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之路,厚积薄发。近3年来,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场站不断加强战场设施建设,助推新型“战鹰”尽快形成战斗力,场站保障良好率和优质安全率连年保持优良水平,实现了飞行保障由“一站一团”向“一站多团”的跨越式发展。场站先后被总部、海军评为“一级优质安全场站”。
那一幕,至今让场站官兵记忆犹新:一次转场保障中,两个团的飞行计划同时展开,负责保障的两个场站官兵暗自较上了劲,可保障的是同一个机型,兄弟场站保障的飞机却早了10分钟在起飞线上待命。
10分钟,足以打完一场现代空战!保障力离实战差了一场战斗的距离,原因何在?以往,场站一直保障的是老旧机种,设施陈旧、设备落后、技术落伍,新机装备部队,场站应急保障能力相对滞后,战场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可翻翻家里的账本,营房改造、营区绿化、路面铺设等工程项目也摆在眼前,场站经费有限,钱该往哪花众口难调。
“再艰苦也不能让战斗力打折扣!”党委会上,站长丁仕宏的话掷地有声:“任何工程建设都必须向新机战斗力生成配套建设聚焦。”
在上级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他们投入2000多万元在机场副跑道上新建了集输油管道化、保障数字化、通信网络化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央停机棚,完成了外场拦阻网、主跑道及滑行道灌缝等近20项战备配套建设项目,告别了露天维护、保障秩序忙乱的历史。
去年深秋,黄海上空波谲云诡。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演练打响,3种机型数十架战机紧急进驻该场站。
是夜,繁星点点。灯光微弱的机场跑道上,战鹰呼啸起落,导航、场务、航材、油料等分队各司其职,紧密协同,仅用2小时就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
阳光总在风雨后。新机列装不久的一次飞行训练中,因风向发生改变,指挥塔台从南塔台到北塔台前后调换3次才完成保障任务。战场就是方向,场站党委立即着手研究对策,组织专家组研究,很快敲定了中央指挥塔的建设方案。
新塔台位于机场正中央,采用最新通讯指挥系统设备,可同时指挥南北起降的飞机,不但避免了更换塔台的麻烦,更实现了战斗起飞的视频监控、数字化指挥。
去年以来,场站成功完成了多个机型和多个飞行团驻训保障任务,保障良好率和优质安全率100%,实现了由“一站一团”向“一站多团”基地化保障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李 楠 王磊磊 本报特约通讯员 淦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