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全新降轨控制法确保嫦娥二号拍摄月面影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9日 07:08  解放军报
中国航天人。仓小宝合成制图 中国航天人。仓小宝合成制图

  本报记者 刘兴安 柳 刚 张晓祺

  当嫦娥二号顺利抵达环月轨道的那一刻,在直播镜头前,57岁的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潸然泪下;在媒体聚光灯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欢呼雀跃……

  这一刻,在他们身后不远的地方,82岁的嫦娥一号总设计师、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静静地坐在那里“欣赏”着这一切。

  这看似寻常的场景,细细品味起来,却意义非凡。一种传承在无言中进行——新一代航天人接过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

  大言无声。老人的眼神中流淌着欣慰、赞许和期待——这些年轻人,正在成为明天的钱学森、孙家栋……他们是中国航天的未来!

  这一刻起,历史舞台属于年轻一代,中国航天将踏着青春的节拍,以崭新的“中国速度”继续前行……

  从研制生产到发射试验,五大系统,上千家单位,数万名参试人员,技术专家70后为主体,一线操作岗位80后挑大梁。38万公里奔月路,就是一首优美的青春协奏曲

  公元2010年10月26日21时45分,航天领域的又一个“中国时刻”——

  嫦娥二号卫星顺利完成降轨控制,精确进入月球虹湾成像轨道。

  此时,最紧张也最忙碌的,要数北京航天飞控大厅的总调度韩良斌。短短18分钟内,他就下达了近400道口令。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人们也许并不知道——

  1982年,我国首次成功进行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时,他刚呱呱坠地;

  1991年,我国首次提出搞月球卫星的建议时,他才上小学二年级;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时,他只是一个刚出校门的青涩学子……

  今天,他站在飞控总调度的位置上,完成了青春航程近乎完美的“处子之作”。

  韩良斌的青春履历,是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年轻人才方阵崛起的标本。卫星系统主任设计师孟林智30岁;测控系统遥测软件设计师姜萌哲27岁;发射场系统主操作手郝军28岁……

  如今,嫦娥二号五大系统,上千家单位,数万名参试人员,技术专家70后为主体,一线操作岗位80后挑大梁。测控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告诉记者:“我们的主任设计师目前平均年龄只有32.5岁,大体上要比欧美同行年轻15岁左右。”

  15岁!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

  翻开共和国尘封的那段历史,对它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上世纪50年代末,酒泉基地。当前来援助的苏联专家走下飞机时,在寒风中恭候多时的基地领导吃了一惊:“这么年轻?”

  当时,基地领导都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可在航天“战场”上,他们只能甘当“小学生”。这就是一个国家缺乏高科技人才的尴尬写照!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

  50年后的今天,当我国航天科技代表团前往俄罗斯交流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俄方大多是两鬓斑白的长者,而中方则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俄方专家感叹:“真羡慕,你们有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

  岁月沧桑, 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拥有了世界上最年轻的航天人才队伍,就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当万户决定飞天,就意味着九天触手可及;当我们开始奔月,就预示着月亮不再遥远。激情燃烧的新一代中国航天人,用“中国制造”提升“中国速度”

  嫦娥奔月,最令国人自豪的,是“中国制造”。

  据中国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欧阳自远介绍:嫦娥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70多项专利,其中已经通过了十多项专利,60多项专利在申请中。

  自主创新,源于对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强烈危机感。在西昌采访期间,记者听到了一遍遍刺耳的防空警报拉响,也曾一次次听西昌航天人问起:“你可知道,在我们的头顶,每天有多少别国的卫星飞过?”

  正是有了这种忧患意识,新一代中国航天人只争朝夕,接连突破了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环月飞行轨道控制技术、深空测控通信技术等,以数以千计的技术创新项目,将探月一期的“备份星”变成了探月二期的“先导星”,中国探月的脚步再次大提速!

  青春是创新最好的燃料。

  嫦娥二号任务与嫦娥一号比,在轨道设计、测控体制、工作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试验轨道控制,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主任设计师刘勇,独辟蹊径,自主研究了全新的降轨控制方法,巧妙解决了环月轨道控制精度的一系列重大难题,确保嫦娥二号卫星精确进入月球虹湾成像轨道。这一重大突破,为“落月”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34岁的他,已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完成了7次“神舟”飞行以及嫦娥一号、北斗二号等任务。

  主任设计师季刚,4年里承担了6项卫星任务,创新成果一次比一次多。他说:中国航天起步晚了几十年,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就是追赶、跨越,要用更多的“中国制造”,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当万户决定飞天,就意味着九天触手可及;当我们开始奔月,就预示着月亮不再遥远。”这首诗生动地勾勒出年轻航天人的雄心壮志!

  在他们看来,嫦娥二号任务的成功,只是出征太空的第一站,下一个目标,下一段航程,已赫然立在眼前——

  空间站发射任务迫在眉睫,嫦娥三号任务已全面展开,火星探测论证也正式启动……

  新一代中国航天人,已经迈开了追赶的铿锵步履!

  伟大的时代选择了年轻一代,伟大的事业造就了年轻一代。乘着时代的滚滚车轮,借助先辈锻造的阶梯,新一代航天人将用青春开创中国航天的新时代

  刚刚将嫦娥送入太空,西昌航天人又迎来了年底前的3颗卫星发射任务。

  说起嫦娥奔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李尚福感慨万千:今天赶上了好时代。

  1982年7月他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来到西昌时,我国一两年才发射一颗卫星,而现在一年就发射十几颗,最短的发射间隔只有几天。如今,从院校毕业4年左右的年轻人,就能挑大梁。

  测控系统深空探测总体组组长李海涛,就特别幸运。

  1973年出生的他,参与了从神舟一号至今所有的重大航天任务,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问其成功的秘诀,李海涛连连说:时代造就了我!

  简单一句话,道出了中国航天年轻人才辈出的根源——历史机遇。

  万户飞天,中华民族开始探索飞天梦。可随后几百年,我们沉寂了。为啥?国力孱弱,无力问天。

  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综合国力的壮大,中国航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

  近地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李海涛们”幸运地登上了这趟航天的“高铁”。

  经历嫦娥探月的锤炼,我国已经构建了月球科学、行星科学、太阳系探测的年轻人才方阵。

  在他们的背后,是老一代航天人无私的“托举”。

  李海涛忘不了,师傅朱乃峰如何手把手教他,如何“逼”他进步;

  李海涛忘不了,师傅燕振乾将几十年积累的资料无偿留给他们,这些资料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李海涛忘不了,师傅张洪祥退休那天的叮嘱:抬头仰望星空,低头脚踏实地……

  没有先辈们的倾心栽培,李海涛达不到今天的高度。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上,时年96岁高龄的钱学森,与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共同感动了中国。

  钱学森“感动中国”的是:“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感动中国”的是:嫦娥一号是完全的“中国制造”。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发展的好时代,有了钱学森和老一辈航天人“把智慧锻造成阶梯”,才会有新一代中国航天人的“中国制造”。

  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展望我国“十二五”发展蓝图,记者坚信,中国航天必将迎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

  11月8日,嫦娥二号月球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当晚,北京航天城的年轻人,一如既往地走进了办公室,进行新一轮的技术攻关。看着这一个个年轻的身影,记者感觉到一股飞翔的力量……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嫦娥二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