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法等国使用现代化的海空兵器,对利比亚进行空中打击已持续多日。与当年美国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不同,美英法等国这次对利比亚的空袭,是打着联合国“1973号决议”的旗号,通过建立“禁飞区”以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名义进行的。连日来,多国部队不仅空袭了与实行“禁飞令”相关的目标,而且打击了利比亚的海空军基地、民用机场、海港、输油管线,甚至包括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行政机构和住所。随着打击目标的扩大,平民伤亡也在增多,在利比亚与埃及等边境地区已经出现了难民潮。
对利比亚动武,这是自“9-11”以来西方大国在伊斯兰世界开启的第三场战争。随着战事的发展,美英法军事行动可能还会升级,平民伤亡会继续增多,这场战事何时结束,最终如何收场,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对利比亚动武——美国起了关键作用
人们注意到,对利比亚进行空袭,是法国打响了第一枪。然而,从军事能力上讲,这场战争的真正操盘者是美国。利比亚的军事能力可能比不上参战的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但如果没有美军的组织协调和参战,欧洲国家包括法国在内,都难以单独担负起指挥这场军事行动的责任。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美国态度的转变,没有美军组织协调和指挥控制,对利比亚军事行动是搞不起来的。
但是,美军组织对利比亚的空袭行动,与当年发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不同。当年对阿富汗、伊拉克开战,美国的战争决策者信誓旦旦,有盟国支持要打,没有盟国支持美国自己打,国内民意支持率高达80%,美军气势如虹,势在必得。而今天对利比亚动武情况却大不一样。据美国媒体披露,奥巴马执政团队在是否对利比亚动武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两种意见都有。以国防部长盖茨、总统安全顾问多尼伦和军方高级将领为代表的一方主张慎战,坚持不要轻启战端,担心会重蹈阿富汗和伊拉克军事行动的覆辙。相反,以国务卿希拉里和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姗?赖斯为代表的文职高官却力主开战。《纽约时报》的一篇述评认为,奥巴马总统最后下定决心打击利比亚,“两个女人”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这一点与当年对伊拉克的战争决策颇为相似。当初,美国出兵打击伊拉克,以国务卿鲍威尔将军为首的高级将领,深知兵凶战危,出言谨慎,而以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为首的文职高官,虽不了解战争为何物,却力主开战。
美军虽然组织了对利比亚的空袭行动,但自开战以来美国政要对战事发展讲得最多的并不是如何将这场战争行动进行到底,达到什么样的政治目标,而是反复强调这场军事行动是有限的,美军只是“有限参与”,很快将把作战指挥权交给盟国或北约。同时,明确表示美国的地面部队不会部署到利比亚,从中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对这场军事行动的矛盾心态。
美国之所以对利比亚战事保持低调,其背后有深层原因。许多美军高级将领都认为,建立“禁飞区”这种方式,耗资不菲,但实际成效有限。当年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曾在伊拉克南北地区建立“禁飞区”,前后长达12年,耗资巨大,但对削弱萨达姆政权的实力并没起到明显作用,最后还是依靠大规模地面作战推翻萨达姆政权。只凭空中打击,很难迫使卡扎菲就范,弄不好会越陷越深。美国更大的顾虑是当下有15万大军在阿富汗、伊拉克,两个战场都是“半拉子”工程。在这种情况下,再开辟新的战场,难堪重负,不用说美国老百姓支持率会下降,国会这一关也很难通过。明年美国将进入大选之年,如果战事久拖不决,对奥巴马政府绝不是好消息,美国在对利比亚动武问题上实际上很纠结。
面对西方要价——卡扎菲无路可退
自多国部队发动对利比亚空袭以来,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卡扎菲除了兑现自己的誓言,坚持“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美英法所提出的政治要价,并不限于要卡扎菲立即停止对反对派的军事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卡扎菲下台。对卡扎菲而言,如果答应西方的要求,全面停止对反对派的军事行动,允许其另立山头并伺机坐大,将意味着利比亚可能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至于主动下台交出政权,这对同西方打了40年交道的卡扎菲来说心里非常清楚,这条路恐怕走不通,不存在找个台阶“体面下台”的选项。即使西方现在表示卡扎菲可以流亡国外或出走他国,不仅没有合适的地方可去,也无法保证日后西方和利比亚新政权不再追究。想当初,“9-11”事件发生之后,在美国高压之下,卡扎菲曾主动放弃发展核武器计划,将全部资料交给美国审查,结果并没有换来美国的信任,最终还是遭受军事打击的命运。卡扎菲清楚,面对美英法提出的要价和军事打击,除了战斗到底,没有其它退路可走。
从开战至今,可以看出在这场冲突中,双方的政治目标尖锐对立,无论是卡扎菲,还是参与军事行动的西方大国,都很难降低要价。而不降低政治要价,军事行动就很难停下来。简单地讲,美英法与卡扎菲下的是一盘死棋,其结果不是西方丢面子,就是卡扎菲丢政权甚至是丢性命。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各退一步的第三种解决方案。
战事可能升级——利比亚前途堪忧
联合国“1973号决议”的本义是采取必要的手段,最大限度地保护平民。但是,西方对利比亚空袭的结果却是带来更多平民死于战火,军事行动在保护了一部分“平民”的同时,更多地伤害了另一部分平民,离联合国决议的初衷和目标越来越远。照这样打下去,局势的发展存在着三种可能性。
一是西方在空袭无法迫使卡扎菲就范的情况下,冒险派出地面部队,彻底推翻卡扎菲政权。目前看,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奥巴马政府已经多次表态,美国不会派地面部队到利比亚,国防部长盖茨对这一点讲得更为肯定。美国不派地面力量,欧洲国家很难担起领头的重任。试想,连一个作战指挥权都推来让去,哪个国家敢贸然把大规模的地面部队部署到利比亚。法国萨科齐调门很高,恐怕也未必敢冒这样的风险。退一步讲,即使西方大国出动地面部队,也并不意味着利比亚的形势就会按照西方的意愿发展,阿富汗、伊拉克的前车之鉴在那里明摆着。
二是考虑到伤亡风险和国际舆论,美英法等国不派出地面部队登陆利比亚,而是继续加大空袭力度,同时采取更多的措施扶植反对派帮助其能够与卡扎菲政府军相抗衡。但是,以这种“拉偏架”的方式,不仅难以全面摧毁卡扎菲的军事力量,也很难改变利比亚民众对冲突各派的立场。因此,利比亚可能长期处于战乱或动荡状态。
第三种可能性是在西方的帮助和武装之下,利比亚的反对派实力大增,基本上能够同卡扎菲分庭抗礼。但是,利比亚是一个由部落社会组成的国家,一旦将这个“潘多拉”盒子打开,利比亚的内乱或内战可能长期化。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将是利比亚人民的灾难。
总之,利比亚未来的战事发展充满变数。在卡扎菲的防空能力基本被摧毁之后,多国部队下一步的空袭目标将会继续扩大,随着战事的发展和平民伤亡的增加,国际舆论对这场军事行动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近日,一直支持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有成员国参与对利比亚军事打击的阿盟,在民众的压力之下,对美英法肆意扩大打击范围深为不满。战事久拖不决,也不排除多国联盟内部会出现更大的分歧,包括美英法等国在内,都可能出现更大的反战浪潮。
美英法等大国所主导这场军事行动,是一场“军事打击目标明确,政治目的模糊”的战争。想当初,美国决意打击伊拉克的时候,绝没有想到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现在,西方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大幕又一次拉开,最终如何收场,利比亚这个国家未来将走向何方?是成为一个新生的国家,还是成为另一个伊拉克,抑或是变成第二个索马里?如果西方以军事手段在剧烈动荡的中东地区再打出来一个“失败国家”来,不仅是西方对中东欠下的一笔“新债”,更是利比亚人民的不幸,也是联合国的悲哀。(王宝付 来源:学习时报)
相关专题:西方军事干预利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