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在亚太频密军演史无前例 专家称意图遏制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3日 09:09  中国青年报
12月10日,美日联合海上军演进入最后一天。美日海军所有参演战舰组成庞大战舰群进行武力秀展示。该科目是美国海军演习的一个例行科目。美日联合军演从3日开始,为期8天,主要演习内容是弹道导弹防御及岛屿防御。来源:美国海军网站   12月10日,美日联合海上军演进入最后一天。美日海军所有参演战舰组成庞大战舰群进行武力秀展示。该科目是美国海军演习的一个例行科目。美日联合军演从3日开始,为期8天,主要演习内容是弹道导弹防御及岛屿防御。来源:美国海军网站

  本报记者 陈小茹

  在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之机,美日正在进行的“利剑”大规模年度演习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9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又表示美国未来会与亚太盟国举行规模更大、数量更多的军事演习和联合训练。美国著名军事专家里克·罗佐夫盘点了2010年美国在亚太地区举行的上规模的联合演习,断言五角大楼已借演习之名正式开启了“亚太新世纪”。

  美日军演意在实战练兵

  12月9日,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在日本防卫省会晤了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双方就日美韩加强防务合作,共同应对日趋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达成了一致。马伦称,有必要向朝鲜发出警告,对其接二连三的挑衅“进行震慑”,美国未来将与其亚太盟国尤其是日本、韩国举行更多、更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和联合训练。

  对美日于12月10日结束的“利剑2010”联合军事演习,负责作战计划训练和演习的美军少校威廉姆·沃斯坦言:“军演恰逢美日同盟50周年,除进一步增强美日两国应对不同危机的战备外,还有相当的政治意义。”

  “‘利剑2010’军演的关键在于演练科目,而非外界热炒的规模。”现居芝加哥的美国著名军事专家、时事评论员里克·罗佐夫12月4日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军演美日的参演兵力为1.05万,而不是外界传言的4万人。从今年的演习规模和持续时间来看,都未超过往年,演习的地点也没有太大变化,但关键在于演练科目和背后的意义。”

  稍早前,驻日美军和日本防卫省透露的“利剑2010”演习主要科目的内容为:防空与导弹防御,基地安保与部队保护,近空支援,实弹射击,海上防御,拦截与搜救。

  然而,罗佐夫通过相关渠道获知,参加“利剑2010”演习的日本空中自卫队F-16战斗机从小松基地起飞,F-15战斗机从千岁基地起飞,而美国空军则从三泽空军基地第35战斗机联队抽调F-16战斗机机组和支援人员参加。此外,驻横须贺空军基地的C-130和C-21运输机负责兵员机动,从嘉手纳起飞的KC-135空中加油机和E-3预警机负责为参演的战机提供空中油料支援和空中作战指挥。驻厚木海航站的F/A-18战斗机也同时出动。最为重要的是,B-52战略轰炸机也从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参演。

  罗佐夫认为,军演科目如此安排,意在演练美日多方协同、远距离长程奔袭,以及多兵种一体化作战的能力,实战的意味不言而喻。

  美国全球安全机构的军事专家约翰·帕特里克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演习的科目更能看出今年演习的不同。首先,今年的演习模拟了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船和海岸目标遭到攻击,这令人联想到不久前的延坪岛炮击事件。其次,参演的战机模拟了双机编队对抗、4机编队对抗、8机对抗12机等以少对多的科目。这在往年的‘利剑’演习中从未出现,同样与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韩朝双方均出动战机险些发生空战有关。”

  帕特里克认为,在韩国新任国防部长发出“如果再遭攻击,要出动空军轰炸朝鲜”的强硬措辞之后,美日“利剑”演习的空战科目尤显真实。至于驻关岛的B-52出动到东北亚海域参加轰炸,这其实是五角大楼既定的战略。近年来,美军不断加强关岛战略轰炸力量的建设,但前几年考虑到出动战略轰炸机到东北亚的敏感性,加上政治顾虑颇多,一直没能进行实质性的练兵。因而,B-52到东北亚有非常明显的实战特性。

  超频密军演史无前例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6月以来,美军与亚太盟国已举行近20场不同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令整个亚太地区感受到了美国军事力量的“无处不在”。

  美军太平洋总部官方网站提供的信息和里克·罗佐夫细心的统计构勒出美国军演的全景图。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科目之繁杂,目标之明确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

  6月1日,代号为“金色眼镜蛇”的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在泰国中部主要海陆空军事基地及演练场举行。军演科目包括救生、登陆、转移战区居民、维和等,为期11天。来自泰国、美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的约1.4万名军事人员参加演习,其中韩国今年首次派出331名军人参演。

  6月16日至26日,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参加了在东帝汶举行的“鳄鱼2010”联合军演。演习科目包括“武器射击技能、两栖登陆、丛林战、飞行作战、直升机突袭遗弃监狱”等。2009年10月,2500名美国和澳大利亚军人在东帝汶参加了首次军演,美军就此将在东帝汶的演习年度例行化。

  6月23日至8月1日,两年一度的多国“环太平洋2010”军事演习在夏威夷海域进行。演习的科目包括反潜战、水雷战以及登陆演习,其中25艘各国军舰参与了实弹射击。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法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荷兰、秘鲁、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等14个国家的34艘战舰、5艘潜艇、上百架战机和两万多人参加。外界对此次演习的评价是,本年度的“环太平洋”军演是历届规模中最大的一次,而演习目的是“防备中国等亚太地区的新兴军事力量”,有着明显的“炫耀武力的意图”。

  7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特种部队在柬埔寨举行了代号为“安科尔侦察兵2010”指挥所与实战演习。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蒙古和菲律宾的特种战部队参加。值得注意的是,柬埔寨是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友好邻国之一。

  7月25日至28日,美韩在韩国东海水域举行了代号为“不屈精神”的联合军演,包括“华盛顿”号在内的20艘战舰,以及F-22战斗机在内的200余架战机和8000名军人参加了此次演习。这一演习被朝鲜视为“侵略战争的预演”,触发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8月,太平洋美军与蒙古军队在蒙古境内举行了代号为“可汗2010”的演习。同一时间,美英军队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举行了代号为“斯提波鹰2010”的所谓“维和行动”演习。同月,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和“麦凯恩”号驱逐舰与越南海军在南海举行了有史以来首度联合军演。不到一周后,美国与韩国又举行了代号为“已支自由卫士”的大规模联合军演,计有3万名美军和5万名韩国军人参加,再度加剧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9月初,美国与韩国海军在黄海举行所谓的“反潜”演习。当月底,印度军队远赴日本冲绳临东海一侧,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举行代号为“哈卜纳格2010”的两栖攻击训练。

  10月,至少有3000名美国军人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为期9天的“两栖登陆2011”演习。10月中旬,美国的战舰和官兵与6000名澳大利亚、新西兰军人举行了代号为“汉默尔演习”的联合训练,地点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具体演习科目对外保密,只称是“大规模的战争演习”。同月,韩国还首度主持了14国参加的防扩散安全演习,参演的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的军舰和人员。

  11月6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新加坡举行城市战演习。同月14日,美国和印度又在阿拉斯加举行代号为“尤达阿雅斯2010”的联合军演,据称这是美印之间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

  12月以来,除了美韩黄海军演和“利剑2010”演习外,12月7日,驻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1远征分队的千余名官兵,再加上200名来自美国本土的海军陆战队员和海军官兵与日本自卫队,举行了代号为“森林之光”的双边野外实兵演习。这是美日之间不断加强演习的重要动作之一。

  有消息称,本月底,美韩还可能再度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罗佐夫和帕特里克都一致认为,美国今年在亚太地区如此频密地举行军演,正是五角大楼开启“亚太新世纪”的标志。

  战略重心东移扼制谁?

  目前,美国常年在亚太地区保持10万左右的军力,并将一半以上的航母、核潜艇、“宙斯盾”战舰和战略轰炸机部署到亚太地区。美国军事专家罗佐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随着在亚太地区频密的大规模军事演习,美国加快了其全球军事战略东移的步伐。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美国军事专家帕特里克也认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如此频密地举行军演,其意图绝非只为增强其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要扼制其他国家。虽然美国在演习时会一再强调演习的性质是“和平”,但美国通过强化其在亚太的军事存在以实现其“全球战略”才是真正的目的。

  帕特里克指出,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一直认为,联合军演是最可行的威慑手段,一方面可展现实力以达到威慑对方的目的,让对方不敢挑起战争或挑战美国,另一方面也将对手拖入军事对峙中,从而侦测对方的军事实力与战略考虑。

  罗佐夫也坦言,美国在亚太地区越来越密集的军演中有扼制中国之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在东南亚、南亚、中亚还是东亚,几乎全部的军事演习都是环绕着中国进行的。罗佐夫说:“只要看看美国军演的区域,假想敌就不言而喻。当然,复苏过来的俄罗斯军事力量也是军演的目标,只是美国没有那么明显表现出来而已。”

  本报北京12月12日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军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