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企业已掌握国际先进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 17:27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5719厂与大空军

  编者按

  自从1990年海湾战争以来,还没有一个军兵种像空军这样得到几乎所有国家的重视和关注。它已经改变了人类战争延续千百年的形态:不需要投入地面部队就可以战胜敌人。大部分军事专家都认为,下一次军事革命可能将来自比天空更遥远的空间。中国人如何应对?

  《望东方周刊》以一家空军发动机修理企业作为切入,向读者介绍转型期的中国空军,以及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显然,强大的军事力量并非只是J10这样的先进战机,它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工业能力的体现。5719厂正是整体中的一个细胞。

  人民空军并非解放军最为悠久的军兵种,但它所体现的对于现代化的追求不仅是中国军队的共识,也是全体中国人的理想与期望。

  5719厂:默默无闻的“手术师”

  今天的“三线”企业与过去已经大大不同

  《望东方周刊》记者米艾尼,特约撰稿万天兵、李翔 | 北京报道

  位于四川盆地的解放军第5719厂可以被称为中国战斗机的“心脏手术师”。严格讲,它是一个空军新型航空发动机修理基地。虽然没有发动机制造企业听起来那样显赫,但是如中央军委领导所言,它“自主创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体系” 。

  航空发动机一直被称为“工业之花”。根据老一代技术人员的公开回忆录,虽然自从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基础一日千里,但是就战机发动机而言,终于在近年得到了重大突破。

  在这个史诗般的过程中,正是5719厂这样的“无声英雄”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支撑着中国空军越飞越高。2010年6月,一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视察5719厂时称赞说,5719厂“使得俄罗斯很多不能修的你们都修了,使我们国家的歼击机,1台发挥1.6台的作用,这是很大一个贡献”。

  众所周知,航空技术是一个复杂的集大成体系。具体而言,它并非由一两个顶级专家可以完成,甚至涉及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望东方周刊》之于5719厂的考察,展现了中国新一代“三线”企业的改革路径,亦反映了中国军事工业前进的方向与目标。

  “差一代半”的发动机技术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空军装备建设同各行各业一样遭受了“文革”的重创。空军战备训练和修理所需的航空零备件得不到正常供应,航空发动机修理能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空军部队的战备训练。为此,空军决定再新组建一座航空发动机修理工厂,即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

  “三线”企业一直按照“山、散、洞”的思想指导建设。结果由于工厂选址不当,筹备两年后5719厂又不得不重新搬迁。又过了3年,崭新的5719厂成为中国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

  此后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5719厂一直承担了空军多型战机发动机的主修任务,修复发动机达到数千台,并因此成为空军新型航空发动机的主修基地,不但解决了部队战备训练对航空发动机的急需,同时为国家和军队节省了近亿元资金。

  到90年代初,国际军事急剧变革,引进第三代战机已成为中国空军的必须选择。

  然而,随着引进战机的发动机陆续使用至首翻期,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中国空军面前:为确保后续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按照技术文件规定,必须对发动机进行大修。送国外修理不仅遥远无期且价格昂贵,受制于人的被动将严重影响空军战斗力。

  中国早在60年代就开始研发自主战机,但一直受困于发动机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在2000年的一篇文章中亦提到,90年代“综合评估我国航空发动机具体技术水平,较国外相差约一代半,如不急起直追,这种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即使自主能力差,引进的战机仍可以起飞。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就无法对发动机进行维修。

  5719厂承担的航空维修是指为保持、恢复航空装备完好技术状态,改善、提高航空装备性能,以便遂行各项任务,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工作和相应保障活动,使有损伤、故障或使用到规定时限的航空装备恢复到规定技术状态。

  航空修理不能与习惯上理解的修修补补等同。航空装备工作或贮存到规定的阶段寿命(飞行小时数、日历年限)或飞行中出现故障时,都必须对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以及所有部件,进行维修保障。只要使用、贮存航空装备,便离不开航空修理。通常分为大修、检修。

  5719厂的技术人员向本刊记者介绍说,随着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引入,使得航空装备高新技术密集、功能结构复杂,随之而来的,便是故障源趋于复杂化,故障模式日益多样化。因此,航空装备的升级换代,对航空修理的依赖和要求反而越来越高,修理力量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历史性的大修技术

  但是中国工程师出去学习的时候,外方对于“如何造”的问题都守口如瓶,更不会告诉“为什么这么造”,设计思路的空白是真正困扰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空军装备部党委和机关决定由国内军工企业进军第三代战机发动机的大修。这个历史性的任务落在5719厂。

  作为新机建线工程主要负责人之一,时任工厂副厂长兼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所长的向巧回忆说,当时相关资料短缺、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与新装备修理不相适应等一大堆问题都摆在面前。他们在欧洲考察期间,曾在6天里连续考察了6家国际先进企业。

  1983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向巧当时只有36岁。这就是90年代中国军工企业面对的实际情况。正如后来人们看到的,中国人最终解决了第三代战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并成为下一代战机国产发动机研发的基础。

  2004年初,向巧开始担任5719厂厂长。接任当天,空军装备部首长对她叮嘱说:“以现在工厂的基础条件,谁来当这个厂长都能维持两三年。让你当厂长,不是为了守摊子,而是要创新,5719工厂要走出一条中国航修事业的创新之路。”

  自从1949年以来,军工企业特别是航空修理工厂这样的核心单位都处于计划经济的“保护伞”下,是军队的“亲生子”,得到军队的呵护和精心“喂养”。

  向巧回忆说,建厂几十年,5719厂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问题的积淀愈发沉重,基础管理薄弱,管理流程繁琐等问题尤显突出。

  比如长期单一的金字塔式多层管理模式,使工厂管理机构只能按职能配置,管理流程在职能交叉的部门间循环往复,管理线路漫长而散乱,信息传递迟缓且失真,管理人员大量精力花在控制和协调性的工作上,不但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工人的劳动量大却收入不高。

  结果,反倒是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发动机修理周期仍然拖滞漫长。

  当时5719厂的选择是再造流程,进行资源结构调整。流程再造虽然先进,也以高风险著称。根据管理学者统计,在上世纪90年代其失败率近70%。当时在国内除海尔集团等为数不多的企业获得成功,很多企业仍在探索。

  条件相应、以军品为主的附件修理厂成了生产流程再造的试点。用了8个月,某型发动机平均修理周期降幅达27.3%。

  时任附件厂厂长张莹松说:“统计近两年主调大修的周期,最长153天,平均周期也得122天。流程再造后一下子压缩了两三倍。”

  涡喷厂传装生产线工人张凌说:“在当年11、12两个月,涡喷厂能45天修理交付74台发动机,我们的收入也翻了番。”

  正是像5719厂这样的军工企业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大大促进了新式战机装备部队的进程。

  以人为本的管理技术

  在5719工厂大门前有一个巨大的广场:中间是八根方石图腾柱环绕的银色火箭雕塑,直刺苍天,寓意着这家工厂的使命。

  在广场中心还有一条宽六米、长百米的“星光大道”,上面是5719厂3000多名员工的手模浮雕,包括在职员工、离休老干部和退休员工等等。

  与之相对的是,在5719厂还有一面几十米的“质量警示墙”,其中以“质量与设计”、“态度决定一切”、“零缺陷,出精品”三部分组成,上面图文并茂记载着数十年来飞机因维修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重大飞行事故,一件件触目惊心。

  今天的“三线”企业与过去已经大大不同,以5719厂为例:68%的员工进入城市居住,拥有私家车400多辆。2007年,员工人均收入比“九五”末增长205%。

  2006年,工厂甚至投资近400万元添置国际先进污水净化处理设施,改建污水净化处理站。2008年,工厂又新建成了综合田径运动场,与先前的文体活动中心配套,形成了集体育运动、娱乐休闲、读书看报、艺术创演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规模、多功能文化营区。

  2008年四川大地震时,5719厂水、电、气和移动通讯全部中断,附件厂大楼裂陷,厂区、生活区围墙倒塌2995米,工装设备损坏86台,资料信息监控中心、发动机周转库、五号分变等遭到结构性破坏,动力设施、计量器具和其他建筑物等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9亿元。所幸的是没有人员死亡。

  因为5719厂事关重大,空军司令员许其亮专门为其抗震救灾工作做出批示。到当年10月底,工厂已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80%。

  向巧说,5719厂是军队保障性企业,员工是“不穿军装的军人,不拿枪的战士”,特殊使命和性质要求工厂要以主要精力面向“战场”,为航空部队提供强有力的装备修理保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国空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