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张春
无论是最近的还是历史上的南海争端,越南都发挥着非常负面的影响,充当着“带头大哥”的角色。人们不禁要问,越南意欲何为?其深层次动机是什么?
如果站在越南人的角度上思考,可能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看法。无论是历史上的中越朝贡关系,还是越南战争时期中国提供的大量无私援助,都激起了越南部分人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即必须消除面对中国时的“卑微心理”。这首先导致了越南战争后的中越关系破裂,直到国家几近破产时,越南才不得不住手。经过20余年“休整”,越南似乎又有了再次尝试的力气。因此,目前的南海争端,更多折射出越南调整越中关系的尝试。这种尝试可能是长期的,而且可能不仅限于南海地区。
首先,越南挑起最新一轮南海争端,事实上是越共内部的越中关系“怀疑派”占主导的体现。
一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越中关系好转之后,越共内部一直存在对发展越中关系持强烈怀疑态度的声音,不过更多被发展经济的“革新派”所压倒。另一方面,尽管越南的革新开放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在效仿中国,但由于经济规模小,因此进展更为快速。进入21世纪后,越南发现其革新开放的步伐事实已赶上了中国,已经不再有中国经验可以模仿。这样,“怀疑派”的声音逐渐高涨,这可从越共九大至十一大时期的领导层调整中看出。尽管与来自南部的领导人相比,越共现任总书记阮富仲并不算越中关系“怀疑派”的领军人物,但他对越中关系的“怀疑”仍远强于农德孟等传统北部地区领导人,这是他2001年最终败给农德孟的重要原因之一。去年,越南利用其东盟轮值主席国身份挑起南海争端,部分是“怀疑派”在换届前的一次试水。今年,“怀疑派”胜出,利用南海争端调整越中关系的尝试可能会延续下去。
其次,对中国快速崛起的担忧,导致越南尝试利用中国最终成长起来前的短暂“战略机遇期”,塑造于其有利的越中关系。
这事实上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政治、安全和战略层次上约束中国。就此而言,越南采取的最大动作是设法将美国拉下水。回顾越中、越美关系的发展,可以发现越南一直在中美之间搞平衡。在目前中国快速崛起但这一进程尚未最终完成的情况下,越南拉美国下水既合乎自身利益,也合乎美国的战略东移政策。二是如何利用中国尚未完全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固定越南在南海、西沙等地区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便是越南缘何频频对南海争议岛屿行使国内法管辖的原因,如国会议员选举、巡逻、油气开发等。
第三,与越南“地区大国”梦有关,南海争端是越南成为东盟主导国家、进而调整越中关系的一个切入点。
越南的“地区大国”梦由来已久,冷战时期对柬埔寨和老挝的入侵便是典型。冷战结束后的20年里,越南的革新开放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经成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一员。但这一“地区经济大国”地位并不能自动转化成为“地区政治大国”地位。无独有偶的是,东盟在进入21世纪后的势衰为越南提供了机遇:东盟内部矛盾上升和引领东亚地区主义的外部重要性下降,使越南可择机成为东盟新的主导国家,以重振东盟,进而实现自身“地区大国”梦。在南海争端中,越南与菲律宾等东盟二流国家联手,既有利其争取东盟主导地位,同时也符合调整越中关系的战略设想。
应当看到的是,越南调整越中关系的战略“企图”或许不那么容易实现。首先,越南对越中关系的认知本身部分是“虚幻的”,中国的大国气度也并非越南所能理解的。其次,美国并不是那么容易被越南所“欺骗的”。如同基辛格所说,他一生从未受过骗,除了在越南。所以,美国对越南的图谋是相当小心的,其最新证据便是反对越南在南海军演。第三,东盟各国能否接受越南成为新的主导国家仍是未知数,尽管乐见越南为此冲锋陷阵。因此,无论是应对南海争端,还是应对越南调整越中关系的尝试,中国都可以表现得大度些,无须因小丑疯癫而震怒,尽管仍须采取必要措施以示震慑。
相关专题:越南菲律宾在南海与我再起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