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8时许,记者乘车向位于祁连山脚下的兰州军区某装甲师野外驻训大本营进发。茫茫戈壁一望无际,驱车百余公里,记者竟然没看到一个“野营村”。
“炮兵团指挥所应该快到了,今天怎么找不到呢?”驾驶员小王提醒同车的该师宣传科俞干事:“你联系一下指挥所,问一问具体位置!”
“左转,绕过×号山包,沿河床向西直行……”在指挥所指引下,经过七拐八绕,我们终于在一个山脚下找到十分隐蔽的某炮兵团野战指挥所。
“野外驻训,部队怎么未建‘野营村’?”记者颇感好奇。
“宿营半地下化、训练实战化。”团领导快言快语:“千里戈壁处处是战场,野外驻训大本营也随着训练进程随时变,扎彩门、插彩旗、建‘野营村’,等于主动给‘敌人’指示打击目标。”话音刚落,就接到上级命令:“13时许,‘敌’卫星过境,立即转移至××地域。”一声令下,部队拔寨转移。
16时05分,戈壁大漠气温达42℃。突然,一发发炮弹呼啸而至,落在了刚准备宿营的该师某团营地周围,炸起烟尘弥漫。
“加强警戒!”某团加榴炮一连迅速进入待机地域,一门门火炮直指苍穹。“炮塔右转90度,披挂迷彩炮衣……”全连官兵借助地形地物将装备与戈壁滩融为一体。
“不确定宿营具体地点,不借住民房,不确定演练地域,不预先设定准备时间,全程临机设置各种情况,部队随时转移,动中训、动中演、动中考、动中评全面锤炼部队整体作战能力。”该师领导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