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5日,重庆发生防空大隧道惨案。
1941年6月5日,重庆发生“六·五”防空隧道惨案。
6月5日晚9时许,日军对重庆进行大规模的“地毯式”反复轰炸。市中区居民因准备不充分,接到警报后未及时疏散开,于是如潮水般地拥向公共防空大隧道中,洞内避难人数较往常激增一倍,达到万余人,几近饱和。管理隧道口的宪兵及防护人员视避难群众如囚徒,紧锁栅门,不准隧道内的市民在空袭期间出入隧道。在长达10小时的高温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除身处3个洞口较近的近百人得以出洞幸免于难外,其余近万名避难人员因窒息而死。大部分死者因窒息、挤压,衣服被撕烂,皮肤变成蓝黑色,面目全非,惨不忍睹。造成了骇人听闻的防空大隧道窒息大惨案。隧道内避难的市民死亡9992人,儿童为1151人,重伤者1510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1944年6月5日,诺曼底登陆。
二次大战后期,美、英等国军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对德国军队进行的登陆战役(霸王战役)。1944年,美英鉴于苏联战胜德国已成定局,始履行其1943年11月在德黑兰会议上作出的关于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承诺。1944年6月5日夜,盟军3个空降师在距海岸10~15公里纵深处实施空降。6日晨,盟军开始在五个地段上突击登陆。经过激战,12日各登陆场连成一片,正面宽约80公里,纵深12~18公里。7月5日,登陆人员达100万人,约56.7万吨物资和17.2万辆车辆被运送上岸。7月24日,战役结束,盟军和德军分别投入兵力288万人和51万人,盟军共消灭德军11.4万人,击毁坦克2117辆、飞机245架,盟军伤亡12.2万人。盟军的胜利使德国法西斯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态势。
诺曼底法国西北部旧省名、历史地理区。现包括芒什、卡尔瓦多斯、厄尔、滨海塞纳、奥恩诸省,面积3万平方公里。位于拉芒什海峡的诺曼底半岛曾是1944年6月二次大战期间同盟国军队登陆的地方。沿海与北部多平原,南部丘陵起伏,海岸线平直,多沙岸。气候温和温润。种植谷物和蔬菜,畜牧业发达。塞纳河由此入海。有勒阿弗尔、鲁昂、瑟堡等港口。
1926年6月5日,叶挺独立团攻克湖南攸县。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叶挺独立团是北伐的先锋,在北伐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素有"铁军"之称。团长叶挺因多谋善断,指挥果敢,成为赫赫有名的北伐名将。
叶挺独立团于1925年11月在广州肇庆建立。它是以铁甲车队为基础,以黄埔军校部分成员为骨干,从广东、广西、湖南的贫苦农民中招募士兵组成的。全团共有2100多人,番号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是一支直接受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连以上干部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叶挺直接向中共广东区委军事负责人周恩来汇报请示工作。独立团建立以后,遵照党的指示,紧张地开展军事、政治训练,并协助开展西江农民运动,部队政治觉悟和军事素质提高很快。
1926年4月,为援助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抵御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南犯,叶挺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遣队,从肇庆出发开赴湖南前线,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5月上旬,部队途经广州时,周恩来专程从汕头赶来,与独立团连级以上干部见面,为他们送行。6月2日,叶挺率独立团到达湖南安仁,与败退下来的第八军军长唐生智的39团会合,共同开赴渌田、龙家湾前线,经过两昼夜冒雨苦战,先后打垮了敌人6个团,并于1926年6月5日攻克了军阀占领的湖南攸县县城,取得了北伐第一仗的辉煌胜利。
北伐首战告捷,打破了吴佩孚占领湘南,威胁广东的计划,挽救和稳定了湖南的战局,鼓舞了士气,振奋了民心,使北伐军声威大震,为北伐各军进入湖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以色列军队迫近苏伊士运河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于1948年、1956年两次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侵略战争。1967年6月5日上午以色列再次向埃及发动全面侵略,对埃及进行大规模的空中和地面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