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提要
初冬时节,云贵高原。成都战区陆军部队与空军第三代战机对抗训练如期举行。此次演练,陆空双方互为条件联合训练、互为对手展开对抗,探索了陆空体系集成训练方法。参训官兵称赞:“陆空1+1”走活了联合训练一盘棋!
“陆空1+1”训练的妙处到底在哪里?请看记者发来的这篇报道。(武天敏)
1+1不简单等于“2”
成都军区和军区空军,以往大多是“你在天上飞你的,我在地上练我的”,双方部队一向少有往来。
如今,两支部队走到一起实施联训,又将如何?成都军区某高炮旅雷达站站长彭洋神秘地告诉记者:以前雷达兵训练,跟踪目标多数是容易捕捉的航模。这次陆空联合训练,复杂电磁环境由空军布设,对方启用了机载干扰设备、箔条干扰弹等多种干扰、迷茫手段,假想敌变成了真对手。
演练开始,战机呼啸而至,来自军区7个单位的防空兵眼前的雷达屏幕上时而白光闪烁,时而满屏雪花。雷达兵们个个脊梁上冒冷汗。
同样冒冷汗的,还有空军某团的飞行员们。此前,他们训练摆脱雷达跟踪课目时,只要开启机载干扰,做几个战术动作,就算完成训练任务。然而此时,他们耳机中被雷达锁定的告警声响成一片!
几番交手,双方顿悟:陆军这个“1”,加上空军这个“1”,训练面貌立即焕然一新。“不是这种训练太难开展,而是平时开展得太少。”成都军区军训和兵种部部长王美权感慨道:“陆空1+1,显然不是把双方简单地凑在一起,它的结果也不是简单地等于‘2’。”
那么,“陆空1+1”应该等于几?
1+1可以等于“n”
以前,每当开展雷达警戒专业训练,成都军区某高炮旅雷达站站长陈建华和战友就跟随部队奔袭百里,到空军某飞行团驻地附近安营扎寨,候守目标。
不知道对方飞行训练计划,无异于守株待兔。一次,他们开机11天,毫无所获,刚奉命启程回营,却见战鹰腾空,气得大家两眼圆瞪……
如今,“陆空1+1”训练结束了陈建华的尴尬记忆。他面前的电脑显示屏上,战区范围内任何一个飞行物都一目了然。据他统计,近2个月的联训中,陆军雷达兵、防空兵与空军第三代战机共进行了200多架次对抗演练,与警戒雷达打了10多年交道的陈建华感慨地说:“这些天的收获,超过了过去10年训练的总和。”
让陈建华和战友们受益的,是成都战区“三网一中心”的陆空联训体系。近年来,战区陆空双方整合信息资源,建成了空军远方空情通报网、防空兵雷达近方空情通报网、地面观察哨报知网和空情处理中心,实现了“一点有空情,全网皆知道”。
这意味着,空情处理中心的指令和数据,每一个雷达终端都能执行和共享。成都军区军训和兵种部副部长漆明贵说:“这意味着,空军的眼睛长在了陆军的脑袋上,体系作战的巨大效能,让参训官兵震惊。如此看来,‘陆空1+1’的结果等于‘n’,‘n’可以是10、100、1000……”
既然n未知,那么“陆空1+1”到底等于几?
1+1最终等于“1”
联训,是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潮流、提高我军打赢能力的必由之道!
而先哲说:“道生一。”
这次陆空联合训练,渐渐拉直了官兵心中“1+1等于几”的问号。
问询系统训练,也叫敌我识别训练,是陆空联训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训练课目。以往由于没有联训实践,很多部队又缺少模拟训练器材,多年来一直很少开展。如今,陆空联训终将这项训练推向前台。
起初,防空兵们诚惶诚恐地按下钮键,期待战机回复。很快,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组数字代码。然而,等空军飞行员返航一交流,才知道那是虚假信号。经过艰辛探索和努力,战机自动回复的认证代码,终于显示在雷达屏幕上,几代防空兵人和战机“对不上号”的历史从此终结。
欣喜还在延续。过去由于条件所限,陆军防空兵绝大多数未曾见过第三代战机的回波信号特征。通过联训,如今参训陆军部队80%的新号手,能正确识别飞机目标亮点和距离回波;90%的士官,能识别干扰样式并有效采取反干扰措施……
还是说一说陈建华,他的本领今非昔比,做到了在不使用电视跟踪仪的情况下,能直接从各类数据参数和波形特征中,区分好几种不同类型的战机。
他和战友们终于悟出——“陆空1+1”,是蓝天战鹰与陆地猛虎的“对话”。陆空部队联训同频共振,双方将逐步从合同、协同向联合、融合迈进,在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中攥成一个铁拳! 赵 平 侯 峰 本报记者 林贵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