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俄反导系统大幅落后西方 S300无法应对中国导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5日 07:54  新华社-参考消息
文章称S-300防空系统正在日益老化对它们进行任何改进都“回天乏术”
文章称S-300防空系统正在日益老化对它们进行任何改进都“回天乏术”

文章称俄军急需要装备S-400防空系统,但目前只装备3套,距离原计划的15套系统相差甚远。
文章称俄军急需要装备S-400防空系统,但目前只装备3套,距离原计划的15套系统相差甚远。

  顶尖技术优势不再

  【俄罗斯《报纸报》5月13日文章】题:面对太空打击,俄罗斯束手无策逾300项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顶尖航空及防空技术已优势不再,在空天领域的控制方面,它落后于西方国家25-30年。13日,俄罗斯前空军总司令阿纳托利·科尔努科夫敲响了这一警钟。他说,若要扭转局面,每年需投入100亿-120亿卢布(1美元约合30卢布)。惟有如此,5-8年之后,俄罗斯才能夺回太空控制权。军事专家对此说法未有异议,但国防部人士认为,核打击是防不胜防的。

  当被问及俄罗斯目前是否有能力抵挡核进攻时,科尔努科夫说:“假设俄罗斯即将遭遇来自朝鲜和伊朗的导弹攻击,我们现有的防空装备并不能挫败潜在敌人发动的所有打击,我们只能局限于通过歼击航空兵和导弹予以还击……至于那些飞向俄罗斯领土的战役导弹,我们无法确定能制伏它们,因为我们没有对付这类导弹的装备和能力。”

  他解释道,俄罗斯的拦截导弹配备的是核弹头,众所周知,它们会在空中爆炸,将杀伤半径内的一切化为灰烬。而本国导弹很可能跟敌方导弹一样,处于该半径之内。与此同时,空中核爆炸的辐射可能殃及本国领-七。美国拦截导弹的弹头则不装备爆炸物,而是通过撞击飞行中的导弹将其摧毁,不过,它对打击精度的要求很高。

  S-300日益老化

  科尔努科夫说,目前为莫斯科以及其他战略目标充当反导屏障的S一300防空系统,正在日益老化,对它们进行任何改进都“回天乏术”,“在其尚未彻底崩溃前,还能勉强支撑。不过,它正在走向灭亡,橡胶逐渐破损、金属日益锈蚀,不能无尽头地延长其使用期限”。    因此,在他看来,国家亟需采取措施,开始部署新的反导装置,如扩大对S-400的采购。然而,原定购入15套。如今只买了3套,而且第3套还处于试射阶段。

  科尔努科夫说,要筑起防范来自太空打击的铜墙铁壁,俄罗斯必须打造起能够抗衡美国“全球打击”构想的空天防御体系。华盛顿要在2—2.5小时之内击毁处于全球任何地区的任何目标。俄罗斯反导系统的所有武器可归空军总司令部指挥,包括飞机、反导系统以及侦察飞行装置。

  新系统可以吸纳配备S一400新型导弹,该导弹能击中180公里高度以下的目标。此高度是当年加加林太空飞行轨迹的最低点,其实,大多数战略导弹的飞行高度都不会超过100公里。为S-400研发的新型远程导弹今年就能发射升空。在S-400的基础上还将研发S-500.其体积更小,能耗更低。

  国防高官提出异议

  与此同时,科尔努科夫也承认,反导系统的存在与其说具备实用价值,倒不如说是心理安慰。

  前战略火箭兵司令维克托·叶辛上将认为,科尔努科夫身为俄罗斯所有反导系统的主要设计公司——阿尔马兹公司的负责人之一,其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公司利益驱使,是想吸引社会及国家对S一300、S一400、S一500的生产商阿尔马兹一安泰公司所面临问题的关注。

  叶辛告诉本报:“总的来说,我同意科尔努科夫对我国防空及反导防御系统现状的评价,但不赞成落后30年的说法。”

  他认为S-300完全能够击落朝鲜和伊朗的导弹。然而,面对中国最新式导弹,它们将束手无策,“为此需要更高的速度,这是S-300无论怎样更新也难以做到的”。

  他说,俄罗斯缺乏确保拦截导弹能够准确命中目标的雷达及卫星。 

  俄国防部人士告诉本报,有关导弹和太空防御方面的任务正在按部就班地完成。

  一位高级官员说:“我们有份获批准的威胁清单,当前系统完全能够抗御上述威胁。一旦出现新威胁,我们将研究如何最好地应对这些威胁,然后再将方案付诸实施。”

  与此同时,总参谋部的一位官员认为:“如今没有一个反导系统能够完全挡住所有核弹头的袭击,无论是现有系统还是未来的系统都不行。这简直就是花钱的无底洞。因此,确保我国领土免遭任何导弹及炸弹袭击的唯一方法是具备可靠的还击能力,只要你按下攻击按钮,就意味着注定会惹火烧身:遭到还击。”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