇气与无私奉献,更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办法。”现任押运队长刘欧告诉记者:通过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他们引进了计算机控制、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报警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使押运兵的触角、嗅觉更加灵敏,可对军火列车和车厢内物资实施24小时监控。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本营”,能随时对大地上奔驰的军列实施指挥控制。押运兵的漫漫押运路,从此不再总是与孤独、惊险相伴。
据该部政委侯树民介绍,押运队连续12年被上级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先进党支部,荣立集体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