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热言时代。文化热点的不断生发,使得各种声音得以发声,言论的活跃盛况非过去能及。
然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表象背后,却也有思想的单薄和卓见的匮乏。因此,我们选择这些文化热点,请长期投身其中、有所作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言说所思、畅谈所感。
摘录一家之言,难说正本清源、指点迷津,只期待能启迪我们跳出庐山看真面目,为前路点亮一盏心灯。
热点背景
从意识薄弱到热切呼唤
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新阶段,海洋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建设海洋强国,需要高精尖的海洋科技、繁荣的海洋经济、科学规范的海洋管理,这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而在全体国民中培养海洋意识,打造中国的海洋文化,更成为一种热切的呼唤。
2007年“南海一号”的打捞,让全民开始关注那片蔚蓝之下的文化价值;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吉祥物“海宝”、太平洋联合馆、甚至是专供的海洋生物礼品,让人领略到海洋文化作为支撑这一盛会的力量;日前已经在天津开工建设的国家海洋博物馆,更因直接承载重塑中国海洋文化之重任,而备受关注。
在“十二五”规划中,党中央鲜明地把海洋发展战略列为重头戏。弘扬海洋文化,为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一项光荣和艰巨的任务。
访谈直击
现实,赋予我们重任和荣光
“这些数字你可能不知道。”刚一落座,一身戎装的胡彦林代表就单刀直入。
“我国有12海里领海主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们还享有几倍领海宽度的国家管辖海域和遍及世界海洋的海洋权益;在太平洋,我国有7.5万平方公里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的多金属结核矿区;我国海岸线长度居世界第四,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可惜,知道这些的人太少了。清末的落后挨打、近代海防危机、现代海洋权益之争,无不折射出海洋的重要战略作用。我们再不能轻视海洋了!”胡彦林竹筒倒豆子般的列举,让记者感到一股强烈的忧患气息扑面而来。
国人对我们的蓝色国土知之甚少,原因何在?胡彦林一针见血地指出,是因为“我们全民的海洋意识总体不强”。而海洋意识的有待强化,又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有浓厚的陆地性质,缺乏海洋文化的内涵”。“海洋文化虽然比不上陆地文化在中国几千年发展史上所占的比重,但‘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格言‘海纳百川’、妈祖文化等等,无不说明它自古以来一直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把这些底蕴挖掘出来、发扬光大,我们今人愧对祖先。”
一个民族想要复兴,必须先有文化的复兴,才能有跨越式的发展。让海洋文化发展壮大一直是胡彦林心中的夙愿和躬耕的土地。20多年来,他想的、说的、做的,全是“以海洋文化的繁荣来强化全民海洋意识,以全民海洋意识的提升来促进海洋文化繁荣”的事。今年的两会,他和其他代表一起提出了关于出台《海洋基本法》的议案,其中就有站在国家的层面建立健全海洋文化机制体制的内容。
在胡彦林看来,胡主席提出的“和谐海洋”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就是未来海洋文化的前进方向。他认为,海洋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能起到3个作用。一是能鼓舞中华民族进行生存空间上的历史性拓展;二是能使我们的海洋实践达到一个自觉的新境界;三是能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增加现代元素。
在胡彦林的床头上,静静地躺着一叠厚厚的文稿和一副眼镜。他告诉记者,那是由他担任总策划、历时3年孕育而出一部有关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弘扬中华海洋文化的大型政论片。目前,这部片子正在有关部门审核,有些地方的修改工作他还要亲自来做。
采访手记
寄托希望的“线”
胡彦林思维清晰,话语明快。带上眼镜,他是博学多闻的学者;摘下眼镜,又是雷厉风行的军人。从海上强国葡萄牙兴衰到近代海洋纷争,从北冥之鱼到妈祖文化,与记者聊到兴奋处,他甚至起身用起了“动作语言”。
胡彦林给记者“画”了“一条线”:“以大连为起始,途经天津、青岛、舟山、福州,到海南为终端。海军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海洋文化的繁荣也正在这些地方变为现实。”语毕,他还希望记者多到这些地方走走。
顺着这条“线”,我们看到了一位老海军深入骨髓的海洋情结;借着这条“线”,中国海洋文化的瑰丽未来,正由蓝图变身为实景。
热点背景
对“国学热”的冷思考
国学,一个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名词,由于种种原因被冷落多年。然而,近年来,它却在学界与民间掀起了层层波浪: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内第一个国学院,各地国学班、国学讲座盛行,大量文史读物畅销,各地祭孔等传统礼俗兴起,《论语》《诗经》在小学课堂风行……国学正以各种姿态,活跃于当代中国人的视野中。
是真热,还是虚火?是夹杂了物质利益的泛娱乐化,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回归?这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访谈直击
立足今天感悟经典智慧
刘世民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一直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不可分。从最初因工作需要从一些著作中引经据典,到潜心学习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刘世民对国学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今天,我们正走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文化软实力的比拼日益凸显,如何重新审视并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现实服务,是一个亟待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必须清醒认识,才能有所作为。”
从刘世民的侃侃而谈中,记者清楚地感受到他的“大国学观”:“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是各种文明相互融合的过程。我们今天学习和传承的国学,不单是历史的国学,也是现实视野、国际视野下的国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现实,贴近群众,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学习宣传思路。”
他告诉记者,他下定决心在这个领域做一点事,源于3个触动。2005年,他随团到巴西里约热内卢访问。期间,参加一个文化交流活动时,一首《阿里山的姑娘》的简单演唱,相比服装华丽、规模宏大、气氛热烈的桑巴舞,逊色不少。“我们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力度太小了,中国传统文化外国人知之甚少!”2006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开办《百家讲坛》,让国学经典和普通百姓之间有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走‘高端’路线的节目‘飘’在了天上,国学经典其实并没有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中。”举世瞩目的十七大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提出,更是触动了刘世民的敏感神经。“国学文化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和文化复兴之源,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信仰体系的进一步加固需要吸收其中的精髓。”
触动推动行动。从2009年开始,由刘世民担任总策划的感悟《道德经》之《和韵天歌》、感悟《诗经·风》之《东方神韵》、感悟《孙子兵法》之《兵道》等3台“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会”连续推出。“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发咏诵,在咏诵的形式里传承经典”这一崭新的学国学的方法,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也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
对此,刘世民这样向记者解释:“我们所推崇的,不是对国学经典进行单纯意义上的训诂学阐释,而是倡导大家立足今天,以强烈的现实情感重新感悟经典智慧。用文艺的形式传播,更有利于突破横亘在百姓和经典之间的接受樊篱,让国学走下殿堂,走出教室,走到普通大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