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美国由战略守势转入战略攻势,其最大成果,就是进入了历史上不曾涉足的中亚地区。同时,美国积极拉拢印度和蒙古,插手南中国海争端,加上早在1950年代就建立起来的第一、二岛链封堵线,美国在中国周边形成了一个“C形”战略布势,有人把它称之为“C形包围圈”或“弧形包围圈”。
美国在亚洲的“C形”战略布势,不能说全部是冲着中国来的,但的确包含着牵制、遏制中国的战略企图,甚至可以说主要是冲着中国来的。但世界上的事情都不是一厢情愿的,美国借助这样一种战略布势,能够对中国构成怎样的威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牵制、遏制中国?中国是不是已经面临着“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搞清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有恰如其分的应对之策。
首先要认清美国在中国周边的“C形”战略布势的性质。这就不能不回顾一下美国1950年代在中国周边搞的“新月形包围圈”。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将亚太政策的重心放在了遏阻“亚洲共产主义扩张”上面,逐步形成了从日本、南朝鲜、台湾到东南亚的“一条线”的战略构想。从1951年到1955年,美国先后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国家、中国的台湾等,签订了《美日安全条约》、《美菲条约》、《美、澳、新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等,构建起了主要针对中国的亚太军事体系,即所谓“新月形包围圈”。这个军事体系是实实在在的,是美国在欧洲建立的共同防务体系的“摹本”。首先,它以“防止亚洲共产主义扩张”为共同政治基础;其次,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签约国家互相承担着军事援助的义务。美国如今的“C形”战略布势,性质大不相同。第一,中美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正常化;第二,原来的亚太军事体系(即“新月形包围圈”)已处于半瓦解状态,曾经是这个体系中的大部分国家已不再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第三,美国在印巴次大陆、西亚、中亚的新布势,既不刚性,也不稳固,同这些地区国家没有军事同盟关系。因此,所谓的“C形包围圈”不可与当年的“新月形包围圈”同日而语。
更重要的还在于,美国借助“C形包围圈”对中国所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主要原因就是它在这个战略布势的各个方向所要对付的事情太多。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说得很清楚: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重心,是控制欧亚大陆;而控制欧亚大陆的重心,一是西欧、一是东亚,一是中东,即“两端加蜂腰”的全球战略布势。美国冷战后在亚洲加紧构建的“C形”战略布势,是它称霸全球战略布势的一部分。
既然是称霸全球,它所要防范的敌性国家或潜在敌性国家就决不会仅仅是一两个,因此它在各个战略方向上所要防范的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甚至那些“盟国”也会成为它防范的对象。如美日同盟关系,对于美国来说,不仅有针对中国的一面,还有防范、牵制日本的一面。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既把日本作为其控制欧亚大陆东端的一枚重要棋子,又不希望日本坐大,挑战其在亚太地区的霸权(美国把整个太平洋视为自己的“内湖”)。美国永远不会忘记日本的扩张历史。因此,美国对日本既利用又打压,始终把日本拿捏在掌心里。近几年,美日之间围绕着冲绳普天间军事基地的较量,实质是一次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是美国对日本独立倾向的压制。再拿美国进入中亚来说,虽然其战略意图有布势中国西部一面,但更主要的一面,还是楔入原来苏联控制的地区,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因此,俄罗斯对于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存在,如芒在背,去之而后快。中亚是美俄较量的重要区域。最近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动荡,使中亚政治形势发生有利于俄罗斯的倾斜,动摇了美国在中亚的地位。总之,美国的战线太长,在各个战略方向所要防范的对手太多,很难集中力量,这是它的致命弱点。
因此,中国在美国的“C形包围圈”面前,仍然有着极其广阔的战略回旋空间。只要运作得当,这个空间只会越来越大,而不会越来越小,更不会只剩下中美直接军事对撞一条路可走。“中美必有一战”,实属危言耸听!
这里有一个如何判读中美关系基本走向的问题。中美建交30余年来,除了头10年比较平稳以外,一直波澜起伏,动荡不居,但始终未破大局,呈现出“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的状态。这表明,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支撑着中美关系,决定着中美关系始终围绕着一个大体稳定的基本走向上下波动。
那么,哪些因素制约着中美关系的基本走向呢?第一,美国的综合国力强大,尤其是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拥有巨大优势,中国难以匹敌。第二,美国不会放弃称霸全球的战略,不允许轻易改变有利于它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游戏规则”;而中国决不会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建立公正、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决不会听任美国摆布。第三,美国的综合国力虽然强大,但建立和维持全球霸权仍有力不从心之感,不可能集中全力对付中国,而中国虽然还欠发达,但也毕竟是一个大国,全力对付都未必有胜算,何况分散力量。可以想见,如果美国全力对付中国,其全球霸权体系势必“崩盘”。第四,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美两国利益越来越交织在一起,相互合作是一种客观需求。
美国决不能无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不能不在诸多重大国际事务中寻求中国合作。中美关系对于中国来说,则是影响外交全局和对外开放全局的重要因素,推进中美两国关系是中国融入国际发展体系,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获取利益所必需的。而中国参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军事政策,决不谋求世界霸权。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中美关系的“既对抗又合作”的基本走向,只要这些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个基本走向就不会改变。沿着这个基本走向发展的中美关系,给中美双方处理矛盾和争执留下了回旋空间,中美之间的政治总可以找到前进之路,而不会轻易走进死胡同。总之,对中美关系基本走向不可盲目乐观,也没有必要悲观。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实行正确的内外政策,中国就能够赢得广阔的国际战略空间,就能够把握住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黄迎旭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