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院士在《鸿爪留痕》一文中写到:40年前,一群年轻人响应国家建设三线的号召,从全国各地(多数从北方)来到四川成都,在号称天府之国的锦江河畔建立了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从事军机研制任务,同黄田坝的成飞形成一研一制的格局。这群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青年科技人员大都是文革前毕业的中国第一代大学生,但他们已经摸透了米格-21并研制了歼8。直到1982年后,又陆续补充了大量的文革后的第一批新生力量。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肩负着共和国的嘱托,开启了逐梦蓝天之旅;就是靠这样的一群又一群人,经过40年的拼搏,研制出了蜚声国内外的歼7C、歼10和“枭龙”等一系列优秀的战斗机。
歼7C直刺云霄
初露锋芒
建所初期,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所)的主要任务是研制歼9飞机。时值文革中期,成都也和全国多数城市一样肮脏破落、缺吃少穿,交通更显“蜀道难”。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歼9真刀真枪的研制,极大地推动了成都所的技术成长,锻炼、造就了一支技术上有一定造诣、敢于攻关的技术队伍。
上世纪80年代,国家将“六五”期间第一个航空武器装备重点项目歼7C飞机的设计任务交给成都所独立承担。由于正处于创业初期,歼7C飞机的研制刚起步,就遭遇到人力严重不足、条件保障赶不上研制进度等困难,研制工作充满了艰辛。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中,歼7C飞机的研制工作仍按计划一步步向前推进着,步伐或许有些缓慢,却异常沉稳。全所科研人员努力排除外在因素干扰,在总设计师宋文骢的带领下,走南闯北,短短两三个月,行程数千公里,走访调查了8个空军部队和34个相关单位,对开展歼7C飞机设计的基本头绪日渐清晰,对空军所需的战术技术要求愈发明朗。全体设计人员按照“全过程必须按照自行设计进行”的要求,完完整整地走过了方案论证、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试制、试飞验证到定型装备部队的全过程。
1984年4月,歼7C飞机首飞成功。这是第一架由成都所自行设计并成功将其送上天的飞机。这一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天候中高空高速轻型歼击机的诞生,使我国从此告别了使用别人老旧飞机的历史,跨入能完全独立自主研制第二代歼击机的国际行列。歼7C飞机打下的技术基础,大量新成品、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支撑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第二代歼击机的研制与改进。
歼7C的研制过程,对成都所的技术能力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检阅,更是一次收获。长年累月的工程实践,让成都所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试验数据、技术资料和工程经验,磨砺出了深厚的专业技术研发能力,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且适合大型系统工程管理的新路子,用行动向党和国家证明:成都所这支团队已经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歼击机研制任务的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成都所这个研发基地已经具备了歼击机设计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系统工程组织管理能力!
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上,由5架歼7C飞机和5架歼7D飞机各自组成的空中梯队,威武地飞过了天安门广场。
歼10跃上苍穹
跨越发展
2009年10月1日的国庆60周年盛典,17架歼10飞机飞过天安门的飒爽英姿至今让许多国人记忆犹新。距离歼7C飞越天安门仅十年之隔,由成都所研制的第三代战机再次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十年之隔,跨代之变。多年来孜孜不倦在下一代飞机上开展的思考和研究,为成都所赢得了歼10飞机方案论证的成功。新歼任务正式下达的那一刻,所里的每个人都异常的激动和兴奋。能研制一架全新的、赶上别人在研的、具有先进水平的飞机,一直是深藏在每一个航空人心中的梦。现在这个梦有了实现的可能,怎不叫人欢欣鼓舞。
兴奋劲很快被巨大的压力所取代。大家心里很清楚,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技术新、要求高、难度大、周期长;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缺技术、缺设备、缺经费……
为了成就这个跨代型号,成都所全体参研人员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始终坚决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我为主,引进关键技术自行设计”的研制方针,用全身心的付出让歼10飞机突破了以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线参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歼10飞机终于在1998年的春天,在无数渴盼与期待的目光中展翅翱翔,一飞冲天!无数双手紧紧相握,喜极而泣的泪水代替了所有的语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作为这段跨代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成都所知道,在这辉煌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与奉献。
2004年4月,歼10飞机顺利通过设计定型审查。胡锦涛总书记获悉后非常高兴,作了“祝贺歼10飞机研制成功。望再接再厉,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批示。成都所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在研制之初就提出的“研制一代先进战斗机,建设一流研制基地,培养一支掌握先进设计技术人才队伍”的三大目标任务,真正实现了航空武器装备水平、航空设计制造技术和航空人才队伍建设的三大跨越。
歼10飞机,一个工程带动了一个行业的跨越,一个平台支撑了多个型号的创新,一个型号成就了一支创新的团队。
歼10飞机,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使它诞生的研制者们的功绩。成千上万的研制者,胸怀赤子之心报国之志,用青春与激情书写了无悔的人生,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新世纪的奇迹。
歼10飞机,一面光荣的旗帜,它召唤着新一代航空人,以更高的热情和智慧,研制和发展一代又一代更优秀的战机,赶超世界航空科技先进水平!
歼10系列发展
双座凌云展翅
歼10飞机要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双座机的研制十分必要。早在歼10首飞前,我国空军就已经多次向成都所提出研制歼10双座机的要求,并希望其能够在立项后不到3年的时间内实现首飞,5年内完成设计定型。
歼10双座机的研制涉及对气动、总体、结构、系统的更改设计和试验,工作量相当大。尽管此时正是歼10飞机面临首飞大考的关键阶段,成都所还是从百忙之中尽最大努力提早启动了双座机研制的前期技术工作。经过多轮分析研究、试验论证和迭代完善,最终形成了歼10双座机的总体方案。
要在5年内完成设计定型,本身就已经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大型工程,而歼10双座机的研制又和歼10、“枭龙”的研制工作高度平行交叉。面对极其严峻的挑战,全所参研人员在总设计师杨伟的带领下,团结协作,全面实施并行工程。最忙的时候,大家自发实行“611”工作制。到了攻坚阶段,甚至是“711”、“712”,保节点的“倒计时”牌随处可见……
就是这样的一场场鏖战,让成都所战胜了人力物力财力高度短缺等困难,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研制周期,最终确保了歼10双座机在2003年成功首飞,2005年圆满完成设计定型,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按照时间节点研制、完全满足战技指标要求、按时完成定型并同时交付部队的飞机,创造了我国第三代飞机研制周期最短的纪录,为我国“十五”飞机研制项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与此同时,歼10飞机系列化发展的漫长研制岁月,孕育出了“矢志报国、自主创新、坚韧不拔、协同奉献”的歼10精神。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是对成都所全体参研人员20年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的总结与传承,更是整个研发过程的真实写照,永远激励着成都所人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枭龙”跨出国门
蜚声海外
2010年11月16日至21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
由巴基斯坦空军驾驶的“枭龙”战机首度亮相航展,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高难度编队飞行表演的视觉盛宴。这型曾创下我国单笔军贸合同最大金额纪录的战机,正出自成都所研发人员之手,是中航工业首次引进外资,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国际合作项目。
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数轮艰辛谈判与论证,历经波折的“枭龙”项目终于尘埃落定,研制任务正式下达。作为主设计单位的成都所,此时正以争分夺秒的精神,为确保歼10飞机的首飞和歼10双座机的研制而忙碌着。而“枭龙”飞机严格的战技指标和短暂的研制周期,都是成都所从未面对过的全新课题。何况这个项目的研制成败还关系到中国航空工业的荣誉,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诚信。
何其严峻的挑战,千载难逢的机遇!在竞争和市场面前,成都所毅然选择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在“为国家荣誉而战”的号召下,在以总设计师杨伟为代表的设计师系统的精心组织下,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更在全体成都所人的共同努力下,“枭龙”项目成功守住了每一个计划节点。在2002年必须同时完成“枭龙”飞机和歼10双座机并行设计发图任务的非常时期,全所职工咬紧牙关拼搏奉献,不分昼夜轮流倒班,硬是用10个月发出了两个型号的全部生产图,跨过了这道非常难以逾越的坎儿, 这在国内没有先例,在世界上也堪称佳绩!
正是这样的一种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的英雄气概,让“枭龙”飞机01架机得以在2003年圆满完成了它的首次飞行。成都所的科研人员们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先进的设计技术和手段、拼搏奉献的精神维护了航空的诚信和国家的尊严!
通过“枭龙”飞机的研制,成都所实现了从研制体系、管理模式到系列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一系列创新与突破,构建起日益成熟、健全、高效的生产能力和研发体系,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新的提升。这一切,对于成都所实现“引领我国航空和空天综合飞行器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和谐研究所”的愿景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风雨如磐逐梦路,励精图治蓝天情。一代飞机带走的是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心血,一代人的奋斗。歼7C、歼10、歼10双座、“枭龙”……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一个个奇迹的创造,是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群体智慧、血汗和生命的结晶;一架架战机的横空出世,像一个大写的人字,写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几代人超越自我的默默奉献,更写着一个民族的快意。
(中航工业成都所企业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