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沈阳军区“装备保障红旗连”积极适应新型装备野战保障需要,做到了掌握高新技术有精兵,维修新型装备有利器,在保障末端实现了维修能力的新跨越。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军队建设转型发展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呼唤末端落实的执行能力。只有这样,推进军队建设转型发展才有坚实的落脚点。
本报讯刘文东、特约记者严玉葆报道:曾创造我军连队大修坦克纪录的沈阳军区“装备保障红旗连”,如今又走到维修新型装甲装备的时代前沿。炎炎夏日,记者在东北某演兵场看到,该连士兵熟练驾驭全军装甲维修领域首个“焊接机器人”和新型数控机床,运用激光切割等高新技术,只用几个小时,就成功修复了一辆新型坦克。
掌握高新技术有精兵,维修新型装备有利器。“装备保障红旗连”虽然是我军序列中一个普通的装备保障分队,却担负着整个沈阳战区装甲装备维修零部件加工制配任务。据沈阳军区某坦克修理大队大队长蒋洪波介绍,新型装甲装备列装后,连队官兵勇当转型先锋,提升维修能力,让“红旗”飘扬在部队转型发展前沿,留下一串坚实足迹。
该连在全军基层率先建立了“装甲装备修复件工业机器人热加工中心”、“数控加工中心”,引进了先进的激光切割等4类、12部信息化高新设备。官兵能熟练驾驭4类高新设备,90%的官兵会操作车床、刨床、铣床等16种机械设备,30%的官兵掌握车、钳、铆、电、焊等3种以上维修技能,涌现出了20多名达到国家级专业技工水准的一专多能维修人才,11项新技术、新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记者看到,演兵场上,一台新型坦克两个主动轮发生故障,上士佟明哲熟练操作电脑,按动电钮,顿时焊花飞溅,坦克很快“起死回生”。
迄今,该连已对3种新型装甲装备形成了中修保障能力,野战保障能力如虎添翼,不仅享誉战区部队,也扬名异国军旅。去年7月中旬,“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进入倒计时,俄方一辆坦克水箱散热管破裂,向中方维修保障人员求援。需要焊接的一段铝管直径不到5厘米,管壁只有2毫米厚,连队官兵凭着精湛的技术,仅用10分钟就焊好了铝管。俄方军官当场把矿泉水倒进铝管里检验,没有发现丝毫渗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