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总设计师:L15高教机设计瞄准世界先进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1日 11:49  中国航空报
资料图:L15“猎鹰”高级教练机 资料图:L15“猎鹰”高级教练机

  张弘常说,作为型号总师和行政一把手,光带个好头是不够的,关键在于管理和创新。三代机研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交叉更复杂,系统集成度更高,对分系统协同工作的要求也更强烈,对总设计师的组织协调能力无疑是个严峻考验。

  张弘提倡以人为本,共创和谐工作环境。他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对部属从不严加指责,更不妄加批评,而是和风细雨,一语中的,切中关键和要害,他的睿智和人格魅力让他不怒自威。在工作中,他非常重视培养锻炼年轻人,关心老同志,为使高教机研制工作顺利进行,还邀请已退休的厂、所领导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在大干的日子里,大家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他提出给全所职工家属发慰问信,使型号研制工作得到了职工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在型号研制中,他推广新技术,推行项目管理,任务落实到人,要求处理问题不过夜;在高教机进入初装、总装和首飞前完成各项试验的日子里,他及时成立高教机现场服务组,要求设计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暴露的各种问题,确保工序正常运转,各项试验万无一失。

  自主创新是洪都公司一贯的主导思想,也是飞机设计所多年来坚持的生存法则。张弘认为,要使L15高级教练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与当前世界上正在研制的新一代高级教练机同步发展,突破气动、结构、航电、飞控等一批关键技术,踩在巨人肩膀上寻求新发展。

  所以首先在L15的总体设计方案上,他就瞄准了世界先进水平,按照第三代和新型战斗机的训练要求,进行了全新设计,并且从设计、工艺到生产制造全面实现数字化,采用并行工程,数字化建模、电子样机协调。在设计之初,试验、工艺系统就开始介入,了解设计方案,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工艺性问题;在详细设计阶段,成立设计与工程联合项目组,设计与工艺部门充分协调,大大缩短了工程制造阶段的周期。这些举措在国内新机设计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张弘和全所干部职工克服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创造了航空史上新的奇迹,为实现首飞争取了大量时间。张弘认为,创新需要勇气,但更需要的是智慧和科学方法。电传飞控系统是L15高教机的一大亮点,然而当时在确定研制方案时,很多人不赞成采用电传飞控系统,认为技术难度大,研制风险高。但张弘没有退缩,他认为既然要研制新机,就必须瞄准世界航空技术前沿,虽然飞控系统研制对于洪都公司来说还是空白,而且时间也很紧,但通过科学分析还是可行的。

  作为总设计师,他坚持了自己的观点。他带领团队仅用一年时间就建起了一个全新的飞控试验室,同时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研制成果,完成了飞控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一创新,使L15高教机成为国内第一个采用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教练机,其飞控计算机和舵机采用了最新技术,一举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另外,L15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和良好的人机界面、大边条翼身融合体布局设计等,都达到国内最先进的水平。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作为飞机总设计师、飞机设计所全体科技工作者的总指挥,张弘处事非常严谨,要求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决不允许有任何疏漏和偏差。飞控系统的在环试验,是飞机首飞前地面试验的重要环节。第一次在环模拟飞行试验结束时,飞行员依据他们平时的飞行经验,提出目前的仿真状态与真实的地面滑跑特性有差异。虽然只是飞机的滑跑状态与飞行员的真实感受有点偏差,并不影响真正的飞行,但张弘却高度重视。

  他强调,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保证飞行员在地面模拟试验中的感受与真正飞行中相吻合,这样才能保证首飞成功。他立刻召集相关专业人员对原始气动数据包、仿真方法进行复查,初步分析定位后,组织人员连夜攻关,经过几个昼夜的反复调试,终于在第二阶段的在环试验中,得到了首席试飞小组的认可,仿真状态完全能够满足仿真试验要求。

  飞控试验就是在这种严谨的作业中圆满完成的,在首飞成功时,L15的首席试飞员、中国试飞院空军试飞团团长、国家特级飞行员张景亭介绍道: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飞机非常好,和地面试验一样,没有偏差,甚至比预想得还要好一些。这说明飞机的设计和地面试验以及地面的准备工作是比较完善的。”飞行员的评价,无疑是对张弘和全所科研人员最好的褒奖。(洪言)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L-15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