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记者/王洋
由日本文部科学省主导、理化学研究所与富士通公司共同研发,预计耗资约112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0亿元),于2012年在全世界率先推出每秒可运算1京次(1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京”,这就是日本在超级计算机方面的最新计划。
将美国挤下“头把交椅”
在研发超级计算机方面,日本属于“起得早并赶上了早集”的国家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日本政府意识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是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并不断推出和更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计划。
1999年,日本投入4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开始了名为“地球模拟器”的超级计算机的开发计划。这是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日本原子能研究所以及海洋科学技术中心共同开发的矢量型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通过在计算机内设置“虚拟地球”,以预测及解析整个地球的大气循环预测、温室化预测、地壳变动、地震发生等为目的,其原形是日本NEC公司的矢量型超级计算机“SX-5”。
2002年,“地球模拟器”成功推出,并将一直独占鳌头的美国挤下了“头把交椅”,直到两年后才又交还给美国。正是“地球模拟器”的横空出世触动了美国,美国政府随后开始加大了在超级计算机研发方面的投入,并在2004年重新占据“第一”,直至今天。
“京”遭遇重创后转向
日本自然也不甘心就此告别自己当时还未坐热的“头把交椅”。2006年,日本政府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依据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以理化研究所的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开发实施总部为中心,开始了“通用京速计算机”项目的研发工作。这种新的超级计算机就被简称为“京”。
但由于遭遇金融危机的袭击,参与共同开发的NEC与日立两家公司在经营方面出现了问题,并于2009年5月退出了计划,导致参与研发的公司仅剩富士通一家,并使得该计划的目标不得不大打折扣。同年11月,日本政府又削减该计划的项目预算,导致计划曾面临着被冻结的状况。虽然后来预算又有所增加,但日本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目的已发生了转变,原由政府主导型的大型超级计算机研发政策,开始向着产学一体化、为民生提供更多贡献的方向发展。(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