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称中国东风-21D导弹射程可覆盖70%南海海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1日 10:10  青年参考
资料图:解放军二炮部队配备的东风21C导弹
资料图:解放军二炮部队配备的东风21C导弹

  本报特约军事观察员 赵传衡

  近年来,美国军方一直猜测中国可能研发绰号“航母杀手”的反舰弹道导弹。五角大楼每年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都对这种导弹的作战机理和研发历程加以评论,认为中国希望借助它强化“区域拒止”战略。8月3日,美国智库“2049研究所”网站更是抛出文章,宣称中国已开始为这种导弹建立基地,美国媒体随即就此事掀起了新一轮的炒作。

  猜中国新型导弹安家广东

  “2049研究所”网站贴出的报告称,中国可能将在广东韶关的某“二炮”基地中部署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该研究所根据新华网广东频道7月28日的一篇文章分析说,目前,韶关基地中已部署了射程1700公里、具有末端制导能力的东风-21C导弹,用于打击陆地固定目标。今后,由东风-21C发展而来的东风-21D可能也将部署于此,后者正是专门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反舰弹道导弹。

  该报告声称,各种迹象表明东风-21D即将完成研发,并开始低速量产。驻广东韶关某部正为接收这种导弹进行前期准备。同时,中国还在南岭山脉中为这些导弹修筑工事。

  这一报告发表后,迅速成为舆论焦点。美国《防务新闻》网站5日评论称,东风-21D导弹的射程为1500到2000公里,能够覆盖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面积的70%。最近,中国宣布南海是其国家核心利益所在,“这种导弹的部署将令亚洲、尤其是南中国海的战略形势更加复杂。”此外,东风-21C和东风-21D二者共同部署在韶关,还能够应对潜在的台海危机。此地距台湾东部约800公里,可轻易打击台湾岛内的陆上目标和台湾以东的海上目标。

  美联社长篇报道跟进

  8月6日,美联社记者也从游弋于中国周边海域的“华盛顿”号航母上发回长篇报道,指中国新型导弹可能改变太平洋的力量平衡。“没有什么能够比超级航母更能生动地体现美国的全球海空力量投送能力,美军航母一直在公海享有主导权,但中国或将终结这一切。”

  文章指出,尽管外界对于中国何时能够部署成熟、可靠的反舰弹道导弹还存在争议,但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威拉德海军上将今年3月曾向国会议员们表示,中国即将对这种导弹进行测试,“我们对中国海军正在发展的这种武器感到担忧。”美海军第7舰队指挥官约翰·伯德中将也表示:这种导弹将对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平衡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严重削弱美国对潜在的台海冲突和朝鲜半岛冲突的介入能力,迫使美国的水面作战舰艇后退到离中国海岸线1800公里处,无法进入冲突海域实施干预。

  美国军方的表态,得到了众多军情分析人士的附和。“新美国安全中心”亚太安全项目高级主任帕特里克·克罗宁对美联社说,“中国不断发展的反舰导弹能力,特别是东风-21D,将破坏美国海军的力量投送能力。”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副教授吉原利则强调,历史上,美军航母两度遭遇强大敌人,其一是二战时期日本的航母,其二是冷战时期苏联的轰炸机。而今,东风-21D导弹即将成为美国航母的新对手。吉原利认为,尽管中国也在努力发展航母,但中国的航母并不是要同美国的航母较量。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在攻击航母方面更灵活、更便宜,容易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这种“航母杀手”能够对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产生持续的心理作用,严酷的现实表明,控制海洋对美国海军而言已不再是理所当然。

  退役军官构思针对性战法

  事实上,美国军方早已开始研究如何应对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8月7日消息,美海军将持续提升现有“宙斯盾”舰艇的导弹防御能力,并专门就如何发展针对反舰弹道导弹的战法进行研究。前海军指挥官鲍尔·贾拉认为,东风-21D导弹的基本设计同冷战时期美国的“潘兴-2”导弹十分类似,但其在飞行中段的变轨能力尤其令美军紧张。贾拉强调,由于“宙斯盾”舰重新装载拦截导弹的速度不快,过少的舰艇可能无法有效防御东风-21D导弹的齐射,未来应在这方面下功夫。

  8月出版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学报》刊发的一篇文章,则从实施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角度来探讨反制东风-21D的可能性。为此,该文作者之一、退役海军上校托马斯·库罗拉设想了两套战法:首先,中国反航母导弹的要害在于其目标探测系统,因此美空军可以发动太空作战行动,“致盲”中国的海洋监视卫星;另一方面,美海军潜艇和空军远程轰炸机应利用远程巡航导弹,精确打击中国的陆基远距海上侦察系统和中远程导弹发射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削减东风-21D导弹对美国航母构成的威胁。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东风-21D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