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武官在利比亚机场护送留学生归国震慑流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8日 07:42  解放军报

  2月25日,首都国际机场,从利比亚接我方人员返回的包机刚刚降落。从炮火纷飞中平安归来的人们纷纷扑向亲人的怀抱,为能“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亲人身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就在人流熙攘中,一位中年军官却逆着回国的人潮,匆匆话别妻儿,登上了飞往利比亚的飞机。他叫王文龙,我国驻约旦大使馆原副武官。“军人”“外交官”“精通阿拉伯语”这几个关键词决定了此时此刻他必须拿出“最快的速度”——不是撤离,而是奔赴利比亚。

  为了3万多中国公民的平安撤离,从北京、从赫尔辛基、从布拉迪斯拉发、从斯德哥尔摩,还有十几名中国军人正千方百计紧急飞赴利比亚或其邻近国家。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武官。

  武官,军人中的外交官,外交官中的军人。双重身份意味着双重使命,在异国他乡保卫同胞安全是他们作为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哪里有枪声,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撤离行动中,中国武官作为使馆的中坚力量,勇敢地战斗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岗位上——在战火纷飞的的黎波里、在大雨瓢泼的利突边境、在波涛汹涌的地中海上……

  我是武官,最危险的地方应当我去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爆发激烈武装冲突。绝大多数的商铺关闭了,很多外国使馆也撤离了。然而枪林弹雨中,却有一位中国军人的身影奔走在大街小巷。他就是我驻利比亚武官梅宏宾大校。复杂危险的环境中,梅武官坚持到第一线实地调研,向国内报回最新的安全形势报告。梅武官今年55岁,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军事外交官,曾在利比里亚、韩国等国担任军事观察员和副武官。驻利比亚武官可能是他军事外交生涯的最后一站。但在枪林弹雨中,他以一个军人的勇敢忠诚地践行着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诺言。

  利比亚的局势和在利3万多名中国公民的安危,牵挂着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心。史无前例的大撤离开始了。国内决定从陆海空三路撤出我人员。米苏拉塔是利第三大港口城市,也是利国内待撤离我方人员最多的城市之一,有中资公司员工7200余人。此时米市形势非常危急。使馆决定派外交官到米市组织指挥撤离行动。大家都知道梅武官最近连续加班,胃病又犯了。但他在使馆的讨论会上主动请缨,要求赴米市组织撤离。他说:“我是武官,我应该去最危险的地方。”

  从的黎波里到米市有200多公里。路上设有100多个检查站,沿途危险重重。为确保安全抵达,梅武官仔细研究前往米市的线路,在地图上标出最稳妥的路线。

  25日清晨,梅武官忍受着胃痛,和两名同事踏上了前往米市的道路。根据预先标出的线路图,他们绕道沙漠,避开危险,20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走了10多个小时,终于安全抵达米市,见到了聚拢在此的同胞。面对混乱的人群,他大声说:“请大家放心,我们是祖国派来接你们的外交官,我是中国武官!”

  26日17时,我驻马耳他使馆租借的邮轮抵达米港。梅武官通过朋友关系要求当地的临时管委会开放港口,把1600多名同胞送上了船。历经艰辛的第一批同胞登上邮轮,徐徐离开港口,他们望着码头上风雨中留守的梅武官,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保重,中国武官!

  一定要让同胞们第一眼看到中国国旗

  2月25日深夜,在突尼斯和利比亚边境小城拉斯杰迪尔的边防观察哨里,一个人全身湿透,捧着一盆小小的炭火取暖。微弱的光亮照在他极度疲惫的脸上。他,就是刚刚40出头的中国驻突尼斯使馆武官杨旭。杨武官已经是沉稳老练、经验丰富的老外交官了。他先后在我国驻刚果(金)、法国、突尼斯武官处工作,能熟练使用英、法、日3门外语。杨武官刚刚完成了第一批我方人员撤离任务,在这里稍作休整,又将接应即将抵达的下一批撤离人员。

  22日,利比亚局势急剧恶化。国内发出指示,要求使馆派人赴突利边境协助我方人员撤离。杨旭主动请缨,连夜驱车800多公里直奔与利比亚接壤的拉斯杰迪尔口岸。杨武官一抵达目的地,就发挥自己的法语优势和人脉关系,迅速协调当地警方,为中国公民开通了不用排队、不用填表、直接入境的绿色通道。

  好事总是多磨。突尼斯方面的工作刚做通,我方撤离人员却在出境时遭到阻挠,大量人员在利一侧滞留。当天,利突边境地区气温骤降、风雨交加。由于与利方一侧无法通联,杨武官只能冒着风雨在边境线上等待。

  突尼斯边境警察上前让他到一旁岗亭里避避雨,他说:“谢谢您的好意,我不能离开。我要让同胞在踏上突尼斯国土时第一眼就能看到我手中的国旗!”

  24日凌晨,利比亚方面终于放行我第一批54名中国公民。当他们进入拉斯杰迪尔口岸,第一眼就看到风雨中的五星红旗和红旗下的中国武官时,激动的泪水奔涌而出。而杨武官已经在这里苦等了15个小时……

  从22日至26日,杨旭武官在口岸、机场、酒店之间穿梭,连续战斗了5个昼夜,每晚只睡一两个小时。在此期间,杨武官共组织撤离安置了2566名中国公民,使这里成为撤离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通道之一。

  克里特岛大撤离行动中的“武官协调员”

  “我们急需床位,越多越好!”我驻希腊武官李杰操着流利的希腊语在电话这头向克里特岛上的酒店经理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句话。

  李杰曾在希腊留学4年,是位希腊通,他还在中国驻加拿大、巴基斯坦使馆武官处工作过,这是他在希腊使馆工作的第二任。位于地中海北部的克里特岛是希腊第一大岛,也是除埃突两国外,距离利比亚最近的地区。此次撤离行动中,2万余人要通过海路撤出,其中1万多人将被安置在克里特岛,该岛已成为整个撤离行动中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之一。

  为了接待大批撤离至此的我方人员,我驻希使馆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协调出上万个床位。但因为是旅游淡季,克岛上大多数酒店已关门歇业,服务员也多放假回家了。此时要想协调出上万个床位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武官主动向大使请缨:“把这项任务交给我吧!我希腊语好,当地关系多人脉熟,我保证不让一个中国人露宿街头!”

  在得知李武官要在一天之内拿下上万床位后,当地酒店经理们的第一反应都是“Impossible(不可能)”。这不仅是因为时间紧迫,关键是还要让服务员们提前结束休假,返回工作岗位,这在一贯注重“享受”生活,甚至将休假视为基本“人权”的希腊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

  为了完成任务,李武官积极做酒店工作的同时,还迅速调动在希多年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不仅请来在希留学时的老师同学帮忙,甚至还请出私交甚好的军警高层出面,最终仅用18个小时就协调了11家酒店的6500张床位,并在随后增加至14家酒店10000张床位,确保了接应工作的顺利开展。

  6天来,李武官始终奋战在第一线,登记信息、组织入住、协调航班、通报情况……每天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电话始终不离手,有一次甚至打着电话就睡着了。看到如此敬业的中国武官,如此严密有序的组织工作,帮助我方接运的希腊船员感慨道:“只有中国政府才有如此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只有中国军人才能如此拼搏!”

  武官处的80后在战火中磨砺成长

  在这次撤离行动中,我驻外武官处涌现出多名优秀的80后军事外交官。他们都是独生子,穿上军装前还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在利比亚的战火中,他们经受住了考验,迅速走向成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年轻一代军人无愧于职责使命的自信和担当。

  28岁的我驻利比亚武官秘书肖望洋是位上尉。2月23日,肖望洋受领了一项护送12名来自新疆、青海等地的中国少数民族女留学生登机撤离的任务。这个任务非同寻常,的黎波里此时形势混乱,特别是护送的是12名少数民族学生,意义重大。肖望洋向使馆领导保证:“请组织放心!我在学生在!我一定把她们安全送上飞机!”

  肖望洋找到了这12名少数民族学生,在她们眼里,这位身着便衣的使馆外交官和她们年龄差不多,甚至脸上还露着稚气。但肖望洋的一番话使这些身处异国他乡惊魂未定的女学生们镇定了下来。肖望洋说:“大使馆派我护送你们回国,我是军人,上尉军衔,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把你们平安送上飞机。请听从我的指挥。”肖望洋对的黎波里的地形环境非常熟悉,他带着12名学生穿大街走小巷,顺利抵达机场。机场内秩序混乱不堪,几个小流氓模样的年轻人不怀好意地凑上来,企图动手动脚。肖望洋用阿拉伯语大喝一声:“我是中国大使馆的外交官!请你们赶紧离开!”几个人被吓住了,乖乖地溜了。几经周折,这位年轻的80后终于把这12名少数民族留学生安全地送上了飞机。上飞机前,一位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女学生含着热泪一再对小肖说:“谢谢你!”

  同为80后的我驻希腊武官秘书鲍晨上尉,这次奉命赴利比亚组织撤离,在5米高的风浪中往返航行了近百个小时。他开玩笑地说:“长这么大我只是小时候坐过公园里的脚踏船,这回我可过足了坐船的瘾。”

  作为首次出国的年轻外交官,鲍晨只身带领98名外国船员乘海船赴利比亚,接应2500名我人员登船转赴马耳他。经过42小时的海上颠簸,第一次坐船的他胃液几乎全吐出来了。但当船靠岸后,他整好西装,扎好领带,精神抖擞地走下船时,让惊慌中的撤离人员看到了一个勇敢镇定的中国外交官和中国军人的形象。这位从没在人多的场合正式讲过话的80后,面对着近3000名同胞镇定地大声宣布:“我是中国驻希腊大使馆武官处秘书鲍晨上尉,祖国人民派我来接你们回家,请你们听从指挥,按秩序登船。”听到人群中的掌声,看到大家脸上激动的泪花,此刻,鲍晨强烈感受到身为军人的自豪。

  29岁的我驻突尼斯武官秘书王一川也是上尉军官,毕业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语专业。突尼斯主要讲法语,为了有效开展工作,他上任后的两年中一直坚持自学法语,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法语。这次撤离任务中,突尼斯边境的基层警察和海关人员只会讲法语,小王的法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关系都是靠他用法语打通的。工作中,他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在边境组织撤离行动时,他常常是连着几天吃不上饭,饿了啃口随身带的馕,渴了喝口自来水。王一川,这名年轻的80后,用自己默默奉献的行动,诠释着军事外交官的理想与信念。

  从利比亚撤离我人员行动开始后,为加强驻外武官处的一线力量,国内迅速从我驻外武官处抽调精干人员奔赴前方:驻埃及武官戴绍安少将,在雨夜中驱车1000余公里奔赴埃利边境塞卢姆口岸;刚从战火纷飞的阿富汗、伊拉克转馆任职的吴沙武官和王瑞正武官,还没来得及享受和平的时光,就紧急飞赴希腊和突尼斯;驻斯洛伐克的万东武官、驻苏丹的吴树臣武官、驻意大利的叶锋武官和薛峰副武官、驻阿尔及利亚使馆武官处的安延军、驻芬兰使馆武官处的刘然、驻欧盟军代处的李尧和驻瑞典使馆武官处的谢辉,他们义无反顾地从四面八方赶往撤离一线。他们是外交官,更是军人,不惧枪林弹雨,不怕流血牺牲,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利比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