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机器人,视频游戏战争,滥杀无辜,非法武器……尽管实战表现出色,无人驾驶战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却不那么正面。的确,媒体经常有意无意地暗示:无人机容易造成平民伤亡,涉嫌违反国际法,还有人担心它的发展可能威胁人类自身。然而,类似观点多数是片面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日前载文辨析了有关无人机的四大误解。
误读之一:无人机是“嗜血终结者”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无人机不一定等同于“机器杀手”,因为它们也被用于执行非致命性任务。无人机能携带包括摄像机和侦察设备在内的多种有效载荷,自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广泛服务于情报收集、战场监视等军事目的。不过,这些非致命性应用很容易被忽略,反倒是那些“无人机造成××人死伤”的报道更引人注目。
当然,“杀手无人机”也确实存在。参与利比亚空袭行动的成千上万架战机中就有它的身影,这类无人机曾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也门等地发动袭击。问题的关键在于,无人机的行动并非是完全自主的。一般来说,它们能从环境中自动提取信息以便更安全地飞行,但机载武器是由人类操作员直接控制的,不会随意发射。有了操作员,武装无人机的开火权就受到了严格限制,不至于像《终结者》电影中的机器人那样根据自己的判断出击。
误读之二:无人机让战争变成游戏
从表面上看,无人机作战确实容易给人留下玩游戏的印象:身处大后方的操作员紧盯着屏幕,发现目标后立即摁下按钮、拨动开关,给对手以致命打击。实际上,这涉及一个古老的争论——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以往两军对垒、互相拼杀的格局,战争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残酷血腥了。欧洲贵族就曾批评说,火器的出现让战争失去了“骑士精神”。
让我们看看无人机战争与视频游戏不一样的地方吧。在游戏中,每一次开火、每一次攻击只会让玩家感到兴奋,他们的熟练操作会为自己赢得积分,满地残骸也不会让人有负罪感。但真实的无人机战争却不是这样,操作员面前的屏幕无时无刻不在显示实时情况,即便远隔万里,那些血腥的场面依然让他们压力巨大,甚至需要专门的心理疏导员帮助。
无人机的出现也没有让战争变得更容易爆发,国家间的关系毕竟不是“稍有不合,派几架无人机解决问题”那样形同儿戏。正如美国陆军中校戴夫·格罗斯曼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的那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军事技术的进步并未让战争更容易发生。
误读之三:无人机伤害了太多平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杀死一个平民都可以说“太多”。然而,由于在判断目标身份的标准上分歧巨大,不同消息源给出的数字往往出入悬殊。巴基斯坦死亡人数统计部有一个基于新闻报道的数据库,其统计规则是,除非报道中明确指出死者属于某个恐怖组织,否则一律归为平民。该组织创立人、巴基斯坦学者乌尔-哈桑·乌马尼曾表示,2004年以来在巴基斯坦因无人机袭击造成的死亡中,平民占88%。
这一比例有点耸人听闻。“新美国基金会”同期给出的数字——32%,就要低得多。该智库的统计同样依赖新闻,但认证规则是将任何身份不明的死者视为军事人员(非平民)。而“詹姆斯顿基金会”提供的数字则更小,它把男性与青年死者都归入军事人员。
需要强调的是,所有这些统计的原始信息均来自记者撰写的稿件。记者固然是在战斗后较早到达现场的第三方人员,但他们往往难以分清或懒得分清军事人员与“疑似”军事人员,后者倒向军事人员或者平民任何一方,都会使统计数据出现明显偏差。再加上部分媒体在报道时出于渲染目的而有所夸大,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误读之四:使用无人机违反战争法
答案是没有。事实上,海牙与日内瓦的国际公约对具体某种武器的限制很谨慎,因为立法者很清楚,武器造成战斗人员与平民伤亡均是无法避免的。国际法希望达到的是:对战斗人员造成的伤害尽可能人道,对非战斗人员造成的伤害尽可能减少。
化学武器、某些地雷以及集束炸弹之所以被禁止,是因为它们一旦使用就很难控制,对战斗人员与平民不分清红皂白一概杀之。致盲性激光武器也在被禁之列,理由在于:让敌军士兵永久失明超出实际军事需要,而且太残忍。
无人机本身并不致命,它们所携带的空对地武器才是。无人机区别于其它作战平台的重要特征是受到遥控。虽然有人声称在平民区发起空袭不符合所谓“比例原则”——即使用它们带来的好处应当明显超过引发的人道主义危害,但类似的主张并未得到普遍认可。Sourc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