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海舰队猎潜艇大队攻潜训练时避让白海豚(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1日 09:05  国防部网站
美海军“超级大黄蜂”战机使用生物燃料进行首飞的场面。 美海军“超级大黄蜂”战机使用生物燃料进行首飞的场面。
全军首幢新概念节能示范楼获国家金奖(摄影:沈 玲) 全军首幢新概念节能示范楼获国家金奖(摄影:沈 玲)
两只白海豚在艇边嬉水。湛 亮摄  两只白海豚在艇边嬉水。湛 亮摄 
中国维和军人关爱非洲野生动物 中国维和军人关爱非洲野生动物

  ●环境灾难呼唤更加环保的“无铅子弹”、“可回收炸药”、“减排装甲车”

  走俏未来战场的“绿色武器”

  新闻背景:2010年4月22日,美国海军首架使用替代能燃料型F/A-18F“超级大黄蜂”战机,在马里兰州的海军航空站成功进行了首飞,在全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该架战机之所以如此引人瞩目,是因为它所携带的燃料中含有50%的亚麻荠油,因此,它又被称为“绿色大黄蜂”。

  按计划,“绿色大黄蜂”将进行15次试飞,主要是为了证明这种战机现有的发动机不一定非需要石油燃料。“绿色大黄蜂”的成功试飞,引起了人们对“绿色武器”的极大关注。

  “绿色武器”,又称“环保武器”,是指借用“绿色环保”的概念,对自然环境不产生或者少产生污染,有利于环保和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武器。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绿色武器”的产生背景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环境灾难呼唤“绿色武器”

  战争不仅是人类的灾难,更是地球环境的杀手。自热兵器时代以来,各种武器就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带来的核辐射、核沾染,战机、战车以及大炮等兵器弹药中含有大量有毒成分……这些不仅会危害无辜的平民,更直接污染了自然环境。

  以子弹为例。长期以来,子弹弹头一直以铅为主要原料。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新兵训练就会消耗上亿发M16步枪的子弹,虽然每发子弹含铅量只有2-3克,但累加起来总量惊人。据此类推,试想一下,全球每年消耗的子弹所造成的铅污染有多少?

  再来看看另一“环境杀手”——火药。当今世界上使用的常规火药主要有3种:TNT(俗称黄色炸药)、RDX(环三亚甲基三硝胺)和HMX(环四亚甲基四硝胺),它们都富含铅。在军用靶场,常规炸药的铅污染尤为严重。据美国环保署调查显示,弗吉尼亚州阿林顿靶场的员工血液中,含铅量比官方规定的健康底限高出10倍之多。

  此外,靶场周边的生态环境也“中毒”很深。在美国,许多被废弃的军队试射场一片荒芜,土壤和植被都被TNT严重污染。美国环保署已将TNT列为致癌物质,但是它仍被广泛用于采矿,对地下水源造成很大污染。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两国在伊拉克境内投下了大量集束炸弹,发射了上千枚贫轴弹。这些弹药不仅给伊拉克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同时也危害了参战士兵的身体健康,使他们患上了莫名其妙的怪病。

  目前,交战双方都对时下使用武器装备带来的污染问题有颇多“怨言”。可以说,环境灾难呼唤“绿色武器”。

  应运而生的“绿色武器”

  国际社会一直非常关注军事活动对环境破坏的问题,许多军备控制条约明确以保护环境作为出发点。

  1974年在联合国裁军委员会春季会议上,瑞典首次向联合国提出了关于“因为军事目的而改变环境”的问题。1976年10月,第31届联大通过了《禁止为军事或任何敌对目的使用改变环境的技术公约》。

  保护环境不仅体现在已经达成的军备控制条约中,而且也体现在对武器发展的限制方面。比如贫轴弹在穿甲过程中气化,然后凝结成细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传播到很大范围,会被士兵吸入体内,损害健康,并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贫轴弹从一开始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抵制。

  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世界各国军火公司都争相标榜自己的环境意识,致力于研制新一代“绿色武器”。目前,各国正在研制的“绿色武器”,主要包括无铅子弹、减排装甲车、少毒素武器以及可制造肥料的炸药等。研制中的其他环保武器还包括可降低噪声污染的“安静弹头”,以及释放更少烟雾的手雷等等。

  美国正在考虑如何让未来的武器更具“可持续性”和“更环保”,主要包括用大豆油为战机作燃料、在战斗区域使用太阳能、研制氢动力的小型飞行器等环保措施。美海军部长雷·马布斯甚至为海军建设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标:将在2012年时局部建成一支“绿色舰队”,在2016年全面建成一支“伟大的绿色舰队”。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绿色武器”持肯定态度。有的专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杀人武器竟还要考虑环保,实在是太荒谬了。”当然,大多数专家还是认为,“应该尽可能让武器对使用者更安全,尽量减少武器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武器”发展路在何方

  当前,由于受制造技术等因素制约,“绿色武器”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研制生物燃料,战斗机可减少对原油的依赖,但生物燃料能量密度低、粮食消耗量大。据计算,一亩大豆每年转化的生物燃料,还不够“超级大黄蜂”战机完成一次起飞所需的耗油量。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本就已经十分脆弱的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不过,“绿色武器”是未来高技术高强度战争的必然要求,是对战争深度破坏性的一种不得不进行的自我约束。

  任何军事强国都不能不考虑地球的承受极限问题,否则军事上的胜利将没有意义。特别是世界军事强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对政治方面考虑较多,对战后的“善后”考虑较多,他们也希望减少战争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少战后重建中治理环境的成本。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人道主义诉求和绿色环保思潮的压力下,“绿色武器”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世界军事强国研发的重点方向,并想方设法解决研发过程的技术难题。据美国空军官方网站报道,目前美国空军正在研发使用海藻和蓝菌生产燃料的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预计产量将提高40倍以上。

  综上所述,“绿色武器”的发展道路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但随着时间推移,它必将会逐步成为世界军事装备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研“绿色武器”知多少

  “无铅子弹”:2003年9月上旬,美军研制出新型无铅子弹。承包商是世界最大弹药生产商、年产34亿发子弹的阿连特公司。该公司研制的以钨为弹头主要材料的“无铅子弹”现已批量生产。目前,美军已开始逐步用环保型子弹取代常规铅制子弹去训练。

  “绿色炸药”: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军方资助一个科研小组,对大约50种有可能用作“绿色引信”的化学物质进行了研究。其中一种“绿色炸药”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测试,有望今后2-5年内投入使用。

  “可回收炸药”:作为世界最大的军火制造商之一,英国航天系统公司(BAE)正在试验节能和可回收炸药,把爆炸废料和废旧炸药变成农作物肥料。目前,可以制成肥料的爆炸物项目已经进行了多次技术试验,并获得了初步成功。

  “减排装甲车”:目前,英国BAE公司计划研制一种“混合发动机”,可同时使用电池和柴油驱动装甲车,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钝性炮弹”:英国BAE公司已经开始生产一种“钝性炮弹”,这种炮弹不会偶然爆炸,保质期无限。而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正在发展一种用于坦克炮的新型榴弹,以钢制弹头取代铅弹头,内装高能炸药,提高了打击混凝土目标的性能。    

  ●绿荫花团爬满墙 屋顶蓄水映天光 科技妙笔来妆扮……瞧瞧——

  咱们的未来环保节能新营房  全军首幢新概念节能示范楼获国家金奖

  在广空某场站,刚刚落成的新概念节能楼已经成了四站连官兵的新家,中庭式设计与传统的营房形成强烈对比。走进楼内,中间是一块室内羽毛球场,几名战士正在兴高采烈地打羽毛球;顶层为玻璃采光屋面,不仅采光好,还安装了电动遮阳帘,能够根据阳光强弱、温度变化自动开关;奇妙的是一座柱式风塔,通过它室内外空气自动交换,房子自己会“呼吸”;南侧为退台式种植屋面,上面种植了常春藤等绿植,起到美观和隔热作用;北侧是饭堂和多功能用房,屋顶为蓄水屋面,用太阳能发电驱动光伏水泵将水抽到屋顶,夏天降温,冬天保温。

  更令人称道的是,这幢房屋把使用要素归并整合,实现了“一房多用,一室多用,一场多用”,极大提高了营房综合利用率。将宿舍内墙设置成活动墙体,房间布局可根据人员住用变化灵活调整,有效提高了营房保障弹性。

  空军设计局积极探索低碳节能的设计理念,在全面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空军营房特点,设计出全军首幢技术全面、保障功能齐全、节能效益明显、建筑环境和谐的第五代营房新概念节能示范楼。标志着空军营房设计理念开始转型,未来部队新营房有了雏形。

  ●新型污水处理系统落户舰艇  我海军出访编队多种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由我海军“郑和”号训练舰和“绵阳”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出访编队9日航行至印度尼西亚马鲁古海峡。在当天下午16点举行的编队大交班会上,编队领导特别表扬了利用课余时间对舰艇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9名学员。自7月底出发以来,出访编队从点滴做起,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为了避免舰艇污水污染海洋,出访舰艇配备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科技污水处理系统。出访编队装备组组长关增林介绍说:“这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是首次装备我海军舰艇,解决了军舰海上污水处理难题。”

  这套污水处理系统日均处理能力约30吨,包括厨房灰水处理、舱底油污水处理及生活污水处理等装置。污水进入装置后通过生化反应进行分解过滤,其中大部分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

  ●海训,猎潜艇避让白海豚

  8月9日,东海舰队某猎潜艇大队混成编队在东海某海域展开联合攻潜训练。此海区水文气象复杂,礁石丛生,少有商船靠近,是攻潜训练的好地方。上午9点,“战斗”打响。

  “声呐放下导流罩,测定有效工作距离,舱面战位加强对海观察瞭望!”随着编队指挥员、大队长沈革的一声令下,各艇依次放下了声呐导流罩,一时间,茫茫大海深处,声波交错,一张巨大的声呐网过滤着海底一切可疑目标。

  “报告指挥所,海面发现不明航行物。”负责海面瞭望的信号班长白海波报告。一时间,瞭望号手、雷达纷纷锁定“不明航行物”的航向。

  “是海豚!”观察后官兵报告。当兵20多年的机电班长金昌兵从没见到过这么多的海豚,他与其他几名战士想数一数这些不速之客的数量,却因为这个庞大的“编队”,忽左忽右,毫无规律地乱窜而难以细数。

  “看样子,海豚们似乎感觉不舒服。”“海豚主要靠自身发射的声音回波在海底活动,我们发射的高强度的声呐波可能扰乱海豚的声音定位功能。”指挥员向上级请示暂停训练。

  声呐停止了工作,舰艇漂泊在海上,静候这群“不速之客”的离去。

  ●飞行院长的“座骑”是辆自行车——飞行院长的低碳生活

  “431,风向有没有变化?能见度有没有好转?”1月16日6时30分,空军第四飞行学院三团机场中央塔台指挥室,一位浓眉大眼的空军大校正手持话筒,焦急地询问首架起飞探查天气的飞机。他,就是该院院长张兰瑞。

  时值新年度首飞,天气突变,张兰瑞天不亮就来到三团气象台,台长鲁子敬打了保票:半小时后能见度将扩大到3至5公里,可飞。

  张兰瑞还是放心不下,像往常一样跨上他的“三枪”牌自行车,一溜烟似地来到塔台。20分钟后,空中飞行员报告天气正在好转,他紧锁的双眉才舒展开来。

  说起张兰瑞的自行车,颇有些“历史”。2001年,学院三团在空军率先换装国产新型教练机,时任副团长的张兰瑞被选进首批改装队伍。

  “咱天上飞的装备换了,地上跑的也得换一换……”趁着休息日,张兰瑞在市场上转了一圈,花380块钱买了这辆自行车。一晃10年过去了,如今“张团副”已变成“张院长”,自行车却还是那辆自行车。

  进场飞行、检查工作、食堂就餐、晚上加班……只要不出远门,伴随着张兰瑞的总是他那心爱的“坐骑”。而这辆自行车好像早就摸透了主人的脾气,停下来不特殊、不扎眼,动起来不声不响。但官兵们知道,只要那辆自行车停靠在哪,指定是院长“大驾光临”了。

  张兰瑞平时喜欢骑车上班,出远门则喜欢搭便车。这让他的司机小张颇感委屈:“院长,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您为啥很少让我开车接送?”张兰瑞笑着说:“小张,你没啥错。骑车既低碳环保,又锻炼身体,还便于接近基层官兵。”(赵娜)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环保 节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