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陆航演练大机群海上低空攻击战术(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9日 09:44  新华网
海上攻击 新华社周敬波摄 海上攻击 新华社周敬波摄
海岛夜航 新华社周敬波摄 海岛夜航 新华社周敬波摄

  “鹰”飞千里一屏收

   浓雾笼罩的燕山山麓,随着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声响彻某军用机场,一架架陆航战鹰相继升空,飞向千里之外的万里海疆。

   与此同时,华北某高速公路上,一辆陆航野战移动作战指挥车正朝同一方向疾驰。车内的战场态势电子显示屏上,一个个红色圆点不停闪烁。

  指挥席位上,担任此次远程跨区机动指挥员的总参陆航某团团长张治林向记者介绍说,整个指挥车由作战指挥方舱、对空引导方舱、信息处理方舱和相关配套设施组成,共设置近20个指挥作业席位和技术保障席位,可实现对战场范围内任何一架战机的实时监控和指挥调度。

  嘀!嘀!嘀!……

  采访忽然被一阵急促的报警声打断。只见显示屏上一个圆点正急促闪烁,并迅速弹出一个红色警示对话框,内容显示:105号直升机液压系统故障。张团长快速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圆点位置,指针落处,该架机的飞行速度、高度、坐标方位和油料储量等信息参数均一目了然。

  105,注意。液压系统故障!”“105,注意。执行1号应急预案,迅速脱离编队!”“105,按手册规定程序进行设备检查!”……

  “明白!”“105已脱离编队。”“105已开始自检。”……

  数秒钟内,一串串指令和回复通过信息网络在指挥平台和105号机接收终端间迅速传递。同时,105号直升机自检获取的大量平台参数也被及时传送到指挥平台。记者发现,昔日“打电话、看地图、用沙盘”等传统手段在此难觅踪影,指挥员网上判读,对着屏幕调兵遣将。很快,经过指挥席与机组成员网上互动、综合判定,确认该报警系座舱面板故障信号灯的保险电门自动断开造成误报。飞行员迅速按下该电门,报警当即解除。

  “这样发展下去我就要失业了!”机群成功降落某海滨机场后,105号直升机领航员程庆欣不无感慨地说,“现在这个系统的功能已经囊括了以往空中领航员和机械师担负的大量工作,飞行员不仅能够驾驭战鹰顺利完成作战任务,而且还能在空中自检并处理许多直升机故障。”

  “指挥方式的变革,表面上看是战场信息获取手段的变化,实质上是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悄然转变。”对于团里训练模式转变带来的新变化,张团长如数家珍:以往通信联络易受地貌云层影响,如今运用指挥信息系统,指令精准;以往语音指挥保密性差,易受电磁干扰,现在运用随机跳频技术,安全稳定,收发自如……

  群“鹰”振翅翔海空

  几架涂着绿褐两色迷彩的武装直升机和侦察直升机,在某海滨机场跑道上一字排开,透出阵阵威严。另外几架体形更加庞大的运输直升机,静静地卧在跑道另一侧,蓄势待飞。

  该团飞行三大队大队长阮兵告诉记者,这几种机型中,既有可有效毁伤敌前沿和战术纵深内重要目标的武装直升机,又有可遂行空中侦察、警戒、电子对抗等任务的侦察直升机,还有可实施快速兵力投送、机降作战的运输直升机。今天演练的海上多机型编队飞行课目,目的就是着眼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努力推进陆航海上作战能力向攻运结合型转变的一次有益探索。

  “嗖、嗖、嗖”,随着三发绿色信号弹划破苍穹,在旋翼的巨大轰鸣声中,直升机群相继腾空而起,奔赴深海。

  不一会儿,海水就像蓝色绸缎般展现在我们眼前。俯瞰海面,强大的气流搅动着海水,掀起巨大的波纹,水花起舞,雾气升腾。而机舱内,密密麻麻的飞行仪器、仪表,灯光闪烁,显示着各种参数,别有洞天的两个世界。记者从303号运输直升机控制面板显示屏上看到,气象保障信息显示:风力5级、风速8-11米/秒……

  海天一色,风大浪急,没有固定的参照系,稍有不慎,就可能海天倒置,迷航坠海。

  20分钟后,直升机加速进入低空掠海飞行,舷窗外,云飞浪卷。不一会儿,记者就感觉视线开始模糊。原来直升机已钻入海雾低云。机长陈伟告诉记者,海上气象瞬息万变,这个季节海雾低云来得最急、最频繁。

  数十秒后,舷窗玻璃就变成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了。记者紧张得心都蹦到嗓子眼了。不禁怀疑:“我们还能安全返航吗?”便好奇地问:“前后左右没有任何参照物,你怎么知道直升机该往哪里飞?”陈伟不无得意地说“直升机上的信息网络终端,不仅能够清晰显示本机飞行高度、速度和姿态,而且能够准确提示在编队中所处的位置,因此,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幕下,也能保证编队地有序和安全。”

  与此同时,记者又突然感觉到直升机机头向上仰,上身一个劲往后坠,便赶紧抓住舱顶安全保护绳扣。可陈伟却仍然稳稳地握着驾驶杆,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便问他是不是在拉升高度。他笑了:“你产生错觉了。要是飞行员产生你这种错觉就很危险了。极有可能会因为错觉误判而向相反的方向调整飞行姿态,甚至可能出现坠海的风险。”

  1小时20分钟后,机群胜利返场落地。专程前来跟飞指导此次海训的总参陆航部训练和领航处黄克超处长告诉记者:“此次海训,直升机采取了大机群、小梯队,大距离、小间隔多机编队等方法实施,是陆航飞行训练由运输型向攻运结合型、由执行陆地任务向执行海上任务、由单批单架飞行向大机群编队飞行转变的一次成功实践。”

  夜“鹰”出航斗风浪

  “目标02方向!201、202、301、302,紧急出动!”深夜,随着指挥员张治林一声令下,挂弹充足的武装直升机和搭载着突击队员的运输直升机呼啸着扑向目标海域。该团复杂环境下海岛夜间救援课目演练就此拉开帷幕。

  数分钟后,记者搭乘的长机——201号直升机就已飞入深海,舷窗外一片漆黑,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声伴着汹涌的海浪声不绝于耳。驾驭该机的副团长赵德荣指着前方的海面介绍说,夜间海上训练海天一色、明显地标少、易产生错觉、特情处置复杂,而今天课目设置战术背景为:海上商船被恐怖势力武装绑架到一深海孤岛,人质生命危在旦夕,陆航团受命前往解救。

  隐蔽出航,超低空进入……几架武装直升机借助夜幕的掩护,巧妙规避恐怖势力侦测,快速逼近海岛目标。

  “掠海飞行!”飞临目标空域,赵德荣即向僚机下达战斗命令。

  深海孤岛,陌生空域,疾风骤雨浪滔天。压下操纵杆,赵德荣驾驶的直升机急速下滑,几乎垂直扑向大海……200米、100米、50米……海面上直升机的高度一点点往下降,记者的心也跟着往下坠。就在直升机快要触浪的一刹那,机身轻轻一抖又恢复了水平飞行。仪表盘显示:飞行高度10米,速度每小时170公里。转瞬之间,他身后的僚机也迅速降到10至15米高的空域。

  此时,云底高不到200米,能见度不足2公里,海上阵风达20米/秒,气象条件极其恶劣,只见迷彩战鹰突然从海涛中“踏浪”跃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机降突击队员,并以强大的空中火力向恐怖分子发起猛烈攻击……茫茫夜幕下,划过一条条耀眼“火龙”,恐怖势力构筑的前沿工事瞬间化作一片火海。

  “301,302,抢占有利位置,快速机降!”摧毁前沿工事后,赵德荣即向运输直升机机组下达机降命令。

  “301明白!”“302明白!”运输机组传来简短有力的回应。随即,记者看到两架运输机舱门开处,特战突击队员在闪烁的防撞灯灯光映照下,仿佛一枚枚出膛的子弹,直扑救援目标。

  跳出机舱,一股气浪和着潮湿的海风扑面而来,脚下突兀林立的礁石乱滩,竟使得记者一时间立足难稳。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所有直升机其实都未完全降落到地面,全部是靠单侧机轮着陆,另一侧机轮始终悬停在半空中。赵德荣告诉我们,这是直升机野外降落的一个高难度动作,也是实战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战术动作。

  短暂抵抗后,恐怖分子束手就擒。

  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旋翼骤然加速,战机再次起飞,宛如一群矫捷的雄鹰,搭载着获救人质凯旋返航。

  知识链接:陆军航空兵海上飞行训练

  海上飞行海天一色,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影响飞行员的正常思维和操作动作。可供目测判断的参照物少,飞行员几乎感觉不出直升机与海面的相对运动,易产生感官错觉,导致飞行速度易误大为小,距离易误远为近,高度易误高为低,一旦发生重大偏差,后果不堪设想。

  2002年5月,陆航部队着眼提高海上作战能力,首次自行组织了海上飞行课目训练。此后,全军各陆航部队纷纷针对海上飞行训练特点,组织飞行员系统学习海上气象作战理论,深入开展海上低空、超低空飞行、海岛起降、编队火力攻击、悬停机降绳降和海上搜索营救等高难课目的研练,直升机飞行训练由陆空向海空不断拓展,取得了掠海机动飞行、突然跃升攻击和快速隐蔽接敌等一批海训创新成果,飞行员海上飞行技术和陆航部队海空作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解放军 陆航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