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军事专家称日本防卫调整配合美军亚太战略(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2日 14:10  国际在线[ 微博 ]
资料图:日本陆上自卫队74式主战坦克群攻击演练 资料图:日本陆上自卫队74式主战坦克群攻击演练

  本报记者/杨欢

  日本首相菅直人12月14日来到太平洋战争末期的激战地硫磺岛,视察政府特别工作组收敛日本战死军人尸骨的工作。在一个个被黄土掩埋的残骸面前,菅直人双膝跪地,默默祈祷,令人不禁联想起靖国神社的“招魂”一幕。65年前的硫磺岛战役,虽然日本以少对多,颇有几分悲壮之气,但还是赔上了2万多条鲜活的生命。而战争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硫磺岛上还埋有超过1万枚的未爆弹,使得岛上的原住民有家不能回。

  二战当中,日本军国主义伸出的尖牙利爪最终伤及自身。几十年后,当和平成为日本国内的主流呼声时,却有一批人逆历史潮流而动,通过扩充军备、战略转型等方式,极力挣脱国内《和平宪法》的限制,企图使日本重新走向“军事大国”。12月17日,被称为“日本未来10年国防政策指南”的新《防卫计划大纲》终于出炉。历经6年的精心打磨,这份备受关注的国防文件,基本上已经看不到防卫的色彩。

  国际问题专家对《世界新闻报》记者指出,新大纲中处处彰显着与周边国家军力相抗衡的架势,也表明了日本逐渐放弃外交稳定,摆出“以武立国”的姿态。这种与时代脱轨的保守安全观,不仅不能将日本拔高为地区大国,反而可能弱化日本的国际地位。

  以中国为假想敌而设计

  在媒体陆陆续续的“剧透”下,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在17日上午的安全保障会议及内阁会议上通过,同时通过的还有2011至2015年度《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

  日本媒体对新大纲进行了集中解读,“中国”是被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每日新闻》报道称,新大纲“鲜明地体现了日本的防范目标开始向中国转移”。《日本经济新闻》指出,新大纲的核心是日本对中国“海权扩张”的警戒和防范,近年来,中国海军的实力增长迅猛,频繁突破“第一岛链”,令同样重视“海权”的日本感到紧张。《朝日新闻》则提到,新大纲首次将“中国国防费用的增加以及中国海军在日本周边海域的活动频繁化”视为“令地区和国际社会担忧的事项”。另外,大纲中提到的两处核心内容——构建“机动防御力”和加强西南海域的警戒监视力度,都是以中国为“假想敌”而设计的。

  日本媒体分析称,自1976年首次出台《防卫计划大纲》以来,日本一直推进“基础性防卫力量构想”。该构想基于冷战背景而涉及,即以苏联为假想敌,为抵御其进攻而在北海道及全国各地均衡地配置陆军部队及重型火炮。而所谓的“机动防御力”更强调部队的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其核心是通过建设一支能发挥多种作用且灵活有效的防卫力量来抵御周边国家军事上的威胁。这里的“威胁”明显指的是中国。

  还有军事专家指出,“机动能力”侧重于海空军远程攻击能力的建设。新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西南岛屿的兵力部署,具体措施包括:向一些没有自卫队驻守的离岛派遣最低限度的部队,将海上自卫队潜艇规模由16艘增至22艘,在冲绳地区增加部署F-15战斗机等,都有同中国争夺岛屿控制权及制海权的目的。日本此举在于扩大“周边有事”的范畴,以便未来一旦同中国发生海上摩擦,日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军力延伸到争议海区,以获得更多的政治筹码。

  也有分析认为,新大纲高调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反映了日本近年来对中国的加速崛起日益焦虑。外交学院日本问题专家周永生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日本在1976年制定和1995年修改“防卫大纲”时,都没有单独提到中国问题,2004年首次在“大纲”中提及“有必要对中国的动向予以关注”,但相关的表述都很模糊,不像这次是“赤裸裸”地鼓吹“中国威胁论”。

  “看得出来,日本国内对中国的恶感有所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迸发出的经济活力令黯然失色的日本心生妒忌,特别是在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日本的挫败感愈加严重;二是钓鱼岛撞船事件后,中日政治关系开始下滑,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趁机抬头,‘中国威胁论’重新找到市场。新大纲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中日关系目前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完全配合美军战略

  《朝日新闻》18日的一篇文章分析说,新“防卫大纲”中针对中国的内容“部分反映了美国的政策”。报道说,今年2月份美国国防部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中国军力的增强会如何威胁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力投射表示出担忧。为了密切配合美军的行动,日本出台的新“防卫大纲”要求日军在构建反导系统、联合军演和联合监视等问题上与美军进行密切合作。

  中国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赵小卓对《世界新闻报》记者指出,仅从“机动防御力”这个概念便能看出,日本的国防转型,本质上是为了配合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

  赵小卓说,美军亚太战略调整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将“前沿部署”转变为“灵活进入”,即增强美国海外驻军的远程投放能力和机动能力。“也就是说,美军不再大兵压境,而是实施战略后撤,让地区盟友打前战。日本未来要扮演的就是一个地区危机干预中心的角色。因为日本和美国的强项都是海空力量,作战协同性强,而且日美同盟属于价值观同盟,两国再怎么闹别扭,都还是穿一条裤子。”赵小卓说。

  军事评论员宋晓军认为,日本这个“小兄弟”做得有点憋屈,因为这一次“防卫大纲”的调整,其实是一种“很拧巴”的结果。“日本现在经济不振,手里缺钱,可又得依从美国的意思进行国防转型,所以我们就看到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结果。譬如说,日本要增购潜艇,那这笔钱就得从削减坦克和火炮的数量上出。”

  “以武立国”的攻击性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次出台的新《防卫计划大纲》以应对突发事态为核心,进一步朝着突破防卫守则的方向迈进,标志着日本在成为攻击性的军事大国方面,又进行了一定的“量变”。

  日本媒体分析称,在原先商讨的对“武器出口三原则”进行重新界定,大幅放宽武器出口这一方面,由于社民党方面的反对,而民主党又期待在明年预算案的国会通过问题上与该党合作,因此这一问题在新“大纲”中暂时搁置。但“大纲”仍然指出,国际联合开发武器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为顺应这一国际趋势,日本政府应就此展开商议。这预示着武器出口禁令还将在未来逐步放松。此外,“大纲”中还提到,将在首相官邸设立国家安全保障智囊机构,重新讨论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5项原则等,这些都是日本为扩张军力而做出的必要铺垫。

  有关专家表示,由于经济复苏的乏力,日本现在被一种焦躁无望的情绪所笼罩,国力衰落这一残酷的现实令日本对未来感到茫然,于是有些人试图从历史中寻找“当年的荣耀”,军国主义幻化为一种“麻醉剂”,促使日本在国防上寻求“大国身份”。但是这种“以武立国”的政策理念,最终损害的还是日本自身的利益。

  周永生认为,冷战期间,日本利用美苏争霸为掩护,大力发展战役性军事力量,为日本奠定了军事大国的基础。如今,日本又想搞冷战那套东西,借助美国这个强大的保护伞,加速军力扩张的“质变”步伐,这种以损害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安全互信为代价、不计后果的蛮干作风,只会让日本在国际社会越来越“边缘化”。

  日本国内舆论也对带有“炫武”色彩的新安全观提出了批评。共同社评论称,日本与其派自卫队牵制中国从而导致紧张,不如在提高海上保安厅的警戒能力的同时,制定避免日中间出现偶发性海上冲突的“海上危机管理机制”。难道通过重视外交来降低周边国家的威胁等级,就不能保卫日本的和平与安全吗?

  还有日本媒体指出,新“防卫大纲”刻意强调深化日美同盟,希望利用美国的军事存在抑制中国,但美中之间的经济联系远比日美要强。因此,日本的安全不能倚重“军力”,而是要倚靠“技术力”,比如在环境和知识产权等领域深化同中国的交流。(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防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