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我军须重视和平时期武装力量多样化运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1日 04:20  解放军报
我军参加国际军事交流与维和。仓小宝合成 我军参加国际军事交流与维和。仓小宝合成
3月3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国防白皮书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外记者争先恐后地向参会的军队有关部门负责人提问。本报记者 罗 铮摄    3月3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国防白皮书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外记者争先恐后地向参会的军队有关部门负责人提问。本报记者 罗 铮摄 

  本报北京3月31日电 今天,中国政府发表了《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这是从1998年以来,我国第7次发表国防白皮书。与之前的6部相比,新国防白皮书增加了许多内容,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记者对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陈舟进行了独家专访。

  ◆首次明确阐述建立两岸军事互信

  ◆首次全面介绍构建联合作战体系

  记者:新白皮书有哪些亮点?

  陈舟:21世纪的头十年刚刚过去。这十年世界的发展,总体上说是开放与合作互动、危机与变革并行。共同分享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这十年也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迅速上升的十年,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十年,是中国的利益、发展和安全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的十年。

  新国防白皮书主要突出了以下三点:一是适应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新变化,进一步阐明和宣示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依据和决心;二是从全面履行军队新历史使命的高度,系统介绍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新发展;三是着眼营造有利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充分展现武装力量在建立互信、维护和平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新国防白皮书从结构到内容都有许多新变化、新亮点。在结构上,单列或增加“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武装力量运用”“军事法制”和“建立军事互信”四章。在内容上,突出了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国防政策的新概括、国防领域的新发展和安全合作的新特点。其中,有的是首次阐述和介绍,如军队现代化发展历程、构建联合作战体系、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建立军事互信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实践。白皮书还首次阐述了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以利于共同采取进一步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的措施。

  ◆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中国继续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记者:新国防白皮书是如何判断国际安全形势和中国安全环境的?

  陈舟:通过深刻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的新态势、国际体系改革的新趋势和国际关系的新调整,新白皮书得出世界保持总体和平稳定的基本态势这一科学判断。同时,围绕国际秩序、综合国力、地缘政治等国际战略竞争和矛盾日趋激烈,全球性挑战对各国安全威胁明显增大。愈演愈烈的国际军事竞争,突出表现为一些大国制定外层空间、网络和极地战略,发展全球快速打击手段,加速反导系统建设,增强网络作战能力,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这一切表明,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其变化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面对纷繁复杂的安全形势,新白皮书强调中国仍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安全环境总体有利,但各种分裂势力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压力增大,非传统安全问题上升,来自外部的疑虑、干扰和牵制增加,面临的安全挑战将更加多元和复杂。新形势下国家安全战略的谋划,要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坚持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共同安全的理念,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国际安全环境。

  ◆国防政策的防御性质绝不改变

  ◆国防费的增长幅度有所下降

  记者:在经济快速发展、国防实力增强以及国家实行“走出去”战略的情况下,中国的国防政策是否发生变化?

  陈舟: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形势、环境和实力如何变化,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行为。国防政策的这一根本特点,贯穿于新中国历次颁布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之中。同时也要看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国防的目标和任务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范围来看,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由传统安全观向非传统安全观拓宽战略视野。从目标来看,国防的根本目标没有改变,但具体战略行动的目标增添了新的内容,这就是从打赢战争到遏制战争、从争取和平到维护和平。从任务来看,国防既要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安全,还要维护太空、电磁和网络空间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手段来看,要提高军队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灵活运用军事斗争样式,实现国家综合安全。正是着眼国防政策新的特点及其发展,新白皮书将新时期中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概括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国防政策的防御性质始终没有改变。在1998年白皮书论述的基础上,新白皮书从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以和为贵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基本依据和历史必然性。应当如何理解中国国防政策的“防御性”?通过历次白皮书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自卫性。国防政策立足于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国防现代化基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需要,在军事上严守自卫立场;二是后发性。坚持战略上的后发制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慎重使用武力,不主动发动进攻,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三是和平性。坚持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为国防政策目标,在立足打赢可能战争的基础上注重遏制危机和战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永远不称霸,不搞军备竞赛;四是积极性。国防政策的防御性在军事战略上表现为攻防结合的积极防御,是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的进攻、战略防御与战略反攻和进攻的统一。

  为了改善部队保障条件、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国保持了国防费的继续增长。新白皮书介绍了近两年国防费的总体规模及各部分构成情况,分析了2010年国防费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国家财政重点保障民生支出,我们国防费的增幅从2009年的18.5%下降至2010年的7.5%。这充分显示,中国国防费的增长是与国防需求相适应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适度合理增长,完全符合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基本原则。

  ◆继续加快信息化主战武器装备建设

  ◆积极参与多种类型非战争军事行动

  记者:近年来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主要取得了哪些进步?

  陈舟:在“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这个新章节中,白皮书回顾了60多年来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近两年来各军兵种建设、信息化建设、构建联合作战体系,以及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勤建设、武器装备发展等方面的新情况新趋势。如陆军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优化部队编成结构,提升远程机动与综合突击能力;海军注重提高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空军加强以空中进攻、防空反导、战略投送为重点的作战力量体系建设,有计划推进现代化转型建设;第二炮兵提高快速反应、有效突防、精确打击、综合毁伤和生存防护能力,增强战略威慑和防卫作战能力。全军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积极运用信息系统将各作战系统、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逐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继续加快信息化主战武器装备建设,侦察情报、指挥控制和战场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作战力量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白皮书还新设“军事法制”一章,从军事法规体系建设、法律法规实施、军事司法、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我军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把各项建设和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记者: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军队越来越多地参与了抢险救灾、护航、联演联训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你对此怎么看?

  陈舟:我们这支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国家利益和安全威胁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上升,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护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必须高度重视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经常执行反恐维稳、应急救援、国际维和、海上护航、安全警戒等任务,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过去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则可能出现日日用兵、随时用兵的情况。新白皮书以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中国武装力量在巩固边防海防空防、参加国家建设和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稳定、国际维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中外联演联训、国际灾难救援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武装力量不仅要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还要依照法律规定参加维护社会秩序行动,参加处置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和抢险救灾。

  近两年,军队和武警部队共计出动兵力184.5万人次,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643万人次,多次参加抢险救灾行动。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重要使命——截至2010年12月,人民解放军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7390人次;7批18艘次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与外国军队进行了44次联演联训;2002年以来,人民解放军已28次执行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任务。

  ◆强调互信是维护和平的有效途径

  ◆明确彼此建立军事互信基本原则

  记者:新白皮书首次将“建立军事互信”单设成章,中国的军事互信概念与西方的有什么不同?

  陈舟:新白皮书将“建立军事互信”设为一章,具有以下三方面意义:一是提升了建立军事互信的战略地位。较之过去把互信作为安全合作的一项内容,新白皮书更强调互信是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和地区和平稳定的有效途径。二是阐述了建立军事互信的基本原则。建立平等、互利、有效的军事互信机制,政治互信是基础,共同安全是目标,平等协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安全关切、不针对第三国、不威胁和损害他国安全稳定等是重要原则。三是丰富了建立军事互信的主要内容。从中国先后与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不丹等国签署边境地区建立军事互信的协定到与22个国家建立防务安全磋商对话机制,从中美建立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中越海军北部湾联合巡逻协议到积极参加亚太地区安全对话和安全机制建设,从深化同各国军队的务实交流与合作到全方位拓展对外军事关系,新白皮书全景式地介绍了中国在推动建立军事互信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应当指出,西方一些人把军事透明说成是建立军事互信的前提,这是一种误导。透明可以成为增加互信的一种手段,但它同时也要以互信为前提。没有互信的透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可能真正消除威胁与恐惧。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要做到相互之间的信任,首先就必须不断发展共同利益,尊重对方的战略利益。(记者 罗铮)

  相关专题:2010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国防 白皮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