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兵器知识》B《防务观察家》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刘明福
“没有伟大的敌人,便没有伟大的美国”
在美国有一句格言:“没有伟大的敌人,便没有伟大的美国。”美国是一个需要敌人的国家。美国的战略文化,就是制造“敌人”的文化。美国必须不停地寻找“敌人”,不停地疾呼“威胁”,不停地渲染“危机”。
美国为什么需要敌人?美国按照什么标准选择敌人?美国如何有效地利用敌人?美国如何战胜敌人?这些内容构成了美国战略观中的“敌人观”,也形成了美国战略思维的一个经典传统。
◎五角大楼内的“招聘敌人启事”
美国战略学家托马斯·巴尼特在《五角大楼的新地图——21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书中写道:在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个任期期间,我在五角大楼办公室的一面墙上发现了这样一则个人广告。
招聘敌人启事
成熟的北美超级大国寻求有敌意的合作者以进行军备竞赛、第三世界冲突和一般性对抗。候选者必须有足够威胁,以说服国会满足军事需要。具备核战能力者优先;但如果拥有重要生化武器资源,非核候选人也可考虑。请将求职信并舰艇和空军中队照片寄至:
美利坚合众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这虽然是一则幽默,但是真实地反映了美国在冷战后确实是患了“敌人缺乏症”,艺术地表现了美国在全世界寻找敌人的急迫心情。
◎美国的“用敌”艺术
1981年1月20日,共和党人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将苏联明确定位为“敌人”,而不是简单的战略竞争者。里根认为,苏联是美国的头号敌人,必须采取战略进攻,才能够遏制苏联扩张,保证美国安全。美国以苏联为敌,赢得了冷战的胜利,获取了冷战的红利,尝到了有敌人的甜头。
1993年末,克林顿总统曾经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想念冷战,就是想念敌人,想念那个有敌人的年代。冷战结束后,美国失去了敌人,克林顿总统感到失落。
查尔斯·克劳萨默在冷战结束时说:“国家是需要敌人的。一个敌人没有了,会再找一个。”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美国需要一个敌国,来给外交政策带来焦点和连续性。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以德国为敌人,在冷战中又与苏联为敌。到了一定时候,又会宣告其他潜在敌人的存在。”
美国的政治家和专家们好像寻宝一样热衷于寻找敌人。因为“敌人”对于美国具有极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有敌人,就有挑战和竞争,就有动力;有敌人,美国就能够团结和凝聚国内民心;有敌人,才有军队与军工集团的特殊利益;有敌人,才能够号令诸侯,保持美国的霸主地位。
◎美国的“选敌”标准
美国选定敌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标准,但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意识形态标准。对美国来说,理想的敌人就是意识形态上与己为敌,种族和文化上与己不同,军事上又强大到能够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可以使人相信的威胁。美国在对德国、日本、苏联的定性上,都坚持了意识形态标准。美国对德国、日本的战争和对苏联的冷战,一个基本的根据就是认为它们都反对美国信念的主要原则,而这在美国民众中几乎也成为共识。20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在对外政策辩论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哪一个国家可能是这样的敌人。按照价值观的不同来划分敌我,这一观点虽然也受到一些政治家的质疑,甚至在冷战时期就出现过超越意识形态的议论,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对这一标准的坚持。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情况下出现的超越意识形态的议论,只能说是美国政要的一种实用主义权术的表现。
二是力量标准。就是把世界上除了美国以外,发展速度快、最有实力和潜力、未来可能挑战美国的国家找出来,作为美国的敌人来对付。这样的国家,就是那些新崛起的国家。在美国的战略思维中,崛起者就是竞争者、挑战者、敌对者。冷战末期及冷战后,日本曾经成为美国对手名单上的首选对象。后来,美国又一度回过头来把俄罗斯当做主要敌人的候选者,但是转念一想,俄罗斯虽然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但它“只不过是个受伤的野兽,是一个正在为成为民主国家而努力的前超级大国”,在短期内对美国不会构成威胁。1997年以后,美国选来选去,最终还是锁定中国,把中国看作美国的主要敌人。美国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的长远目标是向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提出挑战,美国“必须以敌对态度同中国交往”,否则就等于绥靖、姑息。
按照美国“选敌”的标准,中国是绝对符合条件的“敌人”。由于中国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不同,又是大国崛起中最有潜力的一个国家,因此中国在美国“选敌”的政治游戏中,在美国“选敌”的花名册上,就只能高居榜首、稳居一号了。
中国“和平崛起”,必须“军事崛起”
中国人讲发展,是讲和平发展;讲崛起,是讲和平崛起;讲统一,是讲和平统一;讲外交,是讲和平外交。其实,强大的军事力量,扎实的军事崛起,是这一切和平愿望的基石。
◎想要和平,就要准备反对战争
古罗马作家韦格修斯有一句经典名言:“如果你想要和平,那么就准备打仗吧!”这句话一直被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的现实主义者奉为至理名言。
希腊古训说:“要想和平,就准备战争。”
中国古代兵书《司马法》有句名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套用先贤的话,当代中国人说:“要想和平崛起,就必须军事崛起”,“想要和平,就要准备战争”。
和平,具有不同的历史形态。19 世纪大英帝国治下的和平是以殖民地征服为基础的;20世纪后半期,和平以美苏冷战的形态出现,是核威胁下的令人不断打着寒颤的冷和平;冷战后,是美国一超独霸下的和平;21 世纪的世界需要多极制衡的和平。
21世纪的中国需要的是能够保障自己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和平。而这样的和平,既不能靠对强者的友好而得到,也不能靠韬光养晦的示弱来获取,只能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来赢得。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以其他国家特别是以美国的和平对待为前提的。如果美国既不支持中国和平崛起,又不局限于、不满足于对中国的和平遏制,而是对中国崛起进行军事遏制,甚至进行战争压制,以武力阻挡中国的和平崛起,就只能把中国逼上梁山,迫使中国只能通过战争来捍卫国家崛起的权力,突破霸权国家的武力遏制、战争遏制,实现战斗崛起。中国不能为了和平而不崛起。就如同在台湾问题上一样,中国坚持和平统一,但是,中国不能为了和平而不要统一。当和平统一无法实现时,以战止“独”,以武促“统”,就是必要和必需的。当然,即使中国被迫战斗崛起,也不同于历史上一些新兴大国的扩张崛起和霸权崛起。
◎想要安全,就要强大
西奥多·罗斯福说:“如果没有武力作为后盾,外交是毫无用处的;外交家是军人的仆人而不是主人。”老罗斯福的这段话,中国自然不能完全认同。但是武装力量对于国家安全的作用,则是不能否认的。外交玩的是智慧,但是智慧只有建立在力量的基础上,成为运用力量的艺术,才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对于一个崛起的大国来说,保证国家安全,既要有大智慧,也要有大力量,光靠大智慧玩“空城计”是难以持久的。
相关专题:《兵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