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军区工兵团团长江汉刚:中国军人生命承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3日 17:42  中国军网

  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

  11月26日,坐落在长城脚下的北京军区某工兵团操场上军旗猎猎,即将出征的中国第11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的275名队员,正在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

  团长江汉刚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阅兵台。面对即将出征履行和平使命的官兵们,他要说什么?

  两年前,他曾带领274名中国工兵到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期间患上了胃癌,但是他以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带领中国工兵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速度”、“中国质量”的奇迹,他以中华民族善良、兼爱的博大胸怀,力所能及地为利比里亚人民做好事办实事,受到了联合国特派团官员和利比里亚总统的高度评价。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代表着中国工兵;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要牢记肩负的使命。”他大声说。

  “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的铮铮誓言,在长城脚下回响……

  担 当

  “宁可让任务压垮,也不向病魔低头”

  2007年2月1日,是中国赴海外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官兵们难忘的日子。当地时间下午4时50分,胡锦涛主席来到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星基地,亲切看望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并题词:“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

  在国内通过电视画面看到这一情景的江汉刚,激动得热血沸腾。他为中国维和军人感到自豪,也坚定了自己一定要践行这一神圣使命的决心。

  一年之后,他带领北京军区某工兵团274名官兵,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

  江汉刚带领的中国维和工兵分队,主要担负联利团第四战区后勤补给以及输送国际救援物资主要道路的维护抢修,还有桥梁架设、机场修复、开辟临时道路等紧急任务。任务区森林密布,河流纵横,道路泥泞,传染病肆虐。中国工兵分队进驻大本营的第5天,接到紧急任务:抢修绥德鲁市至塔佩塔的道路,尽快恢复第四战区的陆上交通线。

  此时,正是利比里亚的雨季,绥塔公路被大雨冲得面目全非,泥坑连着泥坑,长的至几百米,深的能吞进一辆大卡车。江汉刚带领技术人员现地勘察,车刚开上这条路,车轮就被半尺多厚的粘泥吸住,大雨中越野车左摇右晃像个醉汉,险些翻进路边的深沟。江汉刚干脆跳下车,深一脚浅一脚向前探路,不一会就变成了泥人。

  “这是我们来到利比里亚的第一仗,一定要打个开门红!”简短的战地动员后,江汉刚带领大家驾着工程机械轰轰烈烈开进施工地点。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鏖战。工程机械轰鸣,时而在原地打滑,时而又陷入泥潭,烈日烤得大地发烫,驾驶室内的温度近50摄氏度,官兵们士气高昂,第一天就抢修道路1公里。正当他们准备收工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他们刚刚修好的这段路,转眼又被冲毁了。

  第二天,几乎是第一天的翻版。

  眼巴巴看着修复平整的道路被大雨冲得面目全非,有的战士急得直掉眼泪。

  大雨仍然在每天傍晚如期而至,中国工兵前进受阻。

  “不行,一定得想出个办法,就是天塌下来,我们中国工兵也要把这条路轧平!”江汉刚眼里直冒火星。他带着作战组组长刘建远和另外两名技术人员上了越野车,用了3天时间对100多公里的绥塔公路进行全程实地勘察,详细记录了土质差异、路基结构、气候环境,采集了5麻袋土样,夜以继日地研究试验,终于设计出一套“排水清淤、砂石回填、加高路拱、通风采光、深挖边沟”的“组合拳”,彻底解决了雨季黏土道路施工的难题。中国工兵连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恶劣路段,提前6天完成了绥塔公路的升级改造,从而使绥塔公路成为利比里亚第一条在雨季照常通行的非硬化道路。

  联利团工兵处处长萨克上校验收时评价:“中国工兵解决了多年雨季道路施工的难题,真是了不起!”利比里亚公共事务部副部长约翰感慨地说:“大雨挡住了其他国家的部队,却挡不住中国工兵的步伐。”

  江汉刚把中国工兵这套修路法整理成10万字的实验报告,上交联利团,被联利团称为“江氏筑路法”,在所有维和工兵分队中推广,至今仍在利比里亚道路施工中发挥作用。

  绥塔公路一战,让江汉刚和中国工兵在利比里亚名声大噪,修路、架桥等艰难突击任务接踵而至,官兵们一仗接着一仗,几乎得不到喘息。哪里最艰苦,江汉刚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江汉刚就打头阵。官兵们说,别管再苦再累,只要团长在,我们就能打胜仗。

  一天,江汉刚带领一支分队外出施工,车队离开营区20多公里时,前方发生堵车,十多台车辆被困在路上一动不动。江汉刚跳下越野车勘察路况,发现道路前方是一段500多米长的泥泞路,大大小小的水坑一个连着一个。怎么办?是原路撤回营区,还是选择其他路线?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江汉刚身上。

  “我们是中国工兵,既然让我们撞上了,决不能后退!”他边说边从车上拿起一把铁锹,高呼一声:“跟我上!”带头跳进了泥潭中,泥水一下子没过了江汉刚的大腿。

  与此同时,中国工兵的工程机械也轰鸣起来,填埋泥坑,碾压路面,不到两个小时,这段道路就变得平整、坚实、宽阔。江汉刚和官兵们顾不上休息,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施工点。

  高强度的施工,使江汉刚的胃病复发,常常疼得满头大汗,他就找军医要几片胃药压一压。但是不久,司机崔海涛发现了异常。白天出去勘察道路时,汽车经常要过坑坑坎坎,每一次颠簸时,团长就“嗯”的一声,用手使劲顶住胃部,下车时半天迈不开腿。夜晚,睡在团长隔壁的小崔,常常半夜听到团长房间有响动,开始他以为团长是照例每晚查铺查哨,后来发现响动越来越频繁。一天夜里他推门进入团长房间,见团长双手捂住肚子,身体蜷曲,衣服被汗水湿透。“团长,你怎么啦?”小崔惊慌地问。“胃不好受,过一会就好了。”小崔转身要去找军医,江汉刚把他叫了回来,嘱咐不要声张。这以后,小崔的车上除了常备的水、手电、铁锹、背囊,又增添了一大包药品。

  一次,小崔又去找医生开药,卫生队队长柏立建感到纳闷:“上次开了一大包药,为什么这么快就吃完了?”小崔只好如实告诉他团长病情加重,每天都大把大把地吃药,还让他把药瓶藏起来,不要让其他人看到。柏立建赶紧找到江汉刚,劝他立即去医院检查。江汉刚说:“说实话,不是我不想去医院检查,现在任务这么重,如果我被检查出来病情严重,就得按规定回国治疗,这个时候我不能走啊!你要给我保密啊。”

  “吃了这么多药都不管用,你必须立即检查,再拖就来不及了。”柏立建眼泪淌出来了,动情地说。

  “我是一团之长,我不能倒下!宁可让任务压垮,也不向病魔低头。我江汉刚丢了这条命,也要完成维和任务。”

  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注定要做出牺牲;肩负着维护和平的使命,就必须顽强地担当。

  病魔无情地折磨着江汉刚,有时,他只能吃几口饭,喝一点青菜汤,即使这样,也常常是吃一口,吐一口,体重降了10多公斤。一天,江汉刚又带领部队到野外施工,小崔看他脸色苍白,知道他昨晚又是疼得几乎一夜没睡,就故意把车速放慢,希望他能够在车上多休息一会儿。江汉刚打了一个盹醒来,发现今天的车速比以往慢了,就大声说:“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早一分钟到达,就早一分钟完成任务。”

  施工中,江汉刚仍然战斗在最前面。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突然,江汉刚眼前一黑,昏倒在地上。大家急忙把他抬到树荫下,发现他的腰上勒了一根布带,正要去解开,守护在团长身旁的小崔实在忍不住了,泣不成声地说:“这是团长的止痛带啊,不能解开,不然他会更痛!”

  小崔没有告诉战友们,为了止痛,团长已经勒断了2条腰带,这根布带是团长特意让他用擦车布搓成绳子,一直系在腰上的。

  荣 誉

  “军人必须视荣誉为生命,甚至重于生命”

  在利比里亚维和任务区内,有多个国家的维和部队。他们为和平而来,也为荣誉而来,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展示着各自的能力、作风、意志和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是各国军队的代表。

  江汉刚说,个人可以淡泊名利,但是,“军人必须视荣誉为生命,甚至重于生命,因为这份荣誉连着国家”。

  联利团司令阿拉姆中将初次到中国工兵营地视察,江汉刚组织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军乐队、锣鼓队进行了精彩表演。临走时,阿拉姆中将没有被中国工兵的热情而感动,反而淡淡地说:“你们让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热情好客和组织能力,但这是你们的强项。”

  江汉刚并没有因此而高兴,他似乎听到了弦外之音。“我们会用行动证明中国工兵的实力的。”他在心里暗自说。

  几天之后,联利团下达任务,由于大雨使绥德鲁市至格林威尔的道路陷入瘫痪,大量物资运送受阻,要求中国工兵在10天之内抢通道路。联利团第四战区任务区内有3条主要干道,分别是绥德鲁市——塔佩塔、绥德鲁市——格林威尔、绥德鲁市——渔镇,它们是连接四战区各维和分队营地的主动脉,是输送国际救援物资的生命线。

  “我们要为荣誉而战!”江汉刚大声对整装待发的官兵说:“我们是中国工兵,路修到哪里,哪里就刻下‘中国’二字。”

  中国工兵在大雨中打通了绥德鲁市至格林威尔90公里的道路,随即又修复了托镇到科特迪瓦边境10.4公里的道路。联利团的官员对这两条道路验收后,连连说:“不可思议,中国工兵太出色了。”

  江汉刚也收到了阿拉姆中将写来的信:“向江中校表达我的敬意,你获得了崇高的荣誉和联利团所有成员的尊敬,并且将来无论任何地点任何任务,我都会极力推荐你和你的团队参加。”

  如果说,绥格公路一役让阿拉姆中将看到了中国工兵的能力,下面的故事就是这种能力的一个注解。

  绥德鲁机场是一个土质跑道的简易机场,却是连接利比里亚首都与东南边陲的空中交通枢纽,联利团以及国际红十字会等非政府组织的飞机经常在此起降。可是,一到雨季,绥德鲁机场就不能起降固定翼飞机,后勤补给及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运输遇到很大困难。联利团有意改变这一状况,将整修绥德鲁机场跑道的任务交给了中国维和工兵分队。

  施工要求非常高,1400多米的跑道起伏度不能超过2%,跑道上面铺撒的砂石颗粒要非常均匀、细小,而且还不能影响了正常直升机航班的起降。中国维和工兵唯有白天插空突击,晚上挑灯夜战,施工进度很快。开工第3天,江汉刚陪同联利团工程师艾里去检查时,跑道已经整修了一大半。艾里用仪器仔细测量后说:“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质量很不错。”

  送走了艾里,筋疲力尽的官兵们终于松了口气。可谁都没想到,江汉刚把负责施工的道路中队中队长石绍波叫到身边,严肃地说:“马上返工!”

  满以为会得到团长的表扬,没想到却落了个“推倒重来”,石绍波实在有些想不通:“跑道修到这个程度,使用个半年绝对没问题。工程方都已经验收合格了,我们何必重来?”江汉刚在跑道边踩了踩,俯身抓起一把土捏了捏,递到石绍波眼前:“你看,砂土比例不对,砂石太少,土太多,表面看很平整,实际上顶不住几场雨。”

  在江汉刚的亲自指挥下,官兵们在方圆数十公里的区域内搜寻采集到砂石含量大的土壤,重新铺垫压实。经过两昼夜的鏖战,一条崭新的跑道又出现在艾里面前。艾里激动地握住了江汉刚的手:“江中校,你们的标准是一流的,你们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更是一流的!”第二天,一架固定翼飞机在这里平稳降落,经验丰富的乌克兰籍机长一出舱就兴奋地在跑道上跺了两脚,冲着中国工兵跷起了大拇指。

  像这样“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江汉刚做了不少。他的这种“狠”劲,打造了中国工兵的许多精品,也赢得了“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信誉。他坚守一个朴实的信条:要让别人满意,首先自己满意;要让别人佩服,自己必须一流。

  初次接受联利团的装备核查时,他们接手的装备大多已经使用了三四年,在高温潮湿环境中超负荷运转,老化严重。一连10多天,江汉刚和官兵们一起起早贪黑,对照标准一项一项查,一台一台过,每天都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到迎检前一天,还是有一台推土机的油泵故障没排除。由于校正油泵的专业仪器在整个绥德鲁地区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凭经验调试,拆了装、装了拆,从早上6点一直折腾到傍晚还没修好。

  有人劝江汉刚:“这台机械即便修不好,我们的装备完好率也超过了联利团规定的90%标准,通过核查不成问题。”可江汉刚说:“这不是一台机械好与坏的小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利益和军队形象的大问题。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影响了国家和军队的荣誉。必须努力做到最好!”

  掷地有声的话一出口,江汉刚又和大家一起干到凌晨1点多,终于把这台推土机的油泵调试好。第二天,联利团核查官把所有装备查了一个遍,没有挑出一点毛病。在利维和期间,中国工兵分队共接受了8次装备核查,每次都是一次性通过。联利团核查组组长赫拉赛克被中国工兵精益求精的作风深深打动了,挑起大拇指说:“我看以后你们这里可以免检了。”

  大 爱

  “我们种下了和平的种子,收获的是中利两国人民的世代友谊”

  14年的战乱,给利比里亚带来严重创伤,经济社会几近崩溃,人民生活极度贫困。每次看到食不果腹的当地百姓,江汉刚总是把自己车上随身带的中国食品分给孩子和老人。他常对战友们说,中华民族有着仁义、和善、兼爱的传统,我们来到这里,既要履行维和的使命,也要做促进中利友谊的使者,力所能及地为利比里亚人民办实事、做好事。“我们种下了和平的种子,收获的是中利两国人民的世代友谊。”

  在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的招待所里,有一把手工制作的藤椅,上面用当地土著文字写满了祝福颂词。据说,在利比里亚,只有最受尊敬的酋长才有资格坐这样的藤椅。那么,它是怎样来到中国维和工兵身边的呢?

  江汉刚带队来到利比里亚维和后,总想改善一下营区内的接待条件,买几把藤椅。他打听到在手工藤编艺人布鲁斯那里可以买到,便来到布鲁斯家中。说明来意后,令江汉刚意想不到的是,布鲁斯执意要把几套最好的藤制桌椅送给他,说中国工兵给过布鲁斯一家不少帮助,他想把这些桌椅作为回报中国军人的礼物。

  过了没几天,江汉刚再次来到布鲁斯家,这次他带来了中国维和医疗分队队长房树志。细心的江汉刚上次来时,注意到布鲁斯妻子的腿上长了一个很大的肿瘤,这回专门带了医生来给她看病。房树志仔细检查一番,当时就皱起了眉头:“凭我们医疗分队现有的条件,这个病治不了,必须马上到首都蒙罗维亚的大医院去看看,别耽误了。”

  听了中国军医的建议,布鲁斯愁容满面。他打听过,到蒙罗维亚去看病,至少需要160美元医药费,而他家负担不起这笔钱。江汉刚二话没说,立即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200美元,塞到布鲁斯手里:“我帮你联系蒙罗维亚的医生,你带上妻子快去治病吧。”“我们不去,这钱我们还不起。”江汉刚微笑着说:“不用还。”布鲁斯和三个孩子一下子跪了下来,流着泪说:“每个礼拜到教堂去,我们都在祈祷上帝派天使来拯救我的妻子,原来天使就是你们啊!”

  布鲁斯用江汉刚资助的钱,从蒙罗维亚请来医生给妻子做了手术。江汉刚也时常托人给他们送去食品、药品和其他生活用品。精心调养一段时间后,布鲁斯妻子的病情恢复得很快。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布鲁斯精心编制了那把唯有酋长才能享用的藤椅送给了江汉刚。

  记住了江汉刚,记住了中国维和军人的,还有家住绥德鲁市至格林威尔公路51公里处的农家孩子凡利。

  2008年6月21日,江汉刚带着官兵们抢修格林威尔方向的一处损坏路段。中午时分,大家坐在树荫下休息,突然发现道路对面有一个十来岁的当地男孩,怀里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正怯生生地盯着官兵们手里的食物。

  经翻译询问,江汉刚得知这个男孩叫凡利,怀抱的小女孩是他的妹妹。他的父母一周前去了韦伯,因连日阴雨道路不通,至今还没有回家。凡利自己还能靠上树采野果充饥,他的妹妹已经饿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江汉刚一阵心酸,他走到凡利身边,轻轻抚慰着精神萎靡的小女孩,把自己的半袋饼干塞到凡利手中,示意他赶快喂给妹妹吃。其他官兵也把手中的饼干和水集中起来,送给凡利兄妹。几块饼干下肚,小女孩渐渐恢复了生机。

  几天后,一位当地妇女领着凡利,头顶各种新鲜水果,来到了中国维和工兵的施工点。她走到江汉刚面前,热泪盈眶地说:“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请收下我的一点心意。”江汉刚通过翻译告诉她,中国军人到利比里亚,就是来提供帮助的,东西不能要,请她理解。

  然而,凡利一家人仍然执拗地每天头顶香蕉、橙子等水果守候在施工点,希望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可是,直到施工完毕回撤,中国维和工兵也没吃一口他们的东西。凡利一家失望之余,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感恩行动,每每看到有中国维和部队的车辆经过这里,他们都会站在路边挥手致意,默默地祝福这些异国的亲人。

  利比里亚正处于内战后的全面重建阶段,每天来到中国维和工兵分队登门求助的人络绎不绝,既有政府机构也有民间团体和个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20多批。只要力所能及,江汉刚都会带领官兵们尽量伸出援助之手,从国内带来的物资中挤一挤,救助贫困的异国人民,从繁重的工程维护任务中抽出人力物力来,帮助有难处的当地居民,让利比里亚民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世界东方的博大爱心。

  距中国工兵分队营区不到10公里的丛林里,有一个叫甘巴村的部落,村子与外界只有一条5公里长的羊肠小路。一天,酋长阿伯特找到江汉刚说,大雨把路冲毁了,村民们刚刚收获的香蕉、棕榈和橡胶无法运到集市上,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也换不回来,全村人正急得团团转,只好向中国工兵求援。可是,当时中国工兵分队正在格林威尔和塔佩塔两个方向上施工,还有一部分官兵正在抢修通往科特迪瓦的边境公路,人手很紧张。

  从阿伯特酋长焦急而充满期盼的眼神中,江汉刚看到了利比里亚人民对中国维和工兵的信任。经过连夜准备,他第二天一大早就率队向甘巴村进发。听说中国工兵来为他们修路,酋长带着全村年轻力壮的男子手持砍刀,在道路两侧清理树藤,驱赶蛇蝎。5天后,道路终于打通了,欣喜万分的甘巴村民专门邀请中国工兵参加丰收节,以欢快的非洲草裙舞和古老的祭祀仪式来表达对中国军人的无限感激,绥德鲁市市长还当场宣布将这条路命名为“中利路”。有孕在身的村民艾美则紧紧拉住江汉刚的手说:“等我的孩子出生了,我要让他学中国话,让他记住中国军人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2008年11月29日,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向中国维和官兵授予了联合国一级和平勋章。按照联合国备忘录协议,授勋后的维和部队已经完成维和任务,剩下的时间只需做好归国准备。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联利团向中国工兵提出了架设冀河大桥的请求,同时强调,考虑到中国工兵即将回国的实际,可以不接受这项任务,留给下一批工兵分队去完成。

  原来,4年前冀河大桥被洪水冲垮,阻断了政府向南方运送重建物资的道路,利比里亚总统多次致信联利团,希望新修一座桥,恢复交通。但是由于施工环境艰苦,工程作业量大,工程机械难以展开作业,多支维和工兵分队都没有接受这项任务。

  当天,江汉刚带领几个同志颠簸了7个多小时,来到距离中国工兵大本营186公里的大桥旧址现地勘察。眼前的状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困难,属于最高强度的架桥条件:黑褐色的河水湍急汹涌,旧桥两岸地势险峻,宿营场地狭小潮湿,帐篷只能搭设在一片淤泥地上……

  干还是不干?

  那几天,江汉刚的案头铺满了架桥的资料、图纸和改得密密麻麻的各种方案。

  那几天,江汉刚起早贪黑地在营地与大桥间来回奔波,前后组织了5次现地勘察,带回了一组组现地测量数据和一张张手绘架设草图。

  那几天,江汉刚几乎踏破了作战组的门槛,每天进进出出数十次,反复和相关同志集体研究,论证架设方案。

  冀河大桥“攻坚战”终于打响了。江汉刚率领由38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在距大桥30米的地方搭起了帐篷,分成四个小组连续作业。工程机械施展不开,江汉刚就带领大家喊着号子手抬肩扛;暴雨接连不断,他们就冒雨作业;白天时间不够,他们就挑灯夜战,实在太累了,就和衣倒在帐篷里打个盹,醒来之后继续战斗。

  而江汉刚的胃疼也更加厉害了,甚至来不及在战友面前掩饰。副队长陈广阔看到他用拳头顶着胃部,关心地问他怎么了。江汉刚倒吸着凉气说,胃疼得厉害了,这几天根本吃不下饭去。陈广阔“打趣”说,前几天难下架桥决心急得吃不下饭,现在都开干了还急什么急啊,我们肯定能完成任务的。江汉刚笑着摆了摆手,转身又和战士们一起拼装桥桁去了。

  15天之后,随着最后一块桥板安装完成,跨度为54米的单层双排钢结构贝雷桥——冀河大桥顺利竣工。当满载着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货车从大桥上穿梭而过时,当地群众穿上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地拥上大桥。他们拉着中国工兵的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嘴里不停地喊着“China(中国),China(中国),China(中国)”。此时,江汉刚再也没有力气了,一头倒在了行军床上。

  这是利比里亚最长的贝雷桥,也是中国维和工兵留给利比里亚人民的永久记忆。

  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破例在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接见了江汉刚,她握着江汉刚的手说:“你们夜以继日地为利比里亚架设了跨度最长的贝雷大桥,这是送给利比里亚人民最好的圣诞礼物。你们是利比里亚人民最尊贵、最敬爱的客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