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拉登十年逃亡经历:屡次脱险堪比历险小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5日 11:13  时代周报
本·拉丹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本·拉丹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张子宇

  “我们感谢那些执行这项行动的人,这是他们服务国家的职业化、爱国主义和无可匹敌的勇气的明证。自从9月那天起,他们就成了背负最沉重负担的一代人。”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击毙本•拉登后的如是演讲或可作这样的理解:2001年“9•11”事件之后,猎杀本•拉登就成为美国、这一世界最强大国家机器不可推诿之任务。

  从坎大哈省的乡间土路到胡济斯坦的石穴,从普什图族牧人的帐篷到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的小院,拉登留下足迹后不久,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特工、海豹突击队、巴基斯坦特种兵乃至战斧巡航导弹、黑鹰直升机的火箭弹等便呼啸而至。然而,这个身高190cm的“基地”组织头目总是如有神助、屡屡脱险。

  而今,本•拉登终于死了。若回顾他最近10年的亡命路,其婉转曲折堪比一本军事历险小说。

  托拉波拉之战

  拉登及其“基地”组织与美国的较量其实早在1990年代便开始,其代表作是策划对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美国大使馆的炸弹袭击以及针对驱逐舰“科尔”号的自杀袭击。早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前,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便签署了法令,授权CIA(之前负责应对本•拉登的是联邦调查局,授权中情局其实是一种升级)及其麾下的特种部队“拿捕本•拉登,并将其带回美国受审。在必要时候可以予以击毙”。1998年,美国在阿拉伯海上的军舰发射了66枚巡航导弹,摧毁了在阿富汗的一个“基地”组织训练营,但拉登因提前离开,从而幸运地逃过一劫。其后,中情局又策划了几次针对拉登的暗杀行动,均被其逃过。

  2001年的“9•11”袭击成为美国和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性事件。从那时起,拉登就成为“全美国的敌人”,此后一生注定在逃亡中度过。美国联邦政府对其的悬赏高达5亿美元,甚至不少美国私人和机构也出资悬赏捉拿和击毙他,比如“全美飞行员协会”的奖金就有500万美元。

  2001年12月12-17日,美军及其盟国部队挟刚刚横扫塔利班的余威,对确信为拉登、其他“基地”组织和塔利班领导者藏匿的托拉波拉(Tora Bora)溪谷发起大规模围剿行动。托拉波拉溪谷地处东阿富汗,在当地的普什图语中意为“黑洞”,白山山脉从此穿过,因山多洞密,1000多名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成员再次顽抗,美军方面也出动了上千人的兵力(含有北方联盟部队)。

  当时一名年轻的塔利班士兵、穆罕默德•奥马尔,清楚记得个中情节。他躲在山间一个岩洞里,头上B52轰炸机投下巨型炸弹,震动大地;下面则是无数向上攀爬的英美士兵和阿富汗北方联盟的战士。

  “一场伟大的斗争已经开始了,我们需要撤退,为了新的战斗!”透过广播,奥马尔听着本•拉登那与众不同的语调。和其余100人一起,奥马尔做了逃兵并且后来脱离了塔利班。但拉登成功地逃脱了。

  尽管美军兴师动众并成功击毙了200名塔利班成员,但显而易见的是,多山的地形给围剿行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在递交给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报告中,拒绝战地指挥官发出的增援请求,被认为是围剿行动未能成功逮住拉登的主要原因。

  托拉波拉之战与其说是一场战役,不如说是一场追歼与撤退。作为阿富汗战争的英雄,本•拉登深谙游击战之道。而在阿富汗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塔利班政权更是地头蛇,他们有的是无数洞穴和掩体,可与美军周旋。无人侦察机、卫星定位、夜视仪这些高科技兵器在阿富汗的群山中作用有限。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托拉波拉可能是“9•11”后美国快速拿下拉登的最好机会。失去这次机会之后,美国苦等了整整10年。

  拉登生死之谜

  2002-2003年间,有赖于对通讯的截取,美军在巴基斯坦一些大城市如卡拉奇和贝布托遇刺的拉瓦品第(Rawalpindi)等地张网以待,抓获了一大批“基地”组织领导人,其中包括“9•11”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正是他的供词,后来为击毙本•拉登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一时期,美国对拉登的追捕已转移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的部落地区,如胡济斯坦、白沙瓦等地。这些地方行政上属于当地部落自治区域,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多少有些鞭长莫及。在那里,美军特种部队和CIA特工仅能获权和巴基斯坦军方一起行动。

  2003年3月,一个重要的人物、本•拉登的摩洛哥保镖Yassir al-Jazeeri落网。他的口袋里有一张拉登字迹的便条—交通员是“基地”组织高层惯常的联络手段,但这并非没有缺点。美方一度对尽快抓住拉登充满了信心,但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调走了大批有经验的特工,削弱了追捕行动。著名的“三角洲”部队、第五特种集群以及许多懂阿拉伯语的人员都离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批说西班牙语的拉丁裔士兵。

  文化隔阂始终扮演着令人难以愉悦的障碍。“‘基地’组织往往重金贿赂当地要人以求保护,而我们的线人始终面临较高的风险。”Arthur Keller,一名在2005-2006年间活动于当地的CIA特工回忆。

  当拉登的身影越来越淡出视野,各种谣言开始甚嚣尘上。2005年开始,各种有关拉登已死的说法流传开来。有传言称,拉登患有肾病、需要血液透析机,而在2005年巴基斯坦大地震中,这部机器无法运作最终导致拉登死亡。有关拉登的死亡传说还包括风寒死亡说、早被击毙说和更为耸人听闻的藏匿朝鲜说,但2004年西班牙马德里炸弹爆炸和2005年英国伦敦地铁炸弹爆炸都在提醒着人们—拉登并未远离,“基地”组织随时会回来。

  阿富汗还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始终是追捕拉登行动中的一个敏感话题。一方面,巴基斯坦国内有着强烈的反美情绪,这给国家统治者穆沙拉夫将军带来了很大压力;另一方面,美方对巴方也有诸多不满,“我们最痛苦的不是去阿富汗的山沟里找人,而是和巴基斯坦士兵一起行动。他们的效率惨不忍睹。”Arthur Keller回忆说。

  巴基斯坦方面始终不希望自身被认为是“基地”组织和拉登的躲藏地,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窝藏”。因此,尽管很多报道都指出,巴阿交界处的许多部落充当了“基地”组织的保护者,但美巴双方对此讳莫如深,这其中更多是利益交换的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拉登的可能隐藏之所不断变幻,一会儿阿富汗一会儿巴基斯坦,无论是美方情报人员还是媒体记者均疲于奔命,不胜其烦。倒是拉登本人,不时通过录像带提醒世界—“我还活着”。

  “你觉得他们活着吧,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他们的消息,感觉他们早死了;但是,当你觉得他们死了,过一段时间他们的身影又从某个情报来源里出现了。”英国军情六处的副主管Nigel Inkster私下抱怨。

  2005年11月,美军缴获了一封“基地”组织领导人Atiyah Abd al-Rahman 和阿布扎卡维(Abu Musab al-Zarqawi)之间的信,拉登藏匿在巴基斯坦的胡济斯坦地区。Rahman写道:“在胡济斯坦有我们领导集团的兄弟们,我和他们在一起并写信给你。”Rahman还暗示现在“基地”组织“十分衰弱且有许多问题”。

  2009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两名学者Thomas Gillespie和John Agnew通过一种卫星定位的地理分析仪定位了3处在巴基斯坦Parachinar地区的宅子为拉登的可能藏匿地。同年12月,一名塔利班的叛逃者指认拉登整个2009年都在阿富汗,这一年里,他本人至少有15-20天见过拉登。但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稍后宣布他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拉登确切在那里,巴基斯坦总理优素福•吉拉尼(Yousaf Gillani)也拒绝承认拉登在巴基斯坦。

  2010年6月7日,一家科威特媒体报道说拉登正藏匿在伊朗东北部,自然又引发了一阵各国之间的口水战。

  2010年10月18日,CNN引述北约内部人士的话说,本•拉登已不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接壤地带的洞穴里,他正在巴基斯坦的某处宅院过着舒适生活,“基地”组织的另外一位大佬扎瓦西里也住在附近。他们受到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和当地居民的保护。

  各种消息纷飞,但哪条线索才是正确的,根本无人知晓。本•拉登越来越成为一个神话,他一天不落网,美国国家实力和尊严就一天存在疑问。2009年开始,一条新的线索被挖掘出来,尽管认为可能再次扑空,美国情报机构还是围绕这条线索做起了新的工作,这次的工作指向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阿伯塔巴德。

  终于,这次他们选对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拉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