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记者郑文浩)30年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说,只是短短一瞬。然而对于一个具体个体、单位、组织来说,30年足以产生深刻而彻底的变化。对于某陆战旅这样一个作战单位,30年铁打的营盘和流水的兵,已经显示出意识、装备、架构的嬗变。翻开海军陆战队某旅的老相册,每每看到当初的风华正茂如今已是早生华发,既有岁月无情的感慨,也有壮心未已的豪情。而不变的,是随时准备打仗的决心,是对陆战队如何履行任务使命的上下求索。
陆战队30年
1980年5月5日,海军陆战队某旅成立。
中国军队从前也有过海军陆战队的组织,1953年,华东军区组建了海军陆战第1团。1954年12月9日,组建了第一个海军陆战师。然而到了1957年1月,中央军委调整全军组织编制,海军陆战师被撤消。海军陆战队在中国军队历史上的昙花一现,反映的是国家战略方向的调整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因为海军陆战队的根本作用,在于两栖登陆作战。尤其对于中国庞大的海洋国土来说,海军陆战队的存在意义更显得重要。
海军陆战队某旅作为中国两栖作战的新兴力量,从它成立的第二个10年开始为国际军事界所瞩目。越来越多的外国驻华武官、国外军事代表团,走进中国海军陆战队,近距离接触中国这支两栖作战劲旅。同时,陆战队的训练也不再局限于岛礁的防守,而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合成化,越来越正规化。
进入新世纪后,陆战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从陆战队主战装备的换装频率上看得很清楚。这种装备的快速变化,既反映了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也体现出海军陆战队某旅作战样式的变化。同时,抗震救灾、亚丁湾护航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出现,检验了陆战队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风华正茂献军营
今天的海军陆战队某旅领导,从军校毕业后,就把根扎在了这支并没有显赫历史的新部队。他们守过艰苦的海岛,住过简陋的茅草屋。老照片中那一个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军人,现在绝大部分已经各奔东西。正是荣誉、毅力和坚持,让他们有机会见证海军陆战队某旅的巨大变化,并且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现任海军陆战队某旅旅长的陈昌锋,1981年应征入伍,1985年8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毕业就分配到陆战旅。等待他的,是荒凉的海岛。尽管他是坦克排的排长,但是在海岛上如何展开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一个首先面对的问题。陈昌锋这个排长并没有等待上级的教材,而是带领全排士兵自行编写了一本10万多字的适应海岛作战的坦克作战训练教材。而在坦克排扩编成坦克连后,他就组织官兵首开坦克火炮在沙滩运动中对海射击的先河。
作为一线军事指挥官,陈昌峰勇于探索训法战法,不断提高部队综合作战能力。他撰写的20余篇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在2001年陆战旅换装新型两栖装甲装备的时候,他在担任装甲团团长的时候全程参与新大纲编修工作和全军两栖装甲装备教材审定工作,先后组织编写了48个新装备训练指导法、8部新装备教材,探索出20余项实际管用的新战法、新训法。此时的陈昌锋,全团所有列装的轻重装备的技战术性能都了如指掌。一个真正的"专家型团长"已经开始展露锋芒。
陈昌锋的成绩是因为他的清醒,陈昌锋已经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除了勇气和热血,还需要知识。在这一点上,旅长陈昌锋和副旅长陈卫东有着相似的共同点。
现任海军陆战队某旅副旅长的陈卫东,1986年从桂林陆军学院毕业来到海军陆战队某旅。2003年,陈卫东到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开始了3年的研究生学习,为了使自己的学习能够符合部队的实际需要,陈卫东经常和导师下部队考察研究,参与部队考核或者演习方案的制定。陈卫东感到,当时我们海军陆战队两栖装备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年的排长们,现在已经成为了陆战旅的旅长、副旅长。记者在采访他们的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对这支部队的感情。这种感情并不简单是岁月的沉淀和难忘的记忆,更多地已经转化为一种理智的求索,对陆战队发展的探求。
走进来 走出去
海军陆战队某旅在成立30年的时间里,不但迎接了一批批前来参观访问的外军高官以及军事代表团,而且也走出国门,走进外军部队。在这种双向的交流之中,陆战队更注重学习他人的经验。
200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30名官兵随"朱诺"号两栖船坞运输舰访问湛江,并来到海军陆战队某旅比赛穿越两栖障碍、射击等多个项目。这条消息当初可谓是轰动一时。很多媒体,都以"中方陆战队险胜美军陆战队"等题目来进行报道。而副旅长陈卫东,在谈及这次交流时,就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陈卫东告诉记者,30名美军陆战队员访问海军陆战队某旅,在进行两栖障碍训练比赛的时候,带队美军中校觉得中美军人各选一条跑道不合理,应该混编起来。这就反映出来美军军官的思维非常灵活,临机变化能力很强。而在打靶结束后,美军中校把所有美军士兵成绩差的靶纸和中国士兵成绩最高的靶纸,都收集了起来,可以看出美军军官独特的训练理念。陈卫东曾经反思过,如果换作中国军队,就未必能想到这些。而在和美军中校吃饭的时候,陈卫东发现他手中有很多老茧,这表明美军中高级军官投入各种训练和身体素质锻炼的时间非常多,综合素质都非常出色。尽管中国陆战队在比赛中胜利了,陈卫东却认为这是在中国的"主场",取胜毫不稀奇,反而是美军陆战队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战斗作风,都足以证明他们无愧于世界上最强大的陆战队。
在参观者走进来的时候,陆战旅的官兵们也在走出去。带头的就是旅长陈昌锋。陈昌锋从1999年到2001年在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留学了2年。在两年的留学生活中,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战胜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是全班10个学员中唯一一名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的学员,被校方评价为具有"不甘人后的精神和钢铁般的自律"。对于这样的褒扬,陈旅长是这样对记者说的:同班同学来自40多个不同国家的军队,包括日本、韩国、印度……在2年的时间里,我也感到各国留学军人都在互相较劲,都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展现本国军人的优秀素质,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和军队的荣誉。
--在某国海军特种作战学校里,陆战队员徐向贤带伤训练,5天共吃了60余片去痛片,远离祖国的他每天高唱《海军陆战队队歌》,被土方教员用摄像机拍摄了下来,作为经典教育教材在校内反复播放
--在某国的特战训练基地中,陆战队员王志军在两分钟仰卧起坐和两分钟俯卧撑测试中,分别以156个和188个的成绩创造了基地成立40年来的最高纪录
……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代表中国海军陆战队、代表海军陆战队某旅走出去的中国军人,已经走上了海军陆战队某旅各个重要岗位上,他们正在把从国外学习到的技能和经验,结合中国军队的具体实际,应用于部队的训练实践之中。"既然选择了"海军陆战队",就要为这支部队作出贡献。"这是记者采访一位中队长所听到的话,这也是陆战队员的内心写照。
两栖作战大变化
在海军成立60周年的盛大海上阅兵中,记者亲眼目睹了"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搭载300名陆战队员,接受胡锦涛主席检阅的盛大场景。
装备的更新,必然带来作战样式的变化。过去陆战队的两栖作战装备,仅限于老式的水陆坦克。火力弱、防护性差,海上机动能力不好,很大程度上只能应用于岛屿上的被动防御。而在装备了新型两栖装甲装备后,海军陆战队某旅的两栖化作战更体现了信息化的优势。
从保卫祖国的海洋国土和海洋利益,到面对护航、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挑战,海军陆战队某旅将来要超越的,不仅是敌人的防线,更多的是固有思维的范式。随着海军陆战队战斗力的迅速提高和中国海军大型舰艇的不断增多,中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将站在新的历史的起点上。
相关专题:解放军建军83周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