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蜀炎 朱 达 特约记者 周 林
即便是在60多年前最惨烈的战场探寻,满目亦是“细雨乡关路,桃花浅淡中”。
徐州、蚌埠、碾庄……当一个个重叠着现实与历史的地名从车窗外掠过时,记者不由地想起导游们常说的一句词: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区别在于,追寻红色足迹之旅的导游是历史。
关于此役,交手的敌我双方有着不同的称呼——由于战场是东起海州西至淮河,因此我军称之为“淮海战役”;而国民党军则依据其占领的城市要地,称之为“徐蚌会战”。无论叫法如何,战役的结局对垒双方都一致认可——这65个昼夜的决战,决定并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但是,记者披览的史料表明,我们的对手似乎始终对这样一些数字对比感到困惑:兵力80万-60万;火炮4215门-1364门;坦克215辆-22辆;飞机158架-0架……实力对比之悬殊不言而喻,可为什么仗偏偏输得这样惨呢?
毫无疑问,这些数字当然是战场上的砝码。但是,在历史的投影中,他们没有看到,也理解不了另外一些更宏大的数字,而正是它们,在战争的开端已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淮海战役——数字的战场
白刃喋血、烽火铁骑、群雄争锋、风云际会……关于这场战役的许多故事我们并不陌生,然而,在数字面前,一切惊险的传奇和瑰丽的诗歌都失去了分量。
事实上,伟大的战争图景是用壮阔的数字勾画出来的。
有这样一份电报让记者久久思考——1948年12月初,中央军委发出如下指示:“参战部队每人慰问一斤猪肉、5包香烟,不抽烟的慰问同等价格物资。”
大战在即,千军万马的生死博弈,瞬息万变的运筹帷幄……最高统帅部有多少事要做啊,但这一斤猪肉、数包香烟的区区之事,却作为军委指示下发,足见战场保障、后勤供给之重要、之紧迫。
无论是老话讲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还是现代战争就是打后勤的观念,说的都是一个道理——战争需要强有力的后勤物资保障。那么,60万大军需要什么——
粮食:每天必须保证500万斤,战役期间需要筹备9.6亿斤;
弹药:除了部队携带量外,至少还得补充300万吨;
担架:作战就有伤亡,需备20多万副;
被装:渐入冬季,每个官兵至少一套棉衣、一双棉鞋……
而且,需要保障的作战地域,分布于今天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河北5省,纵横3000公里;
而且,我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后方,没有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线;
而且,恰如聂凤智将军所说:战役打的就是时间差,为了赢得时间,部队每天以70公里速度开进,利用夜间、风雪天出击……都是家常便饭……
这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是怎样完成的呢?一位老战士说得好——我军的后方,是建立在老百姓的小推车上。
这决不是形容。且看下面的数字——上述所有的这些辎重装备、弹药粮秣,80%是由支前民工以人背、肩挑、车推等方式实施完成的。为此,一共出动小推车88万多辆,挑担31万副,而上阵的民工达543万人。或者换一个说法,那就是每一个战士身后,都有9个民工在支援保障作战。
与此同时,在纵横5省的战场上,还有上百条水陆运输干线,数百处兵站、民站、粮站、伤员转运站……星罗棋布,组成一张庞大的支前保障网……
有一个数字震撼着记者:战役胜利后,人民筹集的军粮还剩余约5亿斤。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时的解放区的人民刚刚翻身解放,家里并无存粮。加之连年天灾、土地歉收,人民依旧缺衣少食。但他们却勒紧裤带,把一碗一瓢省下的粮食,毫无保留地送到前线。老百姓知道粮食的分量,如一首歌谣唱的:粮食就是命根子,打赢敌人的老本钱。
采访中,记者看到败军之将邱清泉战前写给团以上军官的《和刘伯承作战的秘诀》,摆兵布阵说的倒也是头头是道,但他绝对想不到的是,他们的坦克卡车,竟败于小推车。小推车者,木制独轮车也,中国老百姓当时最常用的古老运输工具……
人民支前“本纪”
“本纪”原来是指王者的传记,出自《史记》。然而,当采访完淮海战役人民群众的支前事迹后,记者却毫不犹豫地将本章冠以“本纪”。
有一部描写淮海战役的电影,内容早忘了,影名却陡然涌入脑海——《今夜星光灿烂》。是的,那543万人民群众,就像历史天空的满天繁星,我们不一定都能叫出名字,但那苍穹星光却永远灿烂。
浩瀚江海,只能掬水一瓢。让我们从淮海战场的几个顺口溜说起吧:
红高粱、红辣椒和红萝卜咸菜,这就是著名的“三红”——支前民工们车上装的是大米、白面,自己吃的却是自己带的这“三红”。一首歌谣至今听来依然让人心涌热流:“一条扁担两头弯,千里遥远来支前。一头挑的是白面,一头挑的是炮弹。白面送给同志吃,送上炮弹打坏蛋。”
蓑衣、竹竿、葫芦瓢则为支前“三件宝”——运输征途漫漫,蓑衣抗风雪,竹竿趟河流,葫芦瓢盛饭舀水当脸盆。山东泗水县“模范运输团”由907辆小车组成,“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小推车队伍仅用3天就辗冰踏雪200多公里,运粮5.6万公斤。不要忘记,带队的是年仅18岁的姑娘朱永兰;山东特等支前功臣唐和恩带领支前小车队,从家乡山东省莱阳县出发,随军转战整个淮海战场。
担架、担架车、担架篷被称为支前担架队的“3大发明”——根据战场实际,担架有抬着走的、拉着行的,更有可防风挡雨的。战役中,战场上担架队完成了9.8万伤员的转运任务。为了保护好这近10万个生命,他们用身体掩护伤员、用喝水的瓢给伤员接大小便,甚至在自己受伤后,依然以钢铁的意志坚持完成转运任务……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元帅的这句名言人人皆知,元帅专门为担架队写下的一首温情小诗同样令人难忘:“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病:同志带花最高贵,疼痛可减退?”
不需去问人民群众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淮海战役胜利后,颁发给支前民工的一面锦旗上已经把答案写的明明白白——支前,人民自己的事业。
今天新闻里的数字
采访结束时,又一件新鲜事抓住记者的眼球——5月9日,我人民海军第七批赴亚丁湾护航编队顺利归航。军舰在舟山军港刚刚靠岸,专程赶去的徐州市领导和许多市民就捧着鲜花拥簇而上。这个似乎很遥远的新闻,一夜间成为了徐州的热点消息……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每个徐州老百姓都会充满自豪的告诉你——参加护航行动的,有咱们的“徐州”舰。
作为淮海战役的中心战场——徐州,就是这样与我们的军队融为一体。
——淮海战役纪念馆不远处便是著名的“双拥模范街”,近千名个体工商户共同签订了《拥军优属公约》;
——徐州群众建立起“拥军培训服务中心”“拥军法律援助中心”等1457个拥军实体专业组织,专业涵盖70多个领域;
——徐州驻军与街道社区、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共结成军民共建对子224个,至今徐州市已经6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新闻里还是一个个的数字,尽管和战争年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但它们同样在勾画着另一番壮美的图景。
多年后,邓小平同志用他那特有的简洁语言,对参加淮海战役的部队评价道:“还是那句老话,是合格的。”
这评价当然也属于淮海大地上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