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军事动态 挑战军营管理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本报特约记者 卢梦之 ●朱兆一
进入7月以来,很多德国士兵的网络博客陆续被迫关闭或转型——德国国防部已禁止士兵们开设博客。此前不久,中国军队新的《内务条令》同样明确规定军人不得建立个人网页、撰写博客。在当今网络大潮中,因军人使用博客、微博或社交网站导致的网络泄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军队的头疼事。
多支军队对博客说不
《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在德语版谷歌上搜索,发现有不少德国士兵的博客。里面有的记载德国国防军的生活,有的揭示装备的秘密,还有的分析国际军事战略。这些博客上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视频,甚至包括部队指挥官的生活照。不过这些博客几乎都在年初停止更新或转变内容。据德国《时代》周报报道,这种转变的原因是由于德国国防军已禁止士兵们使用博客和微博。德国国防部认为,士兵不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因此不能拥有发言权。而且士兵们应该遵守“沉默义务”,因为不少士兵博客散布未经允许发布的军队信息,有些甚至是机密。最重要的是,博客、facebook和微博的泛滥,意味着国防部将对此失去控制。据称,德国军法规定可以禁止公开表达军队中的事情,“这是保密机制”。
德国国防军并非唯一对博客说不的军队。据法新社6月26日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新版《内务条令》中,明确做出军人不得建立个人网页、撰写博客的规定。法新社还说,“中国军人不得开设博客是由于互联网非常复杂,牵涉军事机密问题,应当警惕网上的陷阱”。此前海外情报机构经常通过对中国军事网站和军迷博客上发布的资料的分析,寻找有关中国军事机密的“蛛丝马迹”。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主编费尔斯迪德就向《环球时报》记者坦承,他们对中俄军事发展情况的了解,很大部分是通过对互联网上相关军事网站和博客的分析得来的。
但即便有了禁令,能否得到有效执行还是问题。今年3月,一名以军士兵在facebook的个人主页中写道,自己隶属的炮兵部队定于3日突袭约旦河西岸一处村庄,“如果情况允许,我们4 日回来”。由于他把所属部队的详细信息、作战开始时间和地点“交代”得一清二楚,以军被迫取消了突袭计划。但以军一名军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实际上以军有专门的军法对于士兵如何使用手机、网络等通讯手段进行严格限定。据介绍,以军进入加沙、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北方和黎巴嫩接壤地区时,严格禁止携带任何能发送讯号的个人物品。该军法还规定,在役军人不得写博客、twitter等,即便写的东西和军队没有任何关联也不行。但即使有了这样严格的军法,仍无法阻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美军对博客再三犹豫
相比而言,在士兵开设博客和上社交网站的管理方面较为宽松的是美军。今年2月五角大楼发布备忘录,允许士兵用不涉密的电脑登录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网站。但这一过程也历经曲折。
随着反恐战争的持续,驻阿和驻伊美军战地博客随之兴起。为防止军人博客中厌战情绪的蔓延,去年8月美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相继颁布禁令,禁止士兵上社交网站和开设博客。海军陆战队就此政策特地发表声明表示,“互联网是恶意行动者的一个藏身之所。互联网容易向敌人暴露大量信息,提供信息泄露的渠道,令海军陆战队员面临犯错误的高风险”。但美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的做法在美军内外引起轩然大波,迫使五角大楼重新进行政策评估,并最终达成妥协。
但反对者强调,新政策存在信息泄漏的风险,此举相当于对黑客敞开大门,美国国防部网络的带宽也可能因此负载过多。尽管五角大楼在网络管理上放开尺度,但并非彻底放弃管理。该政策规定,各级别指挥官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随时禁止军人上社交网站和写博客。《纽约时报》称,尽管五角大楼出台新政策,但它能维持多久还要看美国大兵们在网络上的言行如何。同时美军还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军人网上的不当言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美军已经对上网信息的内容实行管制,选派一批专业人士对各种负面说法进行过滤,维护美军的现行政策和方针。
可能的病毒威胁值得警惕
自从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发生在互联网上的军事泄密案件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在各国军队中都曾出现过。2006年2月,日本自卫队发生的堪称史上最严重的泄密事件也与互联网泄密有关。海上自卫队“朝雪”号驱逐舰的一名军官擅自把机密数据带回家拷贝到个人电脑上。他没想到电脑遭病毒攻击,所有机密文件全被他平常使用的共享软件自动传到网上。此次泄露被军事专家称为“日本防卫史上最大的泄密灾难”,数量之大,细节之全、机密之高在日本史无前例。尽管这起案件并非是由于军人撰写博客或上社交网站造成,但博客和社交网站可能带来的电脑病毒仍然值得警惕。▲
(《环球时报》2010年07月13日 第08版)
《环球时报》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