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4月15日电 托举大国空军腾飞的翅膀——空军第一航空学院60年锻造航空机务人才记事
张玉清、雷鑫、陶应东
在人民空军的行列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终日与战鹰共舞,却无法驾机翱翔蓝天;他们在地面操纵扳手铁钳,却成就了一个个空中传奇——他们,就是航空机务官兵。
今年5月,以培养航空机务干部为职责、素有“战鹰摇篮”之称的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即将迎来60岁生日。60年里,一批批航空机务人才从这里走向人民空军的一座座机场,用双手托举起一个大国空军腾飞的翅膀……
锻造战鹰“守护神”
鸭绿江畔的前线机场。一架战机刚刚降落,守候着的机务官兵迅速上前,拆卸下螺旋桨装到另一架待飞的战机上……不一会儿,战机如强弓劲弩射出的箭,咆哮着扑向敌军机群。
云端战场,韩德彩以一个近距连射,将美军“双料王牌”费席尔击落;张积慧驾机冲入敌阵,一分钟连斩两将,包括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
“米格走廊”上的空战奇迹,离不开英雄飞行员的智勇双全,也离不开机务官兵的无私付出。而这些幕后无名英雄,大多来源于一航院的前身——空军第八航空学校。
1951年5月,空军第八航空学校在沈阳成立。从此,人民空军有了专门培养机务人才的院校,战鹰有了“守护神”的输出基地。
国家百废待兴,航校建设举步维艰。学校党委提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边训边建,为抗美援朝战争服务”的口号,号召全校干部、教员“以苏联空军为榜样,在陆军的基础上建设人民空军”。
艰苦的付出换来卓越的教学成果。建校第一年,航校就培训出2256名学员,及时补充到作战一线。抗美援朝三年间,学校输出的各类地勤人员数量,占空军地勤人员总数的1/4,为人民空军“边打边建”和空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1952年夏,为了迎接来年的空军院校教学模具展览,学校的教员铆足了劲头,挑灯夜战,困了打个盹儿,醒了接着干。被空军授予“模范教员”荣誉称号的罗友乔为赶制“飞机液压系统氖光显示板”,坚持战斗在调试第一线,吃住在实验室,几夜没合眼,最后眼睛熬得通红,肿得眯成了一条缝。
1953年5月1日,北京南苑机场,展览正式拉开帷幕。八航校选送的展品占全部展品的35%,“米格-15飞机连动装置”获特等奖,八航校总成绩列空军第一名。毛泽东主席在看完八航校的模型演示后,高兴地对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说:“这样,空军就有希望了。”
打赢实验室中的“战争”
大别山,多少英雄魂牵梦绕的地方。1971年,学校从沈阳迁至大别山区的河南信阳。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在这里,不仅有我军俘获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空军的雏形——“军委航空局”也曾设立在这里。
航校迁至信阳后,官兵们谱写了“二次创业”的峥嵘战歌。30年间,学校由“八航校”,到“一机校”“一航专”,再到“一航院”,实现了办学规模和内容的嬗变,校园面貌也焕然一新:拥有了飞机综合实习场、飞机试车场、运动场、轻武器射击场等训练场地,新建的飞行器控制仿真中心、飞机发动机动力中心、机载导弹综合实验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要打赢明天的信息化战争,就要赢得今天实验室里的“战争”。为解决制约部队维修训练质量提高的“瓶颈”,学院组织精兵强将运用计算机控制、虚拟仪表等技术,创造性地将专家系统方法和数据融合技术应用到飞机维修训练模拟仿真平台。经过不断改进,学院研制的模拟仿真设备,已经覆盖我军全机种、全专业,并装备了大部分空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的团以上单位。
学院教员主动服务部队、服务一线,有力促进了部队战斗力提升。“遥诊专家”曹立学在开通热线为部队遥诊战鹰的10多年里,先后进行技术支援1000余次,挽回装备损失一亿多元。一次训练演习中,一架战斗机着陆时两台发动机同时熄火,造成空中停车。有关部门打电话要求曹立学在1个小时内找出事故原因。远在千里之外的他,只用28分钟就找到了症结所在。工作组到达失事地点,按照他提供的方案排除了故障。
张建华教授是我军飞机战伤抢修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他带领科研攻关小组,深入工厂、部队调研。困了,就在实验室简陋的床铺上睡一会儿;饿了,就泡一包方便面,啃一根火腿肠……凭着这股劲儿,他们开拓了完整的理论、实践体系,建成了飞机战伤抢修综合实验中心,有效解决了缩短飞机再次出动准备时间这个实战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是院校的生存之基。空军“爱岗敬业模范士官”窦树军,虽然仅有初中文化,却以全优成绩毕业。20多年来,他共检测包括教练机、战斗机在内的5种型号飞机7500架次以上,累计检查各型叶片70余万片,收集了80多种裂纹件的样本,先后及时发现飞机重大危险性故障9起,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3亿元。
学院的一名教员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道:若把学院比作一柄利剑,那么这里的干部、教员、学员就是这把利剑的剑锋。
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2004年,北京。空军科技大练兵现场,一架战鹰被“敌”击伤。接到上级命令,由学院13名学员组成的抢修小分队迅速出动,应用学院自主研制的飞机战伤抢修工具进行检测、评估、方案设计、实施抢修……10分钟后,战机具备了再次出动作战能力。
在新军事变革浪潮中,学院用一项项开创性的成果,推动着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学院党委确立了“建设一流任职教育院校”的办学目标,明确了“面向装备、面向岗位、面向飞行员、面向战场”的办学思路,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整合优化专业,全面系统地实施课程和教材建设,开展组训模式和教法改革……学院各项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2009年,学院进入深化转型内涵建设的攻坚期。学院党委按照信息化人才培养要求,深入挖掘信息主导、体系集成、精细管理等科学理念的内涵,改革创新训练模式、管理模式、保障模式和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模式,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步伐。“歼十飞机维修训练中心”“航空制导武器训练中心”“飞机战伤抢修中心”等陆续建成,为空军航空工程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为了让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岗位任职需求,学院党委通过开展“爱空军、爱机务、爱岗位,耐得住严寒酷暑、耐得住孤寂乏味,树立一丝不苟、极端负责的精神”的“三爱两耐一树立”特色教育,强化了学员“热爱机务、尊重科学、刻苦严谨、极端负责”的价值理念。一批批学员在队干部的身体力行、教员的言传身教和氛围的熏陶激励中,校正了人生航向、确立了建功军营的实践原则,树立了扎根机务岗位的精神境界。
60年筚路蓝缕,60年风雨兼程。一代代航院人艰苦创业、锐意进取,为战斗力建设尽心竭力、无私奉献,汇聚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